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构建下摄影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

2019-07-24 01:11吴铁毛洋洋
艺术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艺术专业智慧教室创新

吴铁 毛洋洋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诸多领域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管理,能够使高等教育的基础环境逐渐提升、拥有良好的信息基础,使教学环境和教学设计更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智慧教室的构建,充分运用了信息化发展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使教学活动更加便捷和高效。智慧教室模式在高校艺术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的构建及实施,是新时期艺术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手段的进步与创新。本文以智慧教室构建下的高校艺术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阐述了智慧教室的层次,系统地明确了智慧教室构建下高校艺术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智慧教室;艺术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0 引言

智慧教室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育模式,在智慧教室的模式下,课程教学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可以利用。高校艺术专业摄影课程采用智慧教室的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尝试。在智慧教室模式下,摄影教学可以开展多层次的教学,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通过智慧教室构建下摄影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摄影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多维度推进。现代化教育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运用多种资源技术来进行课程教学的实践。智慧教室模式的摄影教学,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与知识互动,使教学过程更生动。

1 智慧教室的层次与系统构建

1.1 智慧教室的层次构建

(1)应用层。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多元表达形式。智慧教室与传统教室的授课方式有一定的区分,智慧教室的构建,实现了课程内容的课前预习、课中讨论、随时测试的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课程指导。在智慧教室的应用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操作,帮助学生自主思考,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简单高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应用智慧教室,能够使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质量水平得到提升,所有课程讲授内容都会主动纳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是根据教师的讲授学习操作,而智慧教室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在智慧教室下签到考勤可以通过电子签到的方式;课堂提问可以设计出多个问题,有针对性地随机提出问题;课堂小测试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设计等。这些资源的组合,能够使课堂教学呈现数据化、信息化、多元化发展的状态。[1]

(2)网络层。智慧教室是在信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构建的,在智慧教室中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电信网等接入方式,使互联网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信息交换和通信管理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智慧化识别、跟踪、监控以及管理。在智慧教室中,将学校的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方面、RFID技術和应用方面、互联网工程应用方面以及相关的中间技术方面,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类应用。[2]学生和教师在网络化的管理平台下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学生通过智慧教室平台,能够根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技术,运用计算机网络分析理论知识和技术数据,及时测试,评价自己学习的课程知识点和实践内容。综上,从网络层面理解智慧教室,就是通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方面,系统地开发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实现比较科学、直观且具有时效性的提升。

(3)感知层。通过数据化的管理,在智慧教室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互联网的技术下评价和测试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能够有一定的感知和掌握,也有助于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内容的课堂理解和查漏补缺。通过双方的感知,能够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更活跃,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教学延伸内容的理解;学生也更能理解教师课程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意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是否做出新的教学设计或完善原有课程设计。因此,数据统计工作和数据挖掘工作都是智慧教室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进行的有效操作。在智慧教室平台中,学生的学习是在系统监控下进行的,智慧教学的网络技术应用都可以在具体应用中体现出来。基于这种状态,教学过程与教学应用就能直观、有机地联系,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学生的课堂实际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能够根据反馈的数据,及时调整和完善。

1.2 智慧教室的教学系统构建

智慧教室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应用,智慧教室系统包括教学系统、LED显示系统、人员考勤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门窗监视系统、通气换气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等。在实际的智慧教室平台建设中,可以拥有众多的信息化基础设备,例如一体机、功放、音箱、无线麦克风、拾音器、问答及配套控制软件等,可以将系统安装在教室黑板顶部用于显示上课的名称班级等内容;[3]灯光系统中可以通过光照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等来判断教室内人员流动及人员布局,实现学生签到与课堂考勤;视频监控系统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获取课堂上的基本教学情况。智慧教室能够通过信息化的综合平台建设,给予教师和学生们更多的基础设施提升,使课堂教学过程更生动,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课堂教学效果更突出。

2 基于智慧教室平台的摄影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2.1 借助信息发展理念实施互动式摄影教学

摄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摄影教学中集合了技术性、艺术性审美和创作实践,摄影课程的学习,需要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展现对画面的理解和构思。摄影对象的特征和审美特点,通过影像的表现传递。在摄影教学的实践中,由于摄影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不断对摄影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根据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对摄影教学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摄影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室平台的“互动化管理”,深入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作能力,可以通过信息软件设定学生的“适应性基础素养测试”,根据这些测试反映学生在摄影课程学习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掌握深度。[4]

任课教师通过互动式的管理,借助信息技术,能使学生们清楚地认知自己在摄影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检测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何种问题及不足。这种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将摄影课堂教学纳入“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自己对摄影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教师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方面的方案设计改进和深度、广度的调整。例如学生对创作题材、内容的审美感知,学生的影像创作实践能力和画面审美能力的评价等,都可以通过互动式摄影教学的数据化模式准确、有效地反映出来。

2.2 运用多元模式建立同步摄影课程教学评价

在摄影教学中离不开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管理,高校在建设智慧教室时,需要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与完善,使摄影课堂教学的基础设施更完备。学生们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创新,教师则可以通过智慧教室平台同步评价学生课程教学的成果。

在一个新的摄影知识点提出以后,任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课堂同步操作,通过学生摄影创作实际成果,作出教学评价。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创作作品,逐一分析其在摄影表现的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智慧教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能够让摄影作品第一时间反映在教学软件的评价中。比如有的学生对光线的控制不足,有的学生对拍摄的角度控制不够准确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测试的效果反映出来,以此,任课教师对学生出现的知识原理及技术掌握等问题进行课堂的实时指导,学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这对摄影教学内容的准确传递和创作表现的深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多元模式构建同步摄影课程的教学评价,能够更客观准确地展示高校摄影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及时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也能够根据教学反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摄影教学的内容与手段更好,更有助于完成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2.3 使用立体化设备开展多维度摄影教学实践

摄影教学要强化学生的创作实践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需要通过摄影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提升艺术表现力。摄影创作是通过摄影者的审美视角,运用摄影器材及数字化技术对拍摄对象进行审美再创造。在摄影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摄影创作表现技巧,就需要加强完善课内实训的内容、创造新的手段方法。通过智慧教室的基础设施,学生们能够布置和调整教室预设的影像创作的灯光设备,评价实时传递的影像画面的拍摄效果,从而调整与优化拍摄画面的构图、色彩、影调变化、画面反差等。运用多媒体的虚拟演示,可以使拍摄的过程更立体,学生可以在拍摄的过程中,通过视频监控来监测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画面表现的基本状态。例如摄影的相机操作动作,可以实现虚拟设备对拍摄过程的完整控制,包括对相机光圈、快门、景深、反差、摄影曝光等拍摄参数的实时控制。通过视频反馈,可以找出摄影拍摄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完全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检测评估操作,就可以反映出学生在课堂实际操作拍摄时的状态。学生们可以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特点,自主检查和判断拍摄作品的效果。[5]任课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实训操作过程状态和摄影作品效果来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评和课堂指导,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影像表现能力,在短时间内找出创作拍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理论知识点化繁为简,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更顺畅,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2.4 开设创意类兴趣摄影教学培养课程

智慧教室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让学生们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实时讲评分析拍摄作品,可以让学生在对摄影作品画面的理解中,随时启发、记录自己的创作构思,通过创意类的兴趣培养,使摄影教学模式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摄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画面的理解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拍摄功能的演示来明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景深控制、曝光原理、构图法则、摄影审美评价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软件设施展示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自己的主观创意优势。例如,在实践拍摄训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系统同步,通过拍摄功能的顯示,让教师和学生创新性地分析理解拍摄作品。学生通过主题性的实践创作,能够将摄影技巧与艺术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使摄影艺术的审美表达能够在摄影教学过程中获得科学的依据和创新思路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介形态的加速融合对摄影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艺术专业的摄影课程的教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不仅是学科本身的难度造成的,更是摄影专业教学的创新需要。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课堂节奏学习。通过智慧教室平台的设计,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出立体化的发展模式,教师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意类的兴趣的培养。这种模式是现代化教学发展过程中优势化和素质化培养的体现,有利于摄影教学尊重学生本身的创造力,也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开拓性,使摄影教学过程不再单一和枯燥。

参考文献:

[1] 薛来军.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侨大学,2016:17-18.

[2]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7(03):25-26.

[3] 唐海波.高校摄影艺术教育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16):25.

[4] 魏铭,孙明静.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J].美术大观,2016(06):14-15.

[5] 钱华欣.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2017(01):27-28.

作者简介:吴铁(1978—),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长期从事艺术、影像传媒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

毛洋洋(1980—),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专业智慧教室创新
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高职艺术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对接研究
浅谈未来教室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