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风险的防范措施

2019-07-29 09:28超,陈
关键词:纠纷概率护理人员

杨 超,陈 瑜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心血管内科疾病比其他类型疾病有着更加复杂的病理变化,其在护理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风险事件,若是不能良好地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便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所以,应当细化护理效果,提高护理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就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6.8±1.1)岁;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9±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进行药物控制,做好静脉通道建立,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情况,做好巡视工作。

(2)观察组:①优化护患关系。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将疾病相关知识、日常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家属,日常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让患者及家属能够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②优化风险防范体系。良好的风险防范体系可以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同时医院设立监督小组,做好对护理工作的监管工作,督促护理人员加强风险方法工作,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③加强器械管理。在合理的位置摆放医疗器械,尽量避免患者接触医用器械,同时要管理好医疗器械和药物。④管理陪护人员。应当严格培训陪护人员,保证其对疾病知识的熟练掌握并且保证看护的质量安全,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及时发现患者身边的风险因素。⑤做好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监督对护理人员的管控,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改进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规范护理工作,保证护理的质量。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和手机,对造成风险的原因和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通过分析护理结果可知,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未曾出现风险事件,对照组出现5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10.6%。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纠纷发生率

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未曾出现护理纠纷,对照组发生4例护理纠纷,发生概率为8.5%。可见,对照组比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在近些年我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在不断提高,有着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虚管疾病,同时随着国民对医疗水平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难度在不断增加,出现护理风险的概率和护理纠纷的概率不断提高,所以,应当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预防,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降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概率还是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都比对照组有着更加良好的效果,可见,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通过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能够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总而言之,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当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纠纷事件减少,保证患者满意度,优化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纠纷概率护理人员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误帮倒忙引纠纷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