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危险因素辨识方法

2019-08-01 01:53李燕晶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轨道交通危险

□ 李燕晶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嘉兴 314051)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底,大陆地区有3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85条,运营线路总里程达5761.4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在指导和支持城市发展、满足人们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运营里程和客流量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研究热点。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风险因素的辨识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辨识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实用,将直接影响安全管理的实施效率。本文对危险因素辨识方法的研究将从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着手,进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危险因素辨识指标体系,最后提出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和评判标准。

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问题研究集中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安全风险评价及预警网络模型等方面。曹松(2011)基于安全信息的铁路安全事故动态集成数据,提出交通安全综合预警网络集成预警模型,建立铁路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彭宇拓等(2012)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武中婧(2010)从人、机、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能够收集、传递、处理、评估、预警和支持铁路专项安全管理信息的预警系统。

2 危险因素分类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系统的复杂及其开放特性确定了引发运输安全事故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运输安全事故涉及到与运输相关的各个部门。由于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加上人员、设备的缺陷以及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运输安全的危险因素主要从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阐述。

2.1 人员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人员高度密集,其运输安全活动依赖于高效可靠的行为。人是管理的发起者,设备操作的执行者,也是环境的参与协调者,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着关键作用。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工作人员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特性不同,存在不同的内在弱点,在其他因素的诱发或联合作用下,可能发生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此外,不同运营人员在管理经验、技能水平、工作态度方面存在差异,人的管理指挥、运行和监测能力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来源。

2.2 设备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具有数量多、完整性强、延伸范围广、配置分散、连续运转等特点,与此同时,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处于高科技应用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设备快速更新的阶段,某些新设备缺乏相应的使用、管理、维修,都是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风险因素。根据设备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可分为运营设备、维护设备和监控设备,运营设备主要是与运输过程相关包括机车、车辆、轨道在内的设备;维修设备是对运营设备日常维护、操作设备日常保养;监控设备指的是包括监控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在内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2.3 环境因素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环境包括两个部分:内部小环境和外部大环境。内部小环境通常是指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可能是运输事故或隐患的触发因素。外部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其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各种灾害,包括雷击、暴风雪、沙尘暴、地震灾害等时刻威胁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此外,社会环境也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

2.4 管理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管理”为中心、“人员”为核心,“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在这四个要素中,虽然人员、设备、环境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但管理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人员、设备和环境受管理因素的制约,管理能够协调人员-人员、设备-设备、环境-环境、人员-设备、设备-环境、人员-设备-环境和其他关系。因此,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的权责分工和标准的作业程序都是影响运输安全运营的关键因素。

3 危险因素辨识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因素辨识方法同样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通过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及发生事故数确定轨道交通运输过程的发生率,根据发生事故数确定危险因素发生权重。

3.1 危险因素权重计算

按危险因素分类方法进一步确定权重,其中,由人员因素导致出现危险的原因有乘客扒门、站内出现大客流、携带危险品、触碰紧急制动按钮、抢上抢下,对应的后果分别为出现人员伤亡、拥挤踩踏、人员伤亡、车辆冲突、乘客相撞,所占权重依次为2.5、1、0.8、0.8、2。

由设备因素导致出现危险的原因有轨道损毁;信号、监控故障;制动失灵;动力故障;所占权重依次为1;0.6;0.4;0.4。环境因素导致出现危险的原因有雷击和风暴,所占权重均为0.8。由管理因素导致出现危险的原因有未做好安全防护,擅自离岗;简化作业流程;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保障力度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所占权重依次为1;1.6;1.5;0.8;0.8。

3.2 运输风险因素指标的计算

运输风险因素指标是每个安全管理部门从小到大实时安全状态的表现,并提供相应数据监测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运行状态,还为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的综合评估和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预警措施,完善安全管理流程和对安全管理水平的控制。

因各个车站要求管理不同,每项风险因素所占权重不同,所罗列的风险因素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数据也各不相同,因此,运输风险因素指标的计算以字母符号表示,根据每个车站的事故及隐患数据计算所得进行对比,根据风险因素状态指标的大小判断事故可能发生的严重程度,及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办法,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输。

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公司管辖范围内所发生的各项隐患进行归类,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其次,按照车站或运营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确定安全状态指数;最后,根据危险因素等级指数包含发生的概率及严重性两个层面,按照概率大小和严重性等级将危险因素依次分为四个等级,从而确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状态。

4 结论

本文借鉴公路运输过程中危险因素分类方法,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按照“人—机—环—管”四方面进行分类,根据由不同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数量的不同确定各危险因素的权重,同时说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隐患的多样性,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危险因素辨识是涉及多方面、多部门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和协调配合。同时,本文对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危险因素辨识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危险因素的分类及其判定标准,根据所列的危险因素计算运输安全状态指数。从理论上讲,它为事故隐患的排查和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轨道交通危险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盾构区间监控量测实施及地表形变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思路探究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喝水也会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