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芭蕾舞“开、绷、直、立”对提升国标舞技能的重要性

2019-07-23 09:26鲍恩剑
艺术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标舞重要性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标舞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仍与世界水平存着一定的差距。如今国标舞的高竞技性使得选手日益增多,赛场竞争也越发激烈,竞赛中除技术水平外优美形体和外貌同样是决定名次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这样一个较量美的赛场中优美的身体形态成为夺取好成绩的必要条件。选手们通过学习芭蕾基训利用其“开、绷、直、立”的特性塑造形体,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使其能够达到国际审美标准。

关键词:芭蕾基训;开绷直立;国标舞;重要性

随着国标舞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学习芭蕾舞基训继续提高国标舞技术水平是国内外专家一致的意见。芭蕾舞基训的动作基础建立在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美学基础之上。跳舞时要求舞者身体直立,收腹提臀,挺拔向上,轻准稳美等。其训练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舞者对身体的感知与控制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身形,彰显贵族气质。在国标舞中许多舞蹈动作以及身体位置形态也都会出现“开、绷、直、立”的影子。悬顶拔背,气沉丹田,肩部松垂,肘部微沉,重心压低,身体挺拔却不失松弛,收放自如。动作结束时的绷脚转开,快速旋转时的直立挺拔,这些都是国标舞者的基本素质。可见芭蕾舞基训对国标舞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开、绷、直、立”对于提高国标舞选竞技水平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用身体创造韵律,并通过连续动作来表达特定情感或理念的艺术,国标舞是以人类灵魂生命力与极致情感所表达的艺术,而通过对芭蕾基训的练习可提升国标舞选手的气质并展现出国标舞的独特魅力。芭蕾基训秉承“开、绷、直、立”的审美原则,国标舞选手对其的学习与运用可使自身的舞蹈技术得以提升,并在舞蹈时充分展现出贵族风范所散发出的美感。芭蕾基训凭借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科学的塑形体系,与国标舞审美的互通等方面,不断得到国标舞选手的重视,其对国标舞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芭蕾基训“开、绷、直、立”中每个字都代表着一个审美标准,每个字对于国标舞选手自身舞蹈竞争力的提升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开”在“国标舞基本形态”方面的重要性

“开”在芭蕾基训中是指身体各部位由里向外打开。练习芭蕾基训时打开的部位有“肩、胸、胯、膝、踝”。身体各部位向外打开的益处在于提升舞者的动作幅度、舞蹈流动、增加视觉效果以及表现力。从肩部和胸部来说,国标舞中对于男女肩部要求除特定动作外,皆为平展打开,肩部舒展能更好地展现出一对选手的良好架型,胸腔的平展打开能使得选手后背越加挺拔,使其胸腔以上的表演区显得更加高贵典雅。凭借良好的上身形态,国标舞选手在预赛时才能够吸引评审的目光。国标舞中“胯、膝、踝”打开的运用,屡见不鲜。赛场上,若一对国标舞选手此时正在进行拉丁舞的半决赛,评审会在这一轮的评判中,逐渐把注意力从选手的上身形态往下身转移,稍多去观察选手胯部转开的幅度,以及膝盖脚踝的位置是否转开,故拉丁中的大部分脚位都为外八字,外八字代表腿部内侧的收紧即双腿的稳固有力,也是体现选手基本功是否扎实的重要因素,做到以上几点选手方才拥有进入决赛的实力。对于常年拼搏在赛场之中想要提升舞蹈竞争力的国标舞选手们来说,利用芭蕾基训中的“开”来拓展自身国标舞的基本形态,尤为重要。

3 “绷”在“脚下基本功”方面的重要性

“绷”在芭蕾基训中是指脚部、膝关节及踝关节绷直。在芭蕾基训的练习过程中,舞者将肢体的各个部位绷直,可使得肢体在原有的路线之上有效的延伸出去,加强观众的视觉效果。“绷”是舞者为了将肢体的能量放射到舞台空间中去的一种展现方式,将肌肉能量聚集在肢体的末梢部位,加剧了肢体的延伸效果,拉撑了腿部线条,产生了线条美。这种展现方式在国标舞选手的比赛过程中也颇有运用。国标舞选手的舞鞋是高跟鞋,高跟鞋的运用本就强调了“绷”的重要性,在穿上舞鞋之后,选手们的脚背无时不刻不拱着,其中以女士最为明显,女士的腿部线条在穿上舞鞋之后会显得格外优雅动人,若再加上腿部肌肉的控制,使得膝盖脚踝与脚趾绷直,腿部肌肉线条的美感会更胜一筹。 “绷”在拉丁舞中的运用较多,选手们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养成“绷”这个良好的肌肉习惯,使其在日后的比赛中,可灵活变换腿部状态的同时,又可展现腿部肌肉线条延伸的美。“绷”值得每位国标舞选手重视,特别是在比赛的最后两轮,评审会及其注意每位选手脚下基本功的掌握程度,“绷”会使得选手的舞步更加精细,步伐更加干净,舞步展现出的美感更具吸引力。这将是选手提升舞蹈竞争力,冲击冠军的得力武器。

4 “直”在“舞蹈展现力”方面的重要性

“直”在芭蕾基训中是指双腿膝盖以及后背的垂直。舞者身体的垂直与拉长可以使得舞姿更加的舒展优美,身体的挺拔笔直,赋予人一种容光焕发的高雅气质。

“直”对于国标舞选手舞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样显而易见,从后背的 “直”来说,一位久经赛场的国标舞选手,在走上赛场的一瞬间,其挺拔垂直的后背就已經进入了舞蹈状态,“直”的表现从这一刻起表露无遗,这代表着一位选手的精神面貌,他是否自信,也同样诠释了国标舞的贵族文化。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往往会影响到选手在评审心中的第一印象。赛场上,每位选手都会向观众和评审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舞蹈套路,整个舞蹈套路都是由形形色色的单一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其中不乏会出现一些展现个人线条的舞蹈造型,膝盖作为腿部力量传达到肢体末梢前必经的部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伸“直”膝盖会使得选手腿部力量的传达更加透彻,动作更具生命力,更易获得观众评审的青睐。芭蕾基训“直”的要求,可以使得选手的舞姿更加迷人,舞蹈动作更加极致,情感表达更加饱满,这是选手展现高质量舞蹈的关键所在。

5 “立”在“空间平衡的掌握”方面的重要性

“立”在芭蕾基训中是指身体的直立、重心的站立。“立”具有一定的延伸感,顶天立地,舞者可充分感知地面重心与上层舞蹈空间的存在。“立”会带给舞者上盈的感觉,使舞者更具贵族气息。国标舞的大型比赛是在非常广阔的舞池中举行的,以体育馆形式居多。众多国标舞选手将齐聚舞池,进行多轮次的舞艺较量,并于决赛六对进行最后角逐。面对诸多选手的激烈比拼,如何让评审在宽广人多的舞池中发现你,已然成为每位国标舞选手必须思考的问题。具有延伸感的“立”无疑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选手掌握“立”的要求之后,可使得自身的舞蹈空间得以延伸,舞蹈更具吸引力,舞蹈意识放射的更远。“立”是重心的站立,代表着平衡,国标舞选手在比赛中常常会将一些高难度的旋转动作加入舞蹈套路之中,这些高难度动作的完成可直接影响选手的最终成绩,通过合理运用芭蕾舞基训的“立”,可使选手在旋转时,更易站稳重心找寻平衡点,使其更加得心应手。“立”所展现的空间延伸,身体重心的准确掌握,能使选手的舞蹈更具竞争力。

国标舞选手对芭蕾基训从最初的排斥到最终的接受,需经历一段长期的认知与体会才能从中领悟到芭蕾基训“开、绷、直、立”的重要性。芭蕾基训与国标舞二者有诸多的互通之处,芭蕾基训有着一定的审美主导。学习芭蕾基训的学习以及“开、绷、直、立”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国标舞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舞蹈竞争力,达到国际审美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秋叶.芭蕾舞和国标舞之间的关系——浅谈芭蕾舞训练对国标舞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5(12):155.

[2] 徐维声.芭蕾舞基础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4(22):239.

[3] 唐梦玲.拉丁舞蹈基础训练融合古典芭蕾舞基训内容与方法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作者简介:鲍恩剑(1992—),男,硕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表演专任教师,从事国标舞专业训练与教育。

猜你喜欢
国标舞重要性
探究国标舞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探究国标舞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我国国标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探究国标舞的美学价值与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
黑龙江省国标舞培训市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