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决策问题研究*

2019-07-31 10:01徐皓炜周晨林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逆向电子产品

□ 徐皓炜,周晨林,陈 刘,潘 林

(湖北经济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1 引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对电子产业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高度。另一方面,在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电子产品的销量迅猛增长,随之而产生的电子产品废弃物数量也越来越庞大,2018年废弃的电子产品数量已达到2.3亿台,重量约为520万吨,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要求迫切。

电子产品销量与回收需求的迅猛增长,给电子产品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布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电子产品兼具正向物流和逆向回收双重属性与要求,使得其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具有新的特点。为此,本文从绿色供应链的视角,从“正向物流+逆向回收”的全链条出发,探讨电子产品物流园区的选址决策问题。

2 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田雪等人认为物流园区的选址要考虑社会自然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多个方面,并利用FAHP建立了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模型,得出各层因素权重,进而分析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1]。学者陈世东,贺禹从物流园区的服务性质和和空间位置的重要性分析,综合考虑物流发展的利弊两方面,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了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2]。在逆向回收物流方面,学者周根贵,曹振宇以逆向物流的高品质特点为基础,通过对比遗传算法和部分枚举法说明了这类方法在解决逆向物流问题的可行性[3]。学者姚卫新提出了三种回收模型:第三方回收、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并对转让价格、回收率、零售价和利润等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合理的逆向回收模式[4]。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环境等社会因素对物流园区选址的影响,赵旭升提出从有效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大气污染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出发进行物流园区选址问题的决策[5]。严南南以总成本最小和碳排放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分析了关于报废汽车的物流网络回收问题[6]。

现有的学者在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和影响因素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学者关注到了环境与社会效益等因素对选址决策的重要性,但其视角多是物流园区建设自身内在所要求的资源节约,很少有学者从供应链全局视角,考虑物流园区的选址对供应链各企业整体效益的优化,尤其是园区选址所推动的逆向物流的发展而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利好,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3 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问题描述与建模

3.1 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问题的重要性

从绿色供应链的角度,电子产品物流园区的选址是推动绿色经济的一大动力,一个对供应链各节点能起到连接作用的电子产品物流园区的选址可以补齐电子产品产业逆向供应链发展的短板,提高企业对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处理效率和整条供应链上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从物流的角度,物流园区是提供加工、存储、配送等服务的重要物流节点,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选址问题是首要问题,物流园区的位置则决定了物流系统发挥作用的大小。物流园区位置选择恰当,有利于降低上下游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输效率,增强该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以推动物流的社会化。

3.2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问题描述

图1 供应链视角下电子产品园区选址因素分析图

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问题应以绿色供应链这一视角,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两大维度,立足于实现物流园区选址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大目标,考虑电子产品供应商集中程度、零售商服务能力、消费者电子产品需求、消费者回收意愿、回收商服务能力与再制造商回收利用率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使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电子产品物流园区的选址决策达到最优。

如上图1,在传统物流园区选址决策下,选址决策主要考虑正向物流相关因素的影响和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忽视了逆向物流等因素,使得正向物流中的选址将受到供应链上游因素影响,在实际选址实践中更靠近电子产品供应商和经销服务商的需要。在供应链视角下,综合考虑供应链全链和逆向物流因素,其选址则会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选址目标点则会靠近消费者和逆向回收处理商。

3.3 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问题建模

3.3.1 方法介绍

因上述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广,层次多,主体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选址决策者应当综合考虑不同性质的因素,使得物流园区选址的综合目的得以实现,基于此,我们拟采用层次分析法为物流园区选址问题的解决提供初步思路和方案。

层次分析法是由Thomas 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逐渐完善的一种根据数学和运筹学来组织和分析复杂决策的结构化技术[7]。其主要应用在不确定情况下及具有多个评估准则的决策问题上。通过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层级分解,将复杂的问题系统化,并透过量化的运算,综合评估各类因素以寻找最优决策方案。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参考相关文献[7-9],立足于本物流园区选址的具体要求,该选址决策递阶结构图如图2:

图2 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因素递阶结构图

3.3.2 供应链视角下影响因素分析

①供应商集中程度。

电子产品供应商集中程度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电子产品制造商的聚集程度和各类制造商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在传统的选址模式中以运输线路最优化,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决策目标下,供应商集中程度是极其重要的一类选址因素,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对运输成本的影响,对运输效率的影响两大方面。其集中程度越高,物流园区越靠近供应地,物流成本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供应-分销”这一段供应链中运输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当电子产品供应商集中程度低时,应首先合理区分优先级供应商,以高产多销的供应商为供应链选址决策的关键点,以达到选址的最优决策。

②零售商供应链协同能力。

零售商供应链服务能力是指在供应链的中端,零售商作为连接供货商和消费者的服务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和让渡商品的能力,其对于园区选址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如零售商具有较强的协同服务能力,物流园区在供应链中则更靠近上游的需求,因为下游的服务要求可以被零售商较好的满足。零售商的协同服务能力则受当地物流服务水平、零售商自身营销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作为一项相对定性的因素影响电子产品物流园区的选址。

③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主要是指对新款产品的需求。当地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大,电子产品正向物流的需求也就更高。与此同时,废弃电子产品的产生速度也越快,这使得物流的配送末端更加复杂。因此,物流园区更加靠近消费末端,有利于从整体上缓解物流系统的压力,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④消费者回收意愿。

经调研,消费者的回收意愿此种相对主观的影响因素,受当地回收便利程度、出售废弃电子产品的获利以及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顾虑等的影响。首先,回收便利程度越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回收意愿也就越高。其次,在传统的回收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所能获得的利润相对较少,这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回收意愿。最后,电子产品,尤其是个人计算机、手机等智能设备储存了大量的用户个人隐私数据,出于信息安全的顾虑,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回收此类电子产品。回收意愿是以上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对选址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如若回收意愿程度高,在供应链思路下选址理应靠近消费者,则能更充分发挥其作用。

⑤回收商回收处理能力。

回收商的回收处理能力包括回收商的回收能力和对已回收的废弃电子产品的初步处理能力两部分。回收能力主要受回收渠道和回收策略的影响。拓展有效便利的回收渠道有利于开拓废弃电子产品市场从而提高回收数量。回收策略包含定价策略、以旧换新等方式,通过返回消费者一部分利润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的回收意愿,进一步提高回收率。处理能力则是对已回收的废弃电子产品根据损坏程度进行初步筛选、分类的能力,较好的处理能力也便于下游再制造商对废弃物进行利用。回收商作为逆向物流中连接消费者和再制造商的中间角色,发挥重大的作用,因此在选址问题上,回收商的回收处理能力也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⑥再制造商的回收利用率。

再制造商的回收利用率是指对回收的废弃电子产品价值的再开发利用程度。这也是提高整个逆向物流环节经济效益的关键部分,回收利用率越高,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大,从而吸引更多对废弃电子产品的逆向回收。如若将物流园区选址在此处,通过改善当地的物流条件,依靠其集群作用吸引更多再制造商逆向回收,从而发挥更大的价值。

⑦传统选址决策因素。

在传统园区选址的决策中,选址主要考虑以地价、交通便利程度为指标的经济因素,辅之以相关政策扶持优惠程度等政治因素与以碳排放量为度量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已被相关学者充分探讨,本文不再赘述。

4 应用

假设将在某一地区新建一个电子产品物流园区,有P1、P2、P3、P4四个备选方案。在层次分析法中,首先利用比例标度表确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比率,得出成对比较矩阵;然后确定各个备选方案在各影响因素上的得分,得到评估结果矩阵。通过运算,确定最优方案。

4.1 成对比较矩阵

依照比例标度表,下表1。

表1 比例标度表

根据“比例标度表”,并经由专家评价得出判断矩阵:

4.2 检验一致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主观判断的多样性,难以将同一准则下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判断的十分准确,判断矩阵不一定满足一致性条件,所以有必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使之达到满意的一致性标准。一致性检验的方法如下:

Ⅰ.计算各要素权重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

Ⅲ.一致性检验结果

当CR越小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接受结果。上述数据中CR=0.0160<0.1,通过一致性检验。

4.3 评估结果矩阵

Ⅰ.假设在一地区内,有P1,P2,P3,P44个选址地点,对其定性因素打分,定量因素综合取值得到4个目标层及6个要素评价指标如下:

表3 目标层评价指标表

Ⅱ.根据上述目标层相关信息得到评估结果矩阵

4.4 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是一种将有量纲的表达式,经过变换,化为无量纲的表达式的简化计算的方式在上表中,各要素的量纲并不一致,且存在正影响和负影响两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有必要进行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Ⅰ.区分效益型和成本型数据

效益型数据是指属性值越大越好的数据,成本型数据是指属性值越小越好的数据。

Ⅱ.不同属性数据的归一化方法

效益型:

成本型:

Ⅲ.归一化结果

4.5 算例结果

5 结语

根据对电子产品特性的认识,提出应当立足于供应链的视角,将物流园区的社会效益考虑到园区选址的全局性决策当中,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选址模型以实现园区的双重效益,以期指导电子产品物流园区选址的实践。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逆向电子产品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与管理
逆向而行
如何与“电子产品”保持安全距离?
逆向思维天地宽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基于项目的电子产品制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于改进物流量分摊模型的物流园区竞争关系研究
浅谈可靠性测试方法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江西省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