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前沿热点研究可视化分析

2019-07-26 01:03韩巧霞徐国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韩巧霞 徐国亮

摘 要:动态追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热点领域,可以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使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见,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分类排序特征、共引作者和共引文献等方面信息进行归集。进行关键词方面的深度文献计量时,在共词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战略坐标的图示法展示2000—2015年期间国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结果发现:传播路径、培养机制、思想引领等最受关注,中国精神、文化建设等新颖度较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词聚类分析;战略坐标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08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3-0036-08

200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逐年增多,研究主题、视角和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动态追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前沿热点,可以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①,对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分类排序特征、关键词、共引作者和共引文献等方面信息的归集,以期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数据库的选择和数据统计

研究选择的文献数据为CSSCI来源期刊,由于不同数据库数据格式的限制,研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等数据信息来源于CNKI数据库,采用学科领域检索方法,检索时间段为2000—2015年,检索论文来源类别设置为CSSCI,最终检索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献共计25940篇,删除非学术研究文献后,共筛选出有效文献22947篇,检索及更新时间为2016年8月。共引文献和共引作者的数据信息来源于CSSCI数据库,按“中图类号”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14个分类代码分别进行检索,最终检测到相关文献共计12660篇,同样进行数据剔除后获得有效文献11366篇,检索及更新时间为2016年11月。从发文量年度分布看,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领域的研究,2000—2007年期间发文量相对平稳,自2008年以后发文量显著上升,究其原因考虑到2008年起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相关的CSSCI期刊种类增幅不少,2008年仅教育类就增加了8种期刊,因此出现2008年以来发文量增幅较大的情况,并在之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二、文献的分类排序特征

1.发文数量居前的研究机构分析

设置软件参数值只显示发文数量≥60篇的研究机构,形成按研究机构分类统计发文数量的知识网络图谱②。2000—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机构共计398个,其中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64篇),第二和第三位的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43篇)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98篇),第四位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195篇),第五位的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1篇)。

2.发文数量居前的学术期刊分析

设置阈值显示前50位的学术期刊名称,并设置参数值只显示发文量≥80篇的期刊,形成按期刊种类分类统计发文数量的知识网络图谱。2000—2015年刊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论文的学术期刊共计176种,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是《中国高等教育》(503篇),第二位的是《教育理论与实践》(417篇),第三位的是《高校理论战线》(281篇),发文量居前的还有《中国青年研究》(255篇)、《求是》(241篇)、《中国教育学刊》(237篇)、《思想理论教育》(229篇)、《上海教育科研》(222篇)、《教育评论》(203篇)、《教育研究》(202篇)。需要指出的是,《思想理论教育》以及居于十二位的《思想教育研究》(196篇)、十九位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85篇)在统计的数据库里初次发文时间均为2008年,其统计结果受期刊起始被确立为CSSCI来源期刊以及所载论文起始被CNKI数据库收录的时间影响。

3.发文数量居前的作者分析

设置阈值显示前50位作者,并设置参数值只显示发文数量≥10篇的研究作者,形成按作者统计发文数量的知识网络图谱。2000—2015年发表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论文的作者共计566位,其中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张澍军(86篇),其学术论文被引频次较高的主要有《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问题》《论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其次是郑永廷(74篇)和黄蓉生(74篇),前者学术论文被引频次较高的主要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后者学术论文被引频次较高的主要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文量居前的作者还有骆郁廷(73篇)、孙其昂(71篇)、王立仁(66篇)、沈壮海(64篇)、刘建军(63篇)、佘双好(59篇)、王学俭(59篇)、张耀灿(58篇)。

三、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及战略坐标图绘制

1.关键词共现矩阵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矩阵的生成,据此获得关键词共现矩阵[1],具体步骤如下:(1)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数据进行基本的梳理和筛选。(2)对文献的关键詞进行规范化处理,将关键词的同义词或缩写词进行规范,部分关键词进行大类合并。(3)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分析内容设置为关键词提取,阈值设定为(13,8,13)(12,9,13)(12,9,13)。

运行结果共获得411个高频关键词,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③,图谱中关键词节点的大小对比,反映出其在数据库中出现的相对频次,连线则表示节点间共现关系的强弱,决定了关键词间形成聚类的可能。其中,明显可见的“思想政治教育”(Freq=6780)、“高校学生”(Freq=53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Freq=3408)是共现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另外,共现频次居前列的还有“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文化”“德育”“公民教育”“马克思主义”等。高频关键词所表示的研究内容反映出2000—2015年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主体内容,构成学科研究领域知识网络的主要路径。

2.共词聚类分析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借鉴了卡龙等(Callon, Courtial & Laville, 1991)的聚类原则进行聚类划分,通过构造余弦指数④来识别研究的大类和内容,由此将411个关键词划分出50个有效聚类(表1⑤)。

3.战略坐标图的绘制与分析

战略坐标图是以各聚类新颖度和关注度指标数值为依据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四个象限内各聚类的分布位置反映出其所代表领域的研究现状分区及未来的可能发展或变化。其中,新颖度指标反映每个聚类中各关键词成员的平均共现时间与全部关键词平均共现时间的离均差,负值表示该聚类研究起始时间较早,正值表示该聚类研究起始时间较晚;关注度指标反映每个聚类的平均共现频次与全部关键词平均共现频次的离均差,负值表示该聚类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较低,正值表示该聚类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较高[2]。

根据CiteSpace生成的数据进行关注度和新颖度计算可得出如表2中所示的指标数值,将新颖度(纵轴)和关注度(横轴)绘制成战略坐标图,各聚类的二维坐标决定其在战略坐标的象限位置。在战略坐标图中,50个聚类中有2个聚类分布于第一象限、27个聚类分布于第二象限、12个聚类分布于第三象限、9个聚类分布于第四象限。

位于第一象限的2個聚类其关注度和新颖度均>0,位于研究核心型区域,表明其所代表的内容2000—2015年期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较为成熟,即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核心内容。具体包括“思想引领”“传播路径”“培养机制”等相关内容。

位于第二象限的27个聚类其关注度<0,而新颖度>0,位于研究潜在型区域,表明其所代表的内容是2000—2015年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出现的学术研究热点,但是关注度还不高。这些研究热点或将成为以后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具体包括“学科建设”“道德建设”“法治精神”“传统精神”“问题意识”“课程建设”“感恩教育”“文化建设”“国外经验借鉴”“时代精神”“教育方法”“大数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环境”“教育载体”“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新常态”“服务功能”“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大众文化”“多元文化”“文化育人”“中国精神”等相关内容。

位于第三象限的12个聚类其关注度和新颖度均<0,位于研究边缘型区域,表明其所代表的内容是2000—2015年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程度不高,且在时间上研究较为靠前,近些年研究较少的领域。具体包括“精神文化活动”“社会主义道德”“工作队伍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历史进程”“思想观念教育”“党员干部教育”“学校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对象”“价值观引导”“素质教育”等相关内容。位于边缘型研究区域的聚类其研究状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曾经为研究领域的热门选题,但由于其具有时效性或其他原因,这些聚类最近已经退出学术研究的主流;另一种情况是2000—2015年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直关注度不高,近几年仍研究相对较少的领域。

位于第四象限的9个聚类其关注度>0,而新颖度<0,位于研究基础型区域,表明其所代表的内容在2000—2015年期间虽不是新的研发热点,但受关注度一直较高。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德育”“公民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道德行为规范”“创新教育”“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教育”“科学发展观”等相关内容。

四、共引作者和共引文献分析

共引作者和共引文献(专著类)的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11366篇有效论文文献的参考文献部分⑥。文献数据库有共引作者2723位,有效共引文献4062条,其中经典作家和著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关键文献群体,也是被引高频文献,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3],排除此类经典作家和著作后,统计到2000—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作者被引频次(表3)。在CSSCI数据库统计中,由于数据格式的限制,被引文献部分集中于专著类的数据呈现(详见表4)。

论文被引情况无法呈现,因此2000—2015年学科专业文献(论文类)被引频次选择使用了CNKI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自带的被引频次统计分析(表5)。从结果数据来看,著作类文献涉及学科自身的基础理论研究,是研究的基础,论文类文献涉及学科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1篇论文关键词属于研究边缘型区域(第三象限),2篇论文关键词属于研究潜在型区域(第二象限),其他以《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为代表的9篇论文均属研究基础型区域(第四象限)。

五、基于文献计量结果的分析

1.持续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

“思想引领”“传播路径”“培养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和核心内容,其中,以“思想引领”聚类成员为关键词的CSSCI来源期刊共计2462篇,以“传播路径”“培养机制”聚类成员为关键词的CSSCI来源期刊共计4633篇。要持续关注这类基本问题的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回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4]。从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文献来看,12篇引用频次较高的论文有9篇论文的关键词属战略坐标的研究基础型区域(第四象限),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始终重视的理论基础。

2.战略坐标中潜在型区域的研究有待挖掘

“法治精神”“传统精神”“问题意识”“文化建设”“时代精神”“服务功能”“文化育人”“中国精神”等研究领域都根植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实践土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旗帜鲜明地聚焦此类中国问题,并结合“国外经验借鉴”的比较研究,推动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符合中国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5]。网络时代虚拟化与社会化交织,决定了“教育环境”和“教育载体”的复杂与变化,“大数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领域推动了传统研究与信息化视角的融合,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不断深化的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成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6],“学科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研究领域的新颖度也较高,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并不陌生,但从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来看,关注度还有待提升。

3.政治教育需要引起研究的足够重视

通过共引作者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被引频次较高的作者中有五位作者的研究方向是德育研究领域,另有两位作者的研究方向是伦理学领域,德育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影响颇深。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领域的德育学两个学科之间差异性的显著表征[7],政治教育相关领域也需要引起学科内研究的足够重视。以关键词频次为例,文献计量数据关键词共现频次中与政治教育相关居前位的是“政治素质”(Freq=430)“政治教育”(Freq=105)⑦,可见政治教育的研究仍需深入推进,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政治教育研究,在坚持其作为基本立足点的同时,需研究其内涵调整的思路和策略。

4.跨学科合作度不高,核心作者群尚需凝聚

与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保持对话和沟通,通过严格的筛选与整合吸取其知识养分,才能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生命力[8]。在采用学科领域检索方法时,目标文献所属的学科集中于“社会科学类”中“思想政治教育”标签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分标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等标签,研究领域的学科较为集中。从发文作者知识网络图谱来看,研究作者较为分散,聚类效果不明显,与相关学科的合作需进一步加强,应借鉴其他学科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及分析工具,拓宽研究视野。

5.高校以外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待加强

从已有的论文研究成果来看,对于高校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如机关、社区、企业、农村等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足相对不多。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度较高的研究聚类有“精神文化活动”“道德建设”“公民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观念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六个研究聚类的战略坐标处于研究边缘型区域(第三象限)的有四个,即属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直关注度不高,近几年仍研究相对较少的领域,可见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为薄弱。

六、结语

通过对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分类排序特征、关键词、共引作者和共引文献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可具体描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研究热点和新颖度。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关注度较高的聚类是“创新教育”“道德教育”“传播路径”“培养机制”“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而新颖度较高的聚类则是“中国精神”“课程建设”“服务功能”“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法治精神”等,显示出这些学术研究领域是目前较新的研究方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研究进行的文献计量分析中,软件本身以及数据库数据收集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数据规范化处理过程中阈值的设定,特别是CSSCI和CNKI两种数据库的交替使用,数据库样本量存在一定差别,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改进。

注释

① CiteSpace是一种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不同网络节点的选择,进行文献作者合作、关键词和机构共现分析、作者和期刊共引等方面的词频统计和知识图谱绘制。

② 图3以及后文的图4、图5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图谱中显示的字体(即节点)越大,说明其在数据库中出现的频次越高。

③ 可视化视图选择显示共现频次≥200的关键词,低于此频次的关键词被隐藏。

④ 余弦指数用来表示节点的连线强度,即共现强度。

⑤ 表2中排序第一和第二的关键词是主要关键词,后面关键词括号中的数字即为该关键词的余弦指数。

⑥ 部分数据所附参考文献缺失,考虑到数据样本较大,缺失部分没有进行补充,仅按照呈现部分分析说明结果。

⑦ 关键词中含“政治”一词的还有“思想政治教育”(Freq=6780)“思想政治理论课”(Freq=2234)“思想政治工作”(Freq=1771),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原因,没有单独归入政治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罗润东,徐丹丹. 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前沿动态追踪——对2000年以来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 经济学动态, 2015(1):86-95.

[2] 沈君,王续琨,梁俊伟. 战略坐标视角下的专利技术主题分析——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例[J]. 情报杂志, 2012(11):88-94.

[3] 徐文良. 茹苦含辛 锲而不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 2005(9):2-4.

[4] 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11):13-20.

[5] 郑永廷.试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与前沿性[J].教学与研究, 2012(2):31-37.

[6] 邱柏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若干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1):50-55.

[7] 戴锐.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十大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6):8-11.

[8] 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8):43-48.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