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病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

2019-07-29 09:28于卓梅
关键词:脑病麻醉疼痛

于卓梅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脑病的发生率极高,类型也非常繁琐,对患者生命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很多脑病中,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全身的麻醉。源于患者对手术缺乏一定的了解,自身的信心也不足,对全身麻醉有着很大的恐惧感,造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病情的治愈效果。研究表明:对脑病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脑病科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4~69岁;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3~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就是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告知,对患者的体征进行监测,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观察组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了术前的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患者严重的恐惧、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术前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有个系统的了解,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惑,建立彼此的信任,消除顾虑。第二,要想患者讲解关于手术的基本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关于手术的注意问题及治疗的优势,多向患者列举手术成功治愈的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第三,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心理态度,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抑郁、紧张、害怕的心理,要给予微笑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疼痛、焦虑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疼痛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疼痛、抑郁、焦虑的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在疼痛、抑郁、焦虑的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焦虑 抑郁 疼痛对照组 1.74±0.28 1.79±0.34 1.83±0.35观察组 0.68±0.12 0.85±0.13 0.92±0.1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看,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47.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理护理干预就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与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心理目标。在临床上,对脑病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引入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波动,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的配合度和依从度,同时也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协调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病麻醉疼痛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