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能否带来“港青北上”浪潮

2019-07-31 06:16黄博宁陈青青
环球时报 2019-07-31
关键词:大湾粤港澳环球时报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黄博宁 本报赴香港特派记者 陈青青

在反对派的煽动下,一部分香港年轻人连续数周参加示威活动。外界有不少评论认为,他们是将自身面临的问题都归咎于特区政府身上。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香港发展速度逐渐放缓。一些青年陷入工资水平上不去、个人成长空间狭小、无法承担高房价等生活困境。与其做不理性的所谓“抗争”,或许他们应该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在这些年轻人的身边,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正在成形。“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如同40年前刚迎来改革开放的内地沿海城市,将给香港年轻人提供更大的发展舞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主席李培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说。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正尝试拥抱大湾区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他们为何在这里追梦

2012年,尚在香港理工大学读博的林恒一申请创业基金,在香港数码港孵化器创业,研发大楼智能系统。2016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以下简称前海梦工厂)进入林恒一及其搭档的视野。他们认为,尽管在香港,地域、文化、业务管理等方面相对容易,但要研发智能硬件和开发云端平台,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和配套服务。相比较而言,在深圳运营的成本更低,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前海梦工厂于2014年正式开园,是面向深圳、香港乃至亚洲和全球青年的创业基地。最多可容纳200家企业进驻,并规定至少有60家是港资企业。

林恒一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深圳的孵化器比香港成熟。“在香港创业,大部分人都从科技园和数码港提供的孵化器起步。但是这两家机构的运营与管理人员都有政府背景,在初创公司真正需要的资金和对接资源方面提供的帮助比较有局限性。而在前海梦工厂,孵化器交给具备不同创投资源和经验的公司、机构来运行,他们在把握创业者痛点、提供扶持方面做得很到位。”

在前海设立办公室后,林恒一的公司在香港找客户、做项目,在深圳进行研发与制作,几年下来,积累了太古地产、恒基地产等一批在香港颇有名望的客户。他们打算于今年下半年在珠海高新区成立另一家公司,招募内地的销售和服务团队,打入内地市场。

林恒一给记者列举了几个选择珠海的原因。首先,港澳团队在珠海创业得到当地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根据珠海高新区去年底出台的新政策,经批准的创业项目租赁200平方米以内的办公场所只需支付1元租金。其次,交通方便,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一小时生活圈”得以实现。第三,珠海紧邻中山,后者是可以率先开拓的市场。最后,珠海的生活和企业运营成本比深圳更低。

同样在香港土生土长的麦骞誉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毕业生,2017年,他与校友创办了路邦动力公司,主营动感仿生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麦骞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现在的工作状态是香港待一两天、大湾区待三四天来回跑。现在,麦骞誉公司位于香港的总部处理算法、软件及硬件设计,而硬件组装、技术测试、机件结构已转移至大湾区。

谈起在大湾区发展的优势,麦骞誉说:“大湾区给前来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住房补贴、减免租金、创新基金等优惠政策。另外,我们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广东江门的高校也进行产学研合作。”他认为,近年来,这片区域在互联互通方面不断进步,尤其是高铁开通以后,香港与内地各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大幅缩减,其中二线城市受益更加明显。

说起与内地政府机关打交道,麦骞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各种手续类的工作仍然比较繁琐,但近年来,政策透明度有明显提升。他希望,未来大湾区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统一的政策和联网信息,省去每到一座新城市就要“重来一遍”的烦恼。

香港青年与大湾区职业技能需求不对口?

身为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自上任伊始就一直致力于帮助有志香港青年创业。不过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更希望说服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来大湾区工作与生活。毕竟,创业是少数勇敢者的游戏。

以金融、法律等领域见长的香港青年,是否能满足大湾区制造业、科技、信息产业的职业技能需求?面对记者的提问,洪为民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都有工科类的专业。也有大批职业和大专院校培养网络管理、计算机等应用型毕业生。认为香港青年只擅长传统专业实际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不过,由于香港制造业外移,这些专业出身的人在港未必有合适的对口就业机会。若能把握大湾区的机会,或许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洪为民表示,大湾区的人才缺口是立体的,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初级员工。香港高校的基础研究能力、国际化程度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即便是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弱项也主要在英语能力上,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方面都比较有保障。“大湾区基本能容纳所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香港青年。”

今年37岁的吴学明也是一名经常往返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科技创业者,同时还担任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最近受到外界关注的香港示威青年不能代表沉默的大多数,但如何加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最近,吴学明正在紧张筹备8月底香港青年赴大湾区考察团。他告诉记者,这个考察团预计将有大约5000人参加,规模是同类考察团中最大的。

一位香港学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仅凭香港自身无法突破既有经济结构的局限性,需要得到大湾区的激发与带动。与此同时,要让更多香港年轻人将目光投向内地,需要他们突破本地媒体叙事,以更客观和开阔的视角看待祖国。吸引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工作与生活也面临一些障碍。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从出生、求学到工作都在香港,没有内地同龄人“南征北战”的经历。他们离开“舒适圈”需要不小的决心和勇气。此外,两地行业工资仍有差距、一些具体政策还有待落实等也是问题所在。

相当一部分香港人对于大湾区的认知仍然比较陌生。洪为民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原因时表示,问题或许出在“相关性”上。内地和香港相关政府与机构的宣传侧重于宏观层面,说得比较笼统,不少香港人不知道大湾区和自己有什么关联、来到这里能做些什么、大湾区有什么地方优于香港。“香港人一般比较务实和谨慎,如果无法消除顾虑,就会止步不前。”洪为民说。

“大湾区人”概念真正形成或需要两代人的时间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同一年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今年发布,这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逐步成形。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推动建设大湾区主要有两个“初心”:希望将港澳与广东省的合作推向更高水平,建设能与旧金山湾区相媲美的国际金融、高端制造以及创新科技中心;希望将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两地提供更广大的经济腹地,也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解决香港的某些深层次矛盾,提供新经济增长点。

方舟说,经过几年建设,大湾区已经初具规模。第一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续完成,基本框架及规划在逐步制定并落实。“港人港税”、青年创业基金等具体政策以及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中山翠亨等新区都在推进中。这些都为两地实现人才、资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他表示:“大湾区现在看也许是比较超前的概念,但一定是正确且必然的未来发展方向。”

洪为民认为,“大湾区人”概念真正形成或许需要两代人的时间。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最开始都只有5%到8%的人先行先试。现在,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已经或正打算北上,接下来可能就有20%的人跟上。当规模效应形成之时,大多数人就会接受这一概念。

前述匿名香港学者对记者说,从改革开放算起,现在应该算是正迎来“港人北上”第三波浪潮。改革开放之初有大批香港商人北上投资;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许多外资在内地设立企业,它们聘请了很多香港职业经理人。那时候,两地的物质条件差距、港人对内地的忧虑都远超现在。而现在,两地互动进入全民化时代,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远高于之前。“机遇会说话。只要国家政策稳定,待前人蹚道成功,港人在内地的社区和社团形成规模和示范效应并释放影响力,注重学缘、乡缘、亲缘、社缘的香港年轻人自然会前来。”▲

猜你喜欢
大湾粤港澳环球时报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