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传承星火情

2019-07-30 10:10彭垚垚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7期
关键词:成仿吾长征

彭垚垚

摘要: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长征40多年后的1977年,成仿吾首先推出了一部全面地、系统地再现了长征的整个历程和所有重大事件的著作《长征回忆录》,成为后人研究长征的必读之作之一。

关键词:成仿吾;《长征回忆录》;长征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101-02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都先后被迫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陕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1]

成仿吾老先生写《长征回忆录》是为了“歌颂党的永不泯灭的光辉”。几经周折之后本书于197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接着日文、英文版也相继出版。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了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77年10月和2006年6月出版的两个版本的《长征回忆录》。其中,1977年10月版的《长征回忆录》系32开本,196页,20厘米,定价0.66元。这本书中有毛主席在陕北的彩图和毛、朱、周胜利会师的合影;书名由郭沫若同志题字;附有长征诗一首及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而2006年6月之版本则系16开本,178页,23厘米,定价30.00元。本书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照片,以及毛泽东手迹长征诗,书中还有大量选自黄镇同志《长征画集》的插图。笔者所读的便是后一版本。

一、《长征回忆录》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二十个部分,从第一部分的“再见吧!瑞金”到第十八部分的“‘欢迎!‘欢迎!‘欢迎!——红军三大主力军大会师”是本书的主体部分;第十九、二十部分分别阐述了分裂主义者对革命的危害和历史的结论;书的后面有作者附记,并附有“成仿吾同志生平”和“长征情怀——成仿吾《长征回忆录》再版随想”。全书的第一部分道明了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之后的十七个部分记述了在长达二万五千里的漫长征途上,英勇无畏的红军血战湘江,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攻克天险腊子口,在无数次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严酷战斗中,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同数倍于自己的敌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冲出了层层包围,粉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企图,用鲜血和生命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他们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吃草根,嚼皮带,咽树皮,忍受了饥寒伤病的百般折磨,饱尝了人间难以想象的苦难,创造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终于在1936年10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静宁地区的胜利会师,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结束了长征。

本书在附一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成仿吾先生的生平,并对其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成仿吾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永远进击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艰苦开拓和创造的一生,是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鞠躬尽瘁的一生。在附二中,作者李逵六、成其谦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成老先生写这本书所历经的坎坷以及他维护真理的决心,并且摘录了几段聂荣臻、罗瑞卿、黄火青、何长工等老同志对《长征回忆录》提出的书面意见以及作者陪成老先生访问这些老同志的谈话记录。书的最后环节选了郭沫若1936年写给成老先生的一首诗《怀C.F.》。

二、对本书的评述

1.选题。本书书名为《长征回忆录》,是一部革命回忆录,本书的作者成仿吾先生是无产阶级的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他的一生经历多次严峻的考验,其中也包括他带病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传奇般的经历。他是红军铁流中的唯一的教授,又是仅有的两个著名作家之一。[2]1934年10月16日,成老先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为了照顾他久病虚弱的身体,组织上把他编入了休养连。一路上随着部队,他亲身经历了翻越老山界,目睹了攻破娄山关,亲身领略了毛主席指挥运动战的奇妙,也见识了红军战士勇夺泸定桥的英勇。他就是长征的亲历者,就是長征的见证人。因此,该书名为《长征回忆录》名副其实。

2.资料。《长征回忆录》,是作者对在长征中所经历过的事件的回忆,本身就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成老先生在酝酿写这本书的前两年多的时间里都只能先“打腹稿”,并且在1972年的春末和凉秋季节由夫人张琳陪同,先后到南昌、瑞金、赣州、会昌、井冈山和西安、延安等地参观访问。每到一地,他都热情地去瞻仰革命旧址,以激励自己并促进构思,力求尽快完成这部著作的腹稿。在本书中,有大量的长征旧址照片。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成老先生也引用了一些《毛泽东选集》中的内容。另外,在写到某一次战役或者征服某一处险境时书中引用了许多毛主席的诗词,并且对这些诗词有很深入的分析。他对毛泽东长征诗词的理解,是一位无产阶级文学家的理解,同时又超越了一个文学家的意义,因为这些诗词直接包含着他的实践和思想,以及生命的体验,他是从毛泽东长征诗词的意境里走过来的一位文学家,参加这次伟大的长征,也是他由一个文学家走向一个成熟的革命家的一次长征。

3.语言文字。笔者所读过的有关革命史料的书籍,大都平铺直述,理论性和史料价值很高但却稍显枯燥无味,让人久嚼难咽,不好消化。但是这本《长征回忆录》却克服了这一不足。

首先,它行文如流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的脉络叙述,让读者总能抓住中心,感觉是在重走长征路。

其次,文字富有激情,读起来振奋人心。比如在写“四渡赤水”这一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整个四渡赤水河的战役是一场非常巧妙的运动战。毛主席指挥红军大踏步地前进,大范围地迂回,忽南忽北,声东击西,以各种佯攻调动敌人,争取自己主动,逼敌陷于被动,弄得敌人捉摸不住我军的动向,疲于奔命。当敌人以为我们决心北上的时候,我们却突然南下,当敌人以为我们准备东还的时候,我们却转头向西,扬长而去。敌人的围追挡堵,尽是枉费心机。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一个光辉范例,真是用兵如神,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让蒋介石吹嘘他困守贵阳的‘妙算奇功吧!红军远走高飞了,燕雀哪知鸿鹄志呢?”

再次,语言诙谐幽默。比如在写“突破四道封锁线”这一部分时写道:“这次缴获两挺轻机枪,五千多发子弹,还有一些军用品。又得多谢‘运输队长蒋介石了。”在写“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部分时写道:“每个庙都挤进了几百人,除了菩萨照旧稳坐他们的宝座之外,其余空间,全由一些北上抗日的英雄们临时变成‘菩萨模样,东倒西歪地填塞着。”如此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对长征战士在行程中的艰难困苦感同身受。

最后,书中有许多对景色环境的描写,既细致又生动。如在写“跨过五岭最高峰”这一部分时有这样一段:“已经是满天星斗。这山中小道实在寸步难行,就点起火把来。从山脚往上眺望,只见火光形成许多‘之字,一直和天上的星光连接起来,好像我们前面的队伍已经登上天了。而往下看呢,火把的巨龙竟在你脚底下游动,真是陡啊!”这是描写红军翻越老山界时的情景,曾经被节选编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

三、总结

在亲历长征40年之后,成老先生完成了这部回忆录,正如余飘、李洪程所评价的那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纪实文学的扛鼎之作,也是广大读者十分喜爱的红色经典。《长征回忆录》的创作,不仅展现了成仿吾的高度思想水平,而且展现了他作为创造社领导人的卓越文学才华。[2]

有关长征的回忆录、日記和纪实作品不下几百种,但是成老的这部作品却值得特别推荐。无论是从书中所记史实的可信度还是内容的文学性方面,它都是一部值得品味的作品。因此笔者认为,成老的这部《长征回忆录》是后人研究长征的必读书籍之一。

在当代,很多青年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那段艰苦的岁月知之甚少。他们被称为“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甚至有很多还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却要走所谓的“颓废路线”。这部《长征回忆录》再现了长征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再现了长征以它的艰难和残酷,以万千红军将士在艰难和残酷中的顽强远征,展示着这个党、这支军队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生命力——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因此,品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鼓舞我们新一代,继往开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革命成果,促进青年努力奋斗,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体来说,该书是一部具有很强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书籍,值得我们详细品鉴。

参考文献:

[1]史连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略[A]//王维礼.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707.

[2]余飘,李洪程.为了歌颂党的永不泯灭的光辉——记成仿吾怎样写作《长征回忆录》[J].中华魂,2006,(11).

猜你喜欢
成仿吾长征
成仿吾:我还是搞教育
成仿吾:我还是搞教育
“献在海格特马克思 墓地上的一束白花”
——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
有教授头衔的长征老战士成仿吾
文坛刮起“黑旋风”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路上与您同行
一路长征一路歌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