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2017 年1~6 月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2019-07-31 01:39郭金娟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使用率不合理处方

郭金娟,李 彤,徐 兵,李 智

处方是指由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用药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及权益,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可反映医师的业务素质和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也是反映医院质量管理高低的标准。规范处方质量的有效方式是进行处方点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行实时监测及不正常预警,指出不合理用药之处,记录并报告不合理处方[1]。处方点评是医疗机构进行自我评价、干预监督、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且最终评价结果可以应用到医院的行政管理制度中,进一步监督评价医师的工作能力,提高医师的职业技能,以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保障患者的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处方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7 年1~6 月的电子处方,每月300 张,共1 800 张,其中剔除中医科门诊处方、便民门诊处方和体检中心处方。处方样本基本包括了各个科室,具有代表性。

1.2 方法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首先抽取处方的基本指标,包括:药品品种数、抗菌药物处方数、开具注射剂药物的处方数、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处方金额、药品通用名使用情况等,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整理分析。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和药品说明书等为审核依据[3],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点评。点评方法: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合理的为合理处方,否则为不合理处方。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0 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 处方点评基本指标 统计出2017 年1~6 月的处方中的药品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金额等相关指标,具体结果见表1。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和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见图1。

表1 2017 年某医院1~6 月门诊处方基本指标

图1 某医院2017 年1~6 月门诊处方基本指标趋势图

2.2 合理率比较 2017 年1~6 月门诊处方的总合理率为91.5%,每月的合理率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3月份的合理率最高,为93.3%。1月份合理率相对较低,为87.7%。

表2 某医院2017 年1~6 月门诊处方合理率

2.3 不合理处方类型分布 2017 年1~6 月门诊处方中的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为三类,分别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具体分布见图2。

图2 某医院2017 年1~6 月不合理处方分类

2.3.1 不规范处方

2.3.1.1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该院2017 年1~6 月处方中临床诊断未写或书写不全的处方共62张,占不规范处方总数的62.6%,占比较大。主要问题是处方诊断用数字代替,或空白缺项,或直接用疾病拼音的首字母缩写代替,这都属于不规范处方。诊断不全会影响药师对处方的审核,不利于对处方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判断。

2.3.1.2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 该院2017年1~6 月单张门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处方共7 张,占不规范处方总数的7.1%。此类处方多出现在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中。例如,心血管内科门诊,诊断为冠心病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此处方有拜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曲美他嗪片(泽维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缬沙坦胶囊、依折麦布片等共7 种药品。这几种药品多用于抗血小板、降脂固斑、抗高血压等治疗。但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研究表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增加[4]。

2.3.1.3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7 d 用量 该院2017 年1~6 月门诊处方无特殊情况超7 d 用量的处方共30 张,占不规范处方总数的30.3%。通常情况下,若不属于慢性病范畴,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门诊处方开具的药品用量通常不得超过7 d。若是超过7 d 用量,则需在处方上说明原由。如泌尿外科门诊,一位20 岁的男性患者,临床诊断为包皮过长,开具的药品中有宁泌泰胶囊,处方显示的数量为4 盒,按医生给的用法用量,明显超过7 d 量。由于包皮过长并不属于慢性病范畴,因此该处方不合理。

2.3.2 不适宜处方

2.3.2.1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 该院2017 年1~6月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共37 张,占不适宜处方总数的82.2%。此类不合理处方多为头孢类抗生素用药频次不当。如儿内科门诊,一位8 岁患者,诊断为支气管炎,处方中含有头孢唑肟钠粉针,给药频次为1 次/d。由于头孢唑肟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应给药2~4 次/d,1 次/d 不能达到有效浓度[5]。

2.3.2.2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处方 该院2017 年1~6 月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处方共8张,占不适宜处方总数的17.8%。例如,外科门诊中,一位68 岁的患者,诊断为膀胱恶性肿瘤,开具的处方中含有吡柔比星粉针,给药途径为“外用”。吡柔比星粉针说明书的使用方法为注射使用(包括静脉注射、膀胱注射等),可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因此外用为给药途径不适宜。

2.3.3 超常处方 该院2017 年1~6 月超常处方共9 张,占不合理处方的5.9 %,均为无适应症用药。如老年病门诊,一位87 岁的高龄患者,诊断为高血压,开具的药品为双氯芬酸钠贴片,该药适应症为镇痛和治疗关节炎,对高血压无治疗作用[6]。这种情况可能为患者要求医生附带开药,但往往存在较大隐患。医生应该在诊断中写全诊断或另附说明。

3 讨 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应用标准,要求: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6~2.8 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0%~26.8%、注射剂使用率为13.4%~24.1%[7]。由表1 得出,平均处方金额为158.68元,1~6 月有下降的趋势,但短时间内并不明显。平均用药品种为1.98 种,其中4 月份的最多,为2.07种。注射剂处方平均占比13.5%,每月浮动不大,均符合标准。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平均为71.4%,基本符合规定,这与医院采取电子处方有关。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平均为21.1%,与国内已有调查数据(97.4%)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证明该院医务工作者没有把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作为首选。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平均为21.8%,有一定的上升趋势,6 月份的最高,为24.6%,但每月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符合标准。研究表明,过多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8]。由于细菌耐药[9],使用高级别的抗菌药物也不能有效抑制细菌活性,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

该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不合理处方突出的问题排名前三的是临床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和无特殊情况处方超7 d 量。针对临床诊断不全和无特殊情况处方超7 d 量的,只需医生开处方时多留意,可以避免发生。针对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规定。超说明书用药的应具有相应的依据[10]。现有的目录是广东省药学会《超说明书用药目录》(2018 年版)。

徐文华等[11]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其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很大比例,与本研究相符。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的,主要是头孢类和青霉素类。分析原因,是由于门诊患者的流动性较强,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建议医师可适当的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或给予半衰期较长、可1 次/d 使用的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12]。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及不合理使用现象,江苏省卫计委下发通知,自2017-07-01 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禁抗令”的实施,有助于减少静脉输注抗生素,降低抗生素使用率,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据统计,门诊输液里抗生素基本占50%,很多都没必要使用抗生素,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取消门诊输液,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也避免了耐药菌的大量繁殖。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促进处方规范化和医师合理用药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为了提高处方的合理性,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对医师进行合理用药培训,加强业务学习;(2)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加大惩罚力度,对相同错误重复犯的医师应该重罚;(3)临床药师应发挥专业特长,及时与医师进行联系和沟通,提出专业化的用药指导与建议。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充实专业知识,加强对不合理处方的把控。针对漏点或误点的发生,建议参照医师的三级诊疗制度,引入三级药师负责制度[14-16],让高年资有经验的临床药师对最终点评结果进行审查。通过门诊处方点评,了解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能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和药物治疗效果[17-21]。达到减少医患矛盾的目的,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经济的服务,建立社会、医疗卫生系统良好的口碑。

猜你喜欢
使用率不合理处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人间处方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差评不合理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