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2019-07-29 09:28
关键词:阿托血脂脑梗死

赵 蕾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急性脑梗死是由脑供血障碍或供血不足引起的急症,无论梗死病灶大小,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救治均可能引起痴呆、瘫痪等后遗症,严重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调节患者血脂水平,稳定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药物。本文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例共计5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52~83岁,平均(64.72±9.72)岁。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5±7.0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按照常规指标标准进行治疗,例如抗血小板、降压、溶栓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7)治疗,口服,20 mg/d。治疗周期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标本并利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C、TG、LDL—C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s)均录入SPSS 21.0软件处理,采取x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1例,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05)。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对比(n=26,±s,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对比(n=26,±s,mmol/L)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组别 阶段 TC TG LDL-C观察组 治疗前 5.15±1.30 2.12±1.05 3.01±1.01治疗后 4.24±0.78* 1.22±0.45* 2.08±0.53*对照组 治疗前 5.17±1.33 2.13±0.93 3.02±0.98治疗后 4.72±0.80 1.67±0.50 2.60±0.61

3 讨 论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其中,阿托伐他汀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线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阻断其转化过程,对甲羟戊酸酶的生成产生抑制作用,达到降低脂蛋白及胆固醇的目的。以往有研究显示[1],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斑块积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稳定斑块。也有研究显示[2],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控制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显示了阿托伐他汀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后,可提高内皮细胞对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力,改善其血管舒缩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此外,该药还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可缓解患者的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阿托血脂脑梗死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