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换新颜美丽乡村
——宝塔区甘谷驿镇侧记

2019-07-31 11:17摄影报道亢建伟资料
陕西画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罗家沟村人居

摄影报道/亢建伟 资料

民俗表演

延安城区以东35公里处,延河之滨,青山环抱,有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宝塔区甘谷驿镇。

自2017年3月宝塔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启动以来,甘谷驿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打造“红薯小镇、生态小镇、旅游小镇”,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正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脏乱差要根除 “四改一提”是抓手

山地果园示范园区

改善后的村镇面貌

甘谷驿镇大力实施“改破旧房屋、改居民旱厕、改污水收集、改乡村陋习、提升基础建设”的“四改一提”工程,就是从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地方着手,让乡村人居环境“面子”“里子”都干净!

“我们改善人居环境,不能只是外表漂亮,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才是根本。”甘谷驿镇镇长孙霞说。据了解,“四改一提”工程实施以来,甘谷驿镇以罗家湾村为试点,推进“农村改厕”民生工程,全面铺设无水马桶,引进专业污水处理公司,率先建成污水处理站,达到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同时,全镇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方式,分四类收集垃圾,镇环卫所分时间段日产日清,做到“收得齐,集得起,运得走,处理得掉”,从根本上杜绝了农村臭味满天飞、污水到处流的现象。截至目前,全镇4320户村民实现水冲式厕所1792户,安装无水马桶55户,双翁漏斗式卫生厕所1880户。建成750方污水处理厂一座,30方污水处理站两个,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达到日产日清。

“网红”老人和他的稻草作品

老百姓安居乐业 产业融合是基础

大棚蔬菜增加农民收入

村民幸福生活

集农业观光、特色美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现在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代家沟村村民李刚外出打工手臂受伤,失去收入来源,一度成为村上2015年的贫困户。伤养好后,李刚一家从山里搬到山外,住上漂亮的新房,并且以不到成本五分之一的价格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蔬菜大棚。“我现在有7个大棚,西红柿年产量大概3万斤,收入相当可观。”李刚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帮助下,妻子也在代家沟村游客接待中心上了班,一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18年,代家沟村开办了集农业观光、民宿体验、科普实验、培训教育、户外拓展、特色美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实现了代家沟村的第三次转型升级。甘谷驿镇党委书记吴小兵说:“不仅让群众成为环境改善的受益者,还要让他们成为改善环境的支持者和行动者!让美的环境成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助推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让环境服务产业,让产业带动环境,才能使村民真正安居乐业,实现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目前,甘谷驿镇16个行政村,村村有红薯,并且建成史家沟等4个集中连片红薯种植园区;建成代家沟、东镇、罗家湾3个棚栽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了罗家湾、李家河、何村为一体的山地果园示范园区。同时,16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清洁乡村标准,其中,8个村已达到美丽宜居示范村。

顾屯流域种植地膜玉米

民宿体验带给游客的喜悦

优美环境吸引八方游客

留住乡愁 留住美丽乡村的守望

甘谷驿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手编工艺在镇上流传已久。在罗家湾村,有位“网红”老人——罗长明,他是古镇手编稻草第一人,现在一组稻草人售价500元左右,一年下来,仅稻草人一项就为他增加收入2万余元。不但如此,罗长明还带动当地18户贫困户加入到手编队伍中来,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在罗长明的作品里,有一群稻草人在眺望远方,当问其原因时,罗长明说出了自己心里话:“这个作品表现的是展望未来的意思。现在全镇人居环境都改善了,窑里窑外也都干干净净,村上也漂漂亮亮的,看到镇上好多人都搞起了农家乐,在家里就能挣钱,希望大家都能了解甘谷驿,多到甘谷驿来玩!”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乡村面貌,更要改变和提升农民基本素质和精神风貌,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鼓足发展产业的信心。甘谷驿镇将在“3个小镇”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乡村振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薯种植园区

猜你喜欢
罗家沟村人居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最美城市“绿化带”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罗家悦:用心唱歌的傲雪红梅
临县罗家山村:疫情防控与生产建设两手抓助力脱贫攻坚 推进乡村振兴
小蜗牛
别了,半沟子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中国人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