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9-07-29 09:28郑婷婷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郑婷婷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400)

普外科因为临床需要,经常为患者使用各种引流管,视手术需要和患者自身情况而定,需要为患者插入各种导管如胃管、留置导尿管、引流管等,以此协助患者呼吸进食,排出患者体内积液、分泌物[1],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术后恢复[2]。引流管护理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如若处理不当更会导致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3],因此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本院普外科收治并使用引流管的200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方法,发现引流管护理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满意度方面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并使用引流管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1例,女79例,年龄18~76岁,平均(44.2±6.1)岁。入选标准:年龄≥18岁,小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可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躯体实质性疾病、认知障碍、智力障碍、精神类疾病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普外科护理,包括入院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饮食及活动指导等,此外注意无菌操作,引流袋低于引流部位,以此保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出量、颜色、形状、是否脱落等情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引流管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胃管护理:对于成人而言,插管深度一般约为45~55 cm,将胃管用洁净胶布固定在患者的鼻尖处,叮嘱患者避免过大的动作导致胃管受压、扭曲或脱落,护理人员或家属每次为患者喂食时,应由护理人员检查并确保管路留在胃内,否则应上报主治医生重新插管。每日更换胶布,严密观察并记录胃液的颜色、形状及胃液量。

1.2.2 腹腔或腹腔引流管护理:尽量避开插入引流管的一侧,指导患者采用半卧位,避免压迫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叮嘱患者活动期间保护好引流管以防止折叠、脱落,更切忌牵拉引流管。每日定时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及引流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 论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引流管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说明了引流管护理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症,保证了治疗和护理得到良好效果,继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着重强调引流管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普外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