京津地区日光温室耐低温黄瓜品种筛选

2019-07-23 01:16李静杨小玲赵永珍
天津农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耐低温筛选日光温室

李静 杨小玲 赵永珍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京津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耐低温黄瓜品种,根据温室特性选择4个黄瓜品种,分别为津优35、津冬育和、博耐30、东美405,并在秋冬茬日光温室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博耐30始收期较其他3个品种提前5~8 d,且秋冬总产量显著高于东美405和津冬育和;津优35与其他3个品种的秋冬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在低温寒冷的1月份采收量显著高于博耐30和津冬育和,说明其低温抗性较强。因此,4个品种中博耐30和津优35可作为京津地区日光温室秋冬季节适宜种植的黄瓜品种。

关键词:黄瓜;筛选;耐低温;秋冬茬;日光温室

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9.01.006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cold-resistance cucumber varieties, the variety comparative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with four varieties including Jinyou-35, Jindongyuhe, Bonai-30, and Dongmei-405, the optimum varieties was screened ba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greenhouse in Beijing and Tianj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cumber was harvested 5~8 days earlier in Bonai-30 than the other three varieties, and the yield of Bonai-3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ongmei-405 and Jindongyuhe in Autumn-winter season. The yield of Jinyou-35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other three varieties, but the harvested yield in Janua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nai-30 and Jindongyuhe. In conclusion, Bonai-30 and Jinyou-35 in 4 varieties were the suitable varieties for autumn-winter cultivation in solar greenhouse in Beijing and Tianjin.

Key words: cucumber; screen; cold-resistance; colar greenhouse; autumn-winter cultivation

据2012年统计,黄瓜是我国年栽培面积第5、年累计产量第3的蔬菜[1]。2016年,我国黄瓜种植面积扩大至128.93万hm2,总产量达到6 041万t[2]。黄瓜喜温、光,不耐寒,故冬季生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若能种植成功,效益可观[3-5]。京津地区砖墙日光温室进入11月份后,其温、光条件难以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需要,产量低,尤其遇灾害性天气(连阴霾天、强降温),黄瓜易出现花打顶,生育期延迟和病害明显加重的现象,使黄瓜大幅度减产减收[6],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选择耐低温、弱光的黄瓜品种对于做好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7-8]。

本试验针对京津地区日光温室的温光性能引进4个黄瓜品种,通过研究各品种秋冬茬种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黄瓜商品性和产量表现,旨在筛选出适合京津地区秋冬日光温室种植的品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试黄瓜品种4个,分别为津优35(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津冬育和(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博耐30(天津德瑞特种子有限公司)、东美405(天津德瑞特种子有限公司)。

1.2 方 法

试验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日光温室(长61 m,跨度8 m,脊高4.8 m)进行,施袋装商品有机肥72 t·hm-2、秸秆3 t·hm-2作底肥。2017年8月31日播种,9月14日定植,畦宽1.8 m,每畦2行,株距30 cm。滴灌浇水、施肥,定植后浇透水,3 d后再浇1次缓苗水,然后控水控秧,不干不浇水,根瓜采收后浇水追肥,追肥为以色列海法高效水溶肥(N∶P∶K=20∶20∶20或16∶8∶34,2种肥轮换使用)。10月份每5 d浇1次水,每次90~105 t·hm-2;隔一水追肥1次,每次22.5 kg·hm-2。11月份后每10~15 d浇1次水,每次45~60 t·hm-2。深冬季节减少浇水施肥,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20~30 d浇1次小水。

4个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4.48 m2,每小区88株。每小区选取南北相同位置的10株作为样本,定植40 d后调查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盛果期随机取样测定果实商品性,始收后按照小区进行测产。

1.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最小显著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4个黄瓜品种物候期与主要植物学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4个品种同时播种,出苗、定植期均相同,但始收期不同,其中,博耐30最早,其次是津優35和津冬育和,较博耐30迟5 d,东美405最晚,较博耐30迟8 d;受低温影响,进入深冬季节后,不同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花打顶,产瓜量较少,故4个品种于2018年1月18日同时拉秧。

在植株长势上(表2),4个品种在定植后40 d长势良好,株高和叶片数差异均不显著;博耐30节间长度最大,显著高于东美405,津优35、津冬育和居中,与博耐30和东美405差异均不显著;博耐30始花节位最低,与津优35和津冬育和差异不显著,3者均显著低于东美405;博耐30的雌花间隔叶片数较少,为3片,津优35为4片,其他2个品种均为4~5叶。

因此,从物候期和植物学性状初步判断,在京津地区砖墙日光温室秋冬种植中,东美405、津优35和津冬育和3个品种,特别是东美405由于始花节位高,始收期晚,如需要提早收获需适当将播期提前;而博耐30节间较长,秋季定植后温度较高,需要控制水肥,避免其徒长。

2.2 4个黄瓜品种商品性状与品质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4个品种的外观相似,均为长棒型,表皮深绿,刺瘤明显,无棱;4个品种瓜长、瓜粗、单瓜质量等商品性状,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坚实度等品质性状均无显著差异。

2.3 不同黄瓜品种产量与耐低温性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博耐30全生育期产量最高,显著高于东美405和津冬育和,津优35产量与3个品种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4个品种均包括10月、11月、12月和第二年1月4个越冬采收月份,各月份黄瓜采收量情况如下。

10月黄瓜采收量表现为博耐30 >津优35>津冬育和>东美405。10月份津京地区温室的温、光条件较符合黄瓜的生长发育需求,不是生产的限制因子,但因4个品种的采收天数相差较大,博耐30、津优35、津冬育和、东美405分别为12,7,7,4 d,故采收12 d的博耐30采收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采收7 d的津优35和津冬育和采收量差异不显著,二者均显著高于采收4 d的东美405,说明4个品种10月份采收量的差异主要源于采收时间的长短。

11月份采收量津冬育和最高,显著高于东美405,博耐30和津优35与津冬育和和东美405差异均不显著。环境温光条件表明,2017年11月1日—2018年1月18日,京津地区少阴天,晴天天数占93.7%,晴天温室昼温24~35 ℃,11月份温室最低夜温在12~15 ℃的天数占90%,因此,11月份温度基本能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需要,4个品种的月采收量为20.55~23.84 t·hm-2。

12月份采收量东美405最高,与博耐30差异不显著,二者均显著高于津优35和津冬育和。12月份温室夜温的最低值均小于14 ℃,其中9~12 ℃的天数占74.19%,8~9 ℃的天数占6.45%,因此,尽管昼温可以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夜温低于12 ℃会造成采收量大大降低,4个品种的月采收量为12.30~17.85 t·hm-2。

第二年1月份采收量津优35最高,显著高于博耐30和津冬育和,东美405与3个品种差异均不显著。第二年1月份温室夜温均低于11 ℃,其中小于9 ℃的天数占50%,9~10 ℃的天数占33.3%,4个品种瓜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瓜打顶症状,弯瓜、畸形瓜变多,采收量急剧降低,仅为1.30~2.14 t·hm-2。

因此,初步推断4个品种的正常生长发育不能低于10 ℃。通过不同品种越冬生产产量、不同月份采收量、低温条件下瓜秧长势初步判断,适合京津砖墙日光温室于9月份定植、1月份拉秧的黄瓜品种是博耐30和津优35。

3 结论与讨论

多年黄瓜种植表明,京津地区砖墙日光温室的温、光特性难以保障黄瓜越冬长季节栽培(9月份定植至第2年5月份拉秧)。本试验选用的4个品种均为育种公司推荐的耐低温、弱光型设施专用品种,其在京津地区砖墙日光温室秋冬茬种植的适宜物候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定植,第2年1月上中旬拉秧;4个品种中博耐30和津优35在生长期内表现良好,产量高,是适宜的耐低温品种,东美405尽管在该时期总产量低,但深冬季节(12月—第2年1月份)瓜秧的瓜打顶症状轻,采收量较高,表现出较好的耐低温性。因此,能否通过播期提前使该品种获得高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近年来,强雌性黄瓜品种可根据气候条件决定留瓜数,深受山东地区农民喜爱,但由于强雌性黄瓜的瓜胎过多易造成化瓜现象,且影响瓜秧生长,不仅需要掌握疏瓜技术,而且耗费的劳动力也更多[9-16]。因此,在缺乏劳动力和技术力量薄弱的园区,不建议使用强雌性黄瓜品种,而本试验引进的4个品种均为非强雌性黄瓜,可以选用试种,其中以博耐30和津优35为优选。

参考文献:

[1]杜永臣.我国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2015-11-05)[2018-11-05]. http://www.docin.com/p-1388706951.html.

[2]吴建寨,韩书庆,黄瓜.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EB/OL].(2017-01-22)[2018-11-05]. http://jiuban.moa.gov.cn/zwllm/jcyj/

201701/t20170122_5461548.htm.

[3]石晓伟.温室黄瓜栽培新技术[J].新农业,2017(19):18-19. [4]付猛,王文艳.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栽培技术[J].蔬菜,2017 (9):51-54.

[5]赵爱萍,聂爱湘.博州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环境因子调控措施初探[J].农村科技,2016 (12):37-38.

[6]赵义平,刘广会,祁晓会.辽宁省黄瓜生产现状与发展技术措施[J].中国蔬菜,2016 (3):5-9.

[7]周志彬.越冬茬黄瓜的栽培管理[J].河南农业,2016 (16):41. [8]孙润峰.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生产技术[J].吉林蔬菜,2017 (9):6-7.

[9]韩靖玲,李玉华,宋瑞生,等.强雌秋黄瓜新品种唐秋208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4 (5):47-49.

[10]韓靖玲,刘全国.日光温室雌性系秋黄瓜越冬茬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蔬菜,2017 (11):52-54.

[11]高丽红,陈青君,张福墁.不同黄瓜品种设施栽培生长发育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1 (1):50-55.

[12]王艳,梁新书,廉晓娟,等.滨海地区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灌溉指标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6 (S1):47-50.

[13]王惠哲,庞金安,李淑菊,等.弱光对春季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1):55-58.

[14]潘璐,崔世茂,宋阳,等.高温、加富CO2耦合对温室嫁接黄瓜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6 (6):30-36.

[15]陈晓,魏天玉,李春华,等.优秀黄瓜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 (2):58-59.

[16]刘楠,韩毅科,张桂华,等.温室黄瓜早熟性状的相关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55-656, 707.

收稿日期:2018-08-27

基金项目:天津市蔬菜产业体系创新团队专项(ITTVRS2017019);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7YFYZCG00020)

作者简介:李静(1980—),女,天津人,初级技术员,主要从事种子检测、科研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杨小玲(1968—),女,福建三明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耐低温筛选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耐低温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研制
耐低温阻燃橡胶电缆护套材料
耐低温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耐低温肠球菌Enterococcus sp.MB2-1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