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跌倒的预防作用

2019-07-29 09:28蒙根花
关键词:循证护理患者

蒙根花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医医院,新疆 博尔塔拉 833400)

跌倒是老年住院患者较为多发的意外事件,且不同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老年群体意外跌倒后出现骨折、颅脑损伤、神经损伤的危害性更甚,因而需格外注意[1]。正是充分意识到跌倒对老年患者群体的危害性,本院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旨在通过循证支持和护理干预减少跌倒的发生,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现结合对照研究将循证护理方案及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心血管病老年患者,2490例入选者中男1518例,女972例,年龄60~84岁,平均(69.27±2.05)岁,住院时间1~8天,平均(3.12±1.35)天,疾病类型涉及心律失常(712例)、高血压(976例)、急性心梗(802例)等。采用就诊序列号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观察组,1245例为一组,将两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原发病等基线资料进行独立样本分析均呈正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入院之初开展跌倒风险评估,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标识重点患者以及伴有跌倒史者;常规宣教跌倒对于老年人的危害,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核查病房内设施、地面等环境,改善安全隐患。

1.2.2 观察组

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合对既往跌倒事件的回顾性分析制定专科化风险管理流程,围绕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2.2.1 环境因素

①循证依据。在老年群体意外跌倒事件中客观环境因素极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卫生间地面湿滑、积水严重、缺乏提醒标识;病房内视线昏暗,窗帘、灯光的使用不当,致使室内氛围昏暗压抑;室内堆积过多杂物包括患者生活用品、治疗用品等;鞋子尺码不合适或衣服过于拖沓、紧绷活动不便。②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根据天气情况使用灯光和窗帘,夜间嘱患者开启夜灯,以免夜间视线不良造成活动不便;每日清理卫生间地面,确保地面无积水,同时通风吹干水渍,在入室地面放置“小心地滑”字样的标识,在浴室墙面粘贴“防止滑倒”的标识牌;嘱家属为患者添置合适的衣裤、鞋子,并嘱家属将生活用品归置在柜子内,勿在床边或床底塞太多杂物;在高危病房醒目处放置“注意安全”警示标识,并强化安全教育和指导,在交接时详细说明患者的情况。

1.2.2.2 人文因素

①循证依据。临床证实身心乏力、步态不稳、关节肿痛与跌倒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心血管内科收治老年患者体弱多病,机体缺乏耐力,常受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影响而头晕、脚步不稳,且不少患者合并风湿类关节炎、退行性骨质病变等,发生跌倒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疾病缺乏关注,陪护期间产生不愉快、不了解患者生活习惯、跌倒防范知识宣教力度不够等亦会造成跌倒[2]。②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在用药期间加强管理,通过巡视和观察,预防晕厥、恶心、乏力等急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嘱患者一旦出现不适,需要即刻卧床休息,维持头低脚高位,以改善局部血运,同时避免大幅度活动,突然转变体位等;告知家属尽量陪伴患者如厕、散步,以免发生意外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得到急救;在患者入院之初,对晕厥史、跌倒史进行询问登记,排查双下肢疾患,必要时为患者准备轮椅;加强安全教育,教予患者正确使用呼叫器、床头灯等设备,勿单独活动;增加高危患者的巡视频次,保持高度警惕。

1.2.2.3 设施因素

①循证依据。患者身体条件不一,对病房床位的要求各异,若床位过高,患者下床时脚底无法直接接触地面则会加大跌倒风险;患者如厕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双腿无力、麻木,或是膀胱的排空引起血容量不足,此时无扶手很难独立站立;夜间睡眠期间,部分患者无法触及呼叫器而选择独自下床活动,而夜间视线不良容易跌倒,加之转变体位过快很可能发生跌倒、坠床。②护理干预。统一将床位调至最低位,若患者伴有腰腿部手术史或是身高超常可视情况作适当调整,待患者出院后仍调至最低位;在马桶一侧或双侧安置安全扶手,供患者站立所用,同时设置紧急呼叫器,嘱患者必要时使用;延长呼叫器的线段,在夜间巡视时将线头牵至患者床旁一侧并告知患者,方便其使用。

1.2.2.4 措施不当

①循证依据。跌倒防范的护理风险等级设置不合理或干脆一视同仁无护理分级。另一方面,缺乏实用性较强的纸质检查工具,不利在护理过程中形成规范,同时跌倒防范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不足,护理团队警惕性不高;跌倒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效果欠佳,缺乏实用性的应急预案。②护理干预。采用跌倒评分系统对患者跌倒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举例而言可实施三级分级制度如不足6分、介于6~10分之间、超过10分等,根据得分规划护理措施;将不同等级的护理内容制作成表,当班护理人员一一落实并完善交接;定期开展跌倒预防知识和技巧培训,强调跌倒对患者的危害,加强护理团队风险意识的管理,同时以公正的奖励制度鞭策护理人员探究切实可行的跌倒防范措施;合理调整排班制度,在高危时段加派人手;科室范围内探讨跌倒应急预案,保证急救的规范性、及时性、有效性;集体讨论跌倒事件发生原因,发现护理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整改。

1.3 对比参数

对比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跌倒情况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跌倒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可能性较大,且对机体健康水平的影响更甚。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团队深入分析环境、人文、设施与措施等四个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查阅文献资料寻求护理支持依据,开展全面的循证护理干预,成效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期间未有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常规组4例患者跌倒,两组对比观察组呈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成果和他人护理经验为指导,可全面防范心血管老年患者跌倒诱因,发挥跌倒预防作用,是维护患者和院方双重利益的可行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