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

2019-07-30 05:38邹菲菲张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微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

邹菲菲 张倩

摘 要:微时代多元文化与思想交融碰撞,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交流与意识形态教育的最前沿阵地,受微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传播性和话语自由性等的影响,也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新形势下高校由于认识和管理不到位,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不高,对学生媚俗耍萌等现象有所忽略,没有正视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主流意识问题,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高校必须以严肃的态度面对和处理学生主流意识问题,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赋予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要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与制度保障等四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充分挖掘和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多角度、多途径引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6-0097-03

一、建构主要阵地,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支撑

1.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继续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主流意识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增强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在面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无用论”等错误思想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知半解时,用正确科学的观点去处理。因此,要筑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根据社会热点问题与师生主流思想问题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与教案,将师生密切关注的、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评论看法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来[1]。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的选择,都要将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贯穿进来,向广大师生展示最新的社会科学成果,通过社会热点问题与经典评论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2]。

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重要途径,对引领与示范、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文化活动中植入主流价值观念,让校园文化成为思想文化、道德文化与价值文化的高地,对坚守文化底线和恪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大学精神与办学特色,要多途径、多渠道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要着眼于中国特色和大学精神打造具有原创性和示范性的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实施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在原创作品和高雅品位方面下功夫,抓特色、抓引领、抓示范,打通具有中国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脉络,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充满正能量的环境,通过志愿者活动、文艺活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社会荣誉感以及艺术修养。最后,要在校园文化中植入民族团结进步等知识教育,以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等引领新的校园文化思潮,进一步打造高校新的优良学风和校风。

二、选择多维度内容,完善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1.强化学术教育

强化大学生学术教育,重点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看齐意识。新形势下,微博、微信等平台针对一些学生以及学者学术不端的问题掀起了舆论热潮,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必须过英语四级才能毕业这一明文规定,使得部分大学生开始转向发论文这一学术阵地,通过发论文来获取学分得以毕业,从根本上来说也加剧了学术不端这一现象。从热点评论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和学者学术不端问题已经掀起了社会关注热潮,同时也反映出当今社会存在的学术问题。因此,新形势下高校要掌握主流意识话语权,还需要引导大学生遵守学术纪律,对于各类研究报告、论坛等要以严格的审批机制和管理机制作为支撑,要引导学生和学者树立正确的学术立场,参与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队伍中来。在各种思潮交织、碰撞的背景下,要把握好话语权的真空地带,引导学生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思想观念面前敢于亮剑和批驳[3]。

2.强化历史文化教育

要强化大学生的历史文化教育,树立政治意识,摆正政治态度,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优秀文化,从根本上消除部分学生国家意识淡化的问题,引导他们理智看待西方势力以及思想文化。针对某些“西化、分化”战略,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就必须正视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某些失误,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来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通过历史文化教育,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在是非面前具有明辨能力,在挫折面前奋发向上,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来支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3.强化党性教育

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师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来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让他们成为学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掌握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要突出党性教育重点内容。首先,加强高校学生党的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师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在权力、地位和利益面前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党性自觉与服务意识。其次,加强高校学生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以调查研究为导向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培养广大学生的基层精神,以学用结合为手段加强党性理论教育与党性实践的结合,让广大党员主动去联系群众与团员,与群众沟通,向群主学习,建立密切的联系。最后,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党风黨纪教育,以反面人物、案例的警示教育为主,增强高校师生廉洁自律意识,以党纪法规学习为手段筑牢思想腐败防线,以监督警醒和慎思为方向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在知行结合中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党性锻炼。要促进高校大学生理论武装的创新,巩固大学生尤其是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要严肃高校大学生的党内政治生活,以组织生活制度和监督约束为导向,触及大学生的思想灵魂。要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磨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质[4]。

三、采取多样化措施,优化意识形态管理机制

1.优化官方微平台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微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