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分析

2019-07-29 09:28姚娟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实验组

姚娟娟

(兴隆县人民医院,河北 承德 067300)

【关键字】早期护理干预;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并发症;预防效果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所引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偏瘫是常见的脑梗死合并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患者长期卧床治疗,严重的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还会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2]。为了提高脑梗死伴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特进行了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并发症预防效果的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10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偏瘫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平均年龄(62.15±9.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心理护理: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才应用专业的心理护理方式帮助患者减轻压力。(2)呼吸道护理:定时查看患者呼吸道和口腔情况,及时清理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3)环境护理:调整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室内通风,避免交叉感染,此外还要病房内的安静。(4)饮食护理:帮助患者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和能量,以使体内营养均衡,保证胃管的固定性和流畅性,避免反流。(5)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增强躯干力量,还要帮助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压疮、脑疝、肺炎、感染等),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语言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各47例,实验组压疮1例,脑疝0例,肺炎1例,感染1例,总发生率3例;对照组压疮3例,脑疝2例,肺炎4例,感染3例,总发生率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日常生活能力 语言功能 运动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33.51±2.82 68.85±2.66 50.19±8.01 82.44±9.25 28.18±4.39 65.83±6.34对照组 32.83±4.04 48.57±4.78 51.52±7.63 61.36±10.17 28.41±3.92 45.55±5.16 t 0.756 20.306 0.659 8.399 0.214 13.588 P 0.453 0.000 0.513 0.000 0.831 0.000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常常会导致偏瘫的发生。本文中,通过94例患者的对照实验发现,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评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伴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