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2019-07-26 01:03徐曼冯小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徐曼 冯小桐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面对新要求、新挑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发展,坚持“网络化”、“数字化”、“青年化”、“国际化”发展方向,立足本国,心怀人民,放眼世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16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3-0080-05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在思想宣传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网络化”、“数字化”、“青年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淬炼立足本国立足本土之能力,展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襟怀,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发展。

一、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宣传思想工作,培育时代新人,凝聚民心民力,进行好对外传播,展现新时代意蕴。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一是要在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第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表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建设实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民,宣传阐释好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2]做好新时代条件下的宣传思想工作。第二,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是带领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中国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领导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有序开展,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是要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培育时代新人工作,继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寻求智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时代新人要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要能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能成为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优良、文化素质好,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5]

三是要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凝聚民心民力的工作,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对民众阐释、解惑的重要作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公约数。新时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宣传教育的重要法宝,要发挥好鼓舞士气、凝心聚力、动员组织群众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6]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鼓舞士气、凝聚民心,引导人们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确认识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性,正确认识国情、世情、党情,对社会矛盾及社会问题进行科学性解答 [7],使民众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认识当今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理解、认同和支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好阐释、解惑的重要作用,凝聚起全社会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四是要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宣传、阐释工作,展现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建设中国发展的良好外部舆论环境。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 [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参与到宣传阐释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来;要积极阐释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宣传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向国际社会自信地展示新时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8] 现今部分西方大国仍用冷战思维看待中国发展,对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指指点点,戴“有色眼镜”、曲解报道中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对外传播的能力,必须加强以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自信等为中心内容的国际阐释及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发挥好政治宣传、组织动员、团结凝聚群众的传统优势,把握新时代脉搏,主动创新发展,以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已稳步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在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凸显。人民需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安全、环境、公正等方面的需求也给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继续发挥好引领群众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建立可持续、合理的需求;如何引导人们既要关注物质需求,也注重文化需求,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注重提升思想文化水平,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当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发展尚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及时做好宣传解释的工作,引导人们理解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动员发动群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来,这些都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状况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同时也还面临着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和矛盾。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在就业、教育、住房等领域仍然有不少难题亟待解决;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叠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状况呼唤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基于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好沟通疏解的重要作用,解决好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及时回应人民关切;如何引导人民理性地看待我国发展现状和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以健康平和的心态看待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状况;如何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情、国情,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目前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如何团结凝聚民心民力,凝聚人民中的最大公约数,为国家实现现代化而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些都是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的挑战,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社会“开放”、“平等”、“协作”、“共享” [9]的特质,加之互联网平台人物身份的虚拟性、信息传播的迅捷性等显著特征,使得各类思想观点、多元价值观念大量涌动网络空间。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没有旗帜鲜明的主旋律引导,网络空间上的一点“小事件”都有可能发酵成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给人民生产生活、精神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多元价值、社会负面信息充斥,会使人们心中存有困惑和疑虑。为了有效引领社会主旋律,澄清主流价值观,解释宣介好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重点关注,及时介入、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动权,纠正错误思潮和观点,厘清人们的模糊认识,及时化解针对网络上涌动的怨言怨气,做好危机防范工作。“互联网+”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占领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并正确引领群众、赢得民心,能否有效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兴工具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及时防范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将极大程度决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深入人心,能否更为有效地团结群众,引领群众,这些都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能否有效宣传掌握青年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传统耳提面命式的课堂教育、大众传媒的宣介已被便捷的网络信息传播所取代。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极大地影响着青年的价值判断及选择。当前,国际国内、网上网下,意识形态领域的争锋冲突波起云涌,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方式更为灵活巧妙,如何使青年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国世界,如何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促使青年学子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入脑入心,培养青年学子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把握好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激发青年主体力量;如何密切联系实际,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向青年阐明,避免一味的单向灌输引起青年的排斥与反感,这些都是新时代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挑战。习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发展就必须关注青年,激发青年的主体力量,引领青年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来。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新时代要求,回应新时代挑战,探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坚持网络化、数字化、青年化、国际化方向,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注重“网络化”方向。首先,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联系及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对网民“不自觉”观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争取网络意见领袖,“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 [10],发挥意见领袖在团结凝聚、宣传引导民众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加强对网民的宣传教育与引导。网络空间是网民意见的集散地,人民的呼声及要求在网络平台上有生动直接的展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倾听网民呼声,线上线下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好传递社情民意的“传声筒”作用。对网民有怨言怨气的地方要及时解释沟通,及时化解做好思想工作;对建设性的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面对网络上多元的价值观和各种思潮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及时澄清网民的模糊认识,及时引导和纠正网民的错误看法,对网民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再次,要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要加大对网络不良虚假低俗信息的整顿力度,配合网络监管部门加强对网民的宣传引导,利用网络技术拦截,阻隔不良信息,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同时要大力生产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丰富多样的网络影视作品、网络小说散文等网络文化产品中,以自然、亲切的方式使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进网络正面宣传,遵循互联网平台的信息传播规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成效。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注重“数字化”方向。新时代科技与人民生活融合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大数据,这种海量数字化信息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察教育对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利用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兴科技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帮助。首先,要针对教育对象特征,注重对教育对象个体的大数据收集,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教育对象的网络使用状况、社团参与状况、政治面貌、社交平台关注领域、网页浏览内容偏好等内容的收集,通过海量数据的计算,了解受众需求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的制定思想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讲即所需”,提升宣传思想工作与教育对象需求的契合度、接收度。当一定数量教育个体的大数据越来越丰富时,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基于不同偏好、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模型。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不同类型教育对象的教育规律及方式方法。其次,利用网络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做好舆情研判、危机干预工作。网络平台全天候进行着数据的实时交互,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舆情反映机制。利用网络监管后台及时检测网络数据的变化情况,当发现数据异常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介入网络社区,做好对网络社情民意的宣传引导工作,化解舆情危机,有效引导舆论,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注重“青年化”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以关心服务青年为着力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11]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注重“青年化”方向。首先,要坚持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年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其次,要加强对青年的国情世情教育,使青年能正确认识中国、世界的发展大势,全面客观的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国情不同,决定了中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道路选择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西方的政治话语、西方理论、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并不适应于中国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对青年进行好宣传教育,使青年能理性客观全面的看待中国发展,不要被西方理论所“洗脑”。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进青年报国之志,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征程中做出贡献。理想信念发挥着“强身壮骨”的重要作用,青年要勇于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砥砺品行,增长才干,为祖国的建设贡献智慧。同时要发挥好文化育人功效,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引导青年认识社会、体察民情,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注重“国际化”方向。心怀“面向世界”的气魄,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传播能力,面向国际阐释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沟通中外的语言能力,要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意识、策略和技巧。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不明晰西方舆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就不能有说服力地开展立足本国的宣传思想工作。同样,任由西方媒体猜测、不实解读中国,也不利于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升沟通中外的语言能力,要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意识、策略和技巧。提升在新时代条件下,对我国大政方针、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宣传阐释能力。第二,要根据国内外受众不同的阅读习惯和话语表达方式,调整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建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按照符合西方受众的阅读习惯和话语表达方式来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道路、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用户需求而放松要构建我国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第三,要发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宣传”的重要作用。将我国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通过文化、艺术作品传递给外国受众,增进对外传播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宣传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等内容时,要注意使用外国受众所青睐的“人性化”故事方式进行传播,更多关注个体社会成员的发展变化,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第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和更多的第三方媒体合作,帮助我国进行对外传播。要培养更多的像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向外媒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及文化,澄清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总之,新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结合时代特征,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注重“网络化”、“数字化”、“青年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继续发挥好宣传引领、组织团结、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凝聚民心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3][4][5][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2,112,142,146,129.

[2][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44.

[7] 王永益.问题与思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湘论坛,2018(02):70-75.

[9] 蒋广学,王志杰.“互联网+”环境下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14-118.

[10] 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5.

[11]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