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价值探微

2019-07-29 09:28张凤芹
关键词:组内焦点常规

张凤芹

(潍坊学院医院,山东 潍坊 26106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40女例,年龄39~68岁,平均(57.85±1.36)岁。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焦点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接受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模式下,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临床生命体征监测等。在此基础上,对焦点式护理组联合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1)开放式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本着人情主动的原则,及时的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情况,并进行科室情况介绍和自我介绍等。以促进患者快速熟悉环境,维持踏实、平和的心态,并对医务人员予以信任。(2)启发式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谈,交谈中发现并准确的把握患者的心理问题,启发、鼓励患者主动向自己说明所担心、忧虑的问题等。之后,护理人员可根本自己的判断以及患者的自述,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3)协调式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注意与患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像朋友般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之后,在现实条件允许,且不影响正常治疗以及其他患者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各种喜欢的娱乐设施[1]。(4)讨论式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定期与患者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以患者感兴趣为主。

实验前后,分别观察并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评估中以抑郁SDS量表和焦虑自评SAS量表作为评估工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实验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别实施组间和组内统计学比较,可得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组内比较均显示表现出明显的下降,且实验后焦点式护理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前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组间与组内统计学比较(±s,分)

表1 实验前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组间与组内统计学比较(±s,分)

分组情况 n SDS评分 SAS评分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常规护理组 52 59.39±3.27 46.67±1.28 59.01±1.03 51.12±0.14焦点式护理 52 60.02±3.31 43.32±1.29 58.86±1.14 42.27±0.16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中,将护理的核心放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综合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方面的干预,例如开放式心理干预和讨论式心理干预等。最终得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态,减少其身心痛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结合表格数据来看,对两组实验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别实施组间和组内统计学比较,可得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组内比较均显示表现出明显的下降,且实验后焦点式护理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这是因为,在具体的护理中,焦点式心理护理强调将护理措施的实施建立在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并通过多样化的护理路径,例如讨论式护理等,来多方面调节患者的心理[2]。进而帮助患者放下思想负担,缓解自身的精神压力,放松身心,其焦虑、抑郁程度也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总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具备一定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组内焦点常规
焦点
常规之外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别受限于常规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