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7-27 06:47李景相
新农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标志广西农产品

李景相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当前,广西正处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于农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在广西实施脱贫攻坚、革命老区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探讨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

1.1 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

广西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截至2019年3月,我国农业部共公布农产品地理标志2594个,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广西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118个(表1),高于全国83.7个的平均数,占全国总量的4.5%。

1.2 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分布

广西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全区14个市均有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从图1看出,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超过10个的市有5个,分别是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钦州市、贺州市,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87个,占广西总量的73.7%。农产品地理标志后5位分别为崇左市、防城港市、梧州市、来宾市、北海市,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占广西总量的3.4%。前5位的数量之和是后5位的数量之和的21.7倍。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平均每个市是8.4个,有6个市超过了平均水平,8个市未达到平均水平,可见区域之间的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发展不平衡。

表1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汇总表

图1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分布图

1.3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类型分布

目前,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分为种植业类、畜牧业类和水产业类三大类,22个分类。广西已获得农业部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种类丰富,涵盖了种植业类、畜牧业类、水产业类中的12个分类(见图2)。其中,果品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注册的最多,共有33个,占总数的28%;其次是肉类产品类,共有28个,占总数的23.7%。蔬菜类、水产动物类、粮食类、茶叶类农产品地理标志也占有重要份额,分别有16、14、10、9个,分别占总数的13.6%、11.9%、8.5%、7.6%。相比之下,食用菌类、油料类、蛋类产品类、蜂类产品类、其他畜牧产品类则相对较少,分别只有1个,仅占总数的0.9%。总体来看,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以种植业中的蔬菜果品类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类的肉类产品类为主。从数量结构来看,全区目前登记保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品种体系还不够完善。

图2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各类别占比

2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近年来,虽然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山东、四川、湖北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好的农业大省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分布看,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分布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桂林市、河池市,两市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59个,占总数的一半,集中度高。另外,从类型上看,广西已经注册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集中在果品类和肉类产品类,共有61个,占比高达51.7%,比其他类别总和还多。糖料类、香料类、花卉类、烟草类、棉麻蚕丝类、奶制品类、水生植物类、水产初加工品类,8类产品数量为0,说明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保护种类不均衡,涉及的农产品品种比较集中。

2.2 缺乏保护意识,市场认可度低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生产者缺乏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意识,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单独经营,没有使用统一的地理标志。在生产销售中缺乏保护意识,一些企业“目光短浅”,为获取更大利润,以次充好,导致地理标志农产品信誉受损,市场优势缺失。另外,消费者对市场上销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识不到位,无法辨别真伪,对地理标志产品认可度低。这些因素影响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购买行为,造成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优势无法显现,市场认可度低。

2.3 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广西已经注册保护的大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品牌影响力和占有率都还很低,多数还只是在本县、本市或区域范围有一定的知名度。这说明当地相关部门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建设、宣传、市场推广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同时,地理标志农产品经营者不注重集体商标品牌的建设和维护,缺乏市场监管,各品牌的农产品良莠不齐,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此外,在农产品品牌保护过程中,缺乏与农业科技相结合,农产品的品种上也缺乏科技支撑,大多沿袭传统的农产品种植,导致农产品缺乏长远的市场竞争力。

2.4 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让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而由于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市场上还存在许多质量不达标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一方面,目前广西还没有出台专门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政府相关监管部门面对小规模和分散化的生产者,监管的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些企业“目光短浅”,为获取更大利润,以次充好,导致地理标志农产品信誉受损,缺乏市场竞争力。

3 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区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充分挖掘地理标志资源

广西农产品资源丰富,各市、县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本区域内有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的自然环境、种类、地域分布等进行深入的普查。重点对有悠久历史、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比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的海洋动植物资源,来宾市的蔗糖等,形成本区域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保护条件的农产品名录。对符合申报条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尽快注册地理标志保护;对其他还没有达到地理标志保护条件,有市场潜力的农产品,要重点培育。另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对有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度挖掘,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面覆盖。

3.2 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认知

目前,广西大部分农产品地理标志公众知晓度、认可度、使用率还比较低。各市、县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让公众了解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商标,提高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观念和保护意识。同时,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注册主体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网络平台、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等媒介,加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另外,要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的整合力度,探索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将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旅游、休闲、教育、文化等深度结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知名度。

3.3 创新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提升影响力

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创新建设,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是提高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及社会知名度,增强其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加强产业融合,拓宽地理标志品牌发展途径,结合广西特色,利用地理标志丰富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旅游、休闲、教育、文化等深度结合,促进品牌建设。其次,要创新农产品品牌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及新媒体等传播途径,通过多样化、精准化、数字化营销和宣传提升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再次,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建设,需要政府积极政策引导、支持和保护,深度挖掘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影响力。

3.4 加大监管力度,助力广西脱贫攻坚

广西推进脱贫攻坚、革命老区振兴战略,离不开健康、稳步发展的农业产业作支撑。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兴农,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市场监管,规范企业使用地理标志行为,打击冒用滥用地理标志商标行为,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监控。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发展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包括特色农产品的挖掘、申报工作的指导、品牌提升等方面的支持。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扶贫纳入广西脱贫攻坚、革命老区振兴的大战略,全面开展地理标志品牌扶贫模式的实践探索,培育出一批地理标志品牌扶贫可推广的典型,带动广西实现脱贫致富,推动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广西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猜你喜欢
标志广西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