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楼与“水进士”曾萼

2019-08-01 17:24林晓文
闽南风 2019年7期
关键词:咏春匾额土楼

林晓文

踏访平和土楼,黄田是绕不过去的一站。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四届蜜柚节评选出了平和县“十佳名楼”,其中“咏春楼”“龙见楼”均在黄田村,可见黄田土楼群在平和县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田是个拥有近4000常住人口的大村,村民一色曾姓。从地理位置上看,黄田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镇西南边,九峰自明正德十四年(1518)平和置县起即为县治所在地,至1949年7月县政府外迁小溪镇,长达四百余年的县治经历为这一方沃土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水流丰沛的韩江支流九峰溪如飘带般绕村而过,使得黄田村与九峰镇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据载黄田自元代即有先民开村筑基,又受九峰数百年县邑文化辐射、濡染,这里的人文也便逾发浓郁。据统计,黄田村现存有7座各式土楼及10余座家庙,形成风水布局合理、传统建筑风格特殊的旧民居群,于2015年被列为福建省首批传统古村落。

咏春楼位于黄田村中部,是黄田诸多传统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土楼建筑。从外观看,其为前方后圆的“D”字形三层土楼,呈坐西面东朝向,南北面宽约52. 2米,东西深约50.5米,大门为花岗岩条石方框套拱券门,门前铺有五级垂带踏跺,原拱券门高3.4米,宽1.97米,后有堪舆师指出缺陷,又改为高2.14米、宽1.25米的方形门,装有内外两副木门扇,外门扇略高过方形门,内门扇则与原拱券门齐高,门扇均以铁皮覆面。门楣处嵌有一巨大石雕匾额,因岁月久远,匾额已自中间裂成两半,中间为阴刻楷书“咏春楼”三个大字,右边题款“乾隆庚寅年夏月”,左边落款“谭尚忠书”;匾额两侧又分别镶有“福星”“禄星”浮雕图案;匾额下方则为两枚雕有麒麟纹饰的方形门簪;匾额上方另嵌有一八卦图案彩绘浮雕,其上字迹模糊难辨。大门正对的是宽4.35米的门厅,走过门厅,迎面是长15.1米、宽13.8米的长方形楼埕,地面由长条石铺设规整,西南隅有一水井,井沿覆以石板,仅留两汲水孔可供双人同时打水。楼内平面合共36开间,设有6个大单元门楼和2个小单元侧门,隔楼埕与门厅对望的明间系曾氏祖堂“敦敬堂”,为二进大厝式建筑,前落屋顶已塌毁,后落尚保存完好,中厅供奉曾氏先祖牌位,屋顶悬有一块“敦敬堂”匾额和一块“进士”匾额。

跨进门厅右则一大单元门楼,迎面是一个狭长小天井,穿过小天井边的门廊,眼前又是一个长方形大天井,据仍住于楼内的曾姓主人介绍,这是咏春楼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大单元,合共5个开间,底层沿天井四周分别为灶间、饭厅、会客厅,后侧配有贮藏室、谷仓等,红砖垒砌墙体,红色方砖铺设地面,显见颇为奢华。主人指着楼梯旁一个与二层楼板齐高的大谷仓说,这个大谷仓装满谷子,可供全家人吃上一整年。又带我们上楼参观,二、三层各有5间居室,地板亦铺以红色方砖,居室外临窗一侧有连廊相通,窗外又设有板棚凉台,可供晾晒衣物。临窗眺望,楼内景致一览无遗。走出大单元,又进入门厅边厢一个侧门,这是一个单开间的小单元,仅有一个小天井与前后两落相连,后落同样有一副楼梯通往二、三层,每层各一间居室。由此可见,咏春楼之房型结构有大户型、小户型之分,满足不同住户需求,与现代城市之地产房型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大单元户型设有入户小天井和内庭大天井,形成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巧妙格局,这也是众多土楼中绝无仅有的独特之处。

从门楣处的匾额题款可知,咏春楼大抵修建于清乾隆庚寅年(1770)前后,迄今已有近240年历史。有史可考的是,当年题写楼名的谭尚忠乃一位曾经官至吏部左侍郎的清代文学家、书法家,如此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如何肯屁颠颠地跑来闽南山沟沟为一座默默无闻的土楼题写楼名呢?这得从咏春楼的修建者曾萼说起。

据清代道光黄许桂版《平和县志》及《武城曾氏族谱》等史料记载,曾萼(1721~1797),平和县九峰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进士,因乳名“阿水”,人称“水进士”。曾萼为官十数载,历任恩平等五县知县,直隶连州、梅州等知府,以清正廉明为百姓所称道,每到一处即兴修水利、整饬民风,又重视教育,亲自办学执教,深受百姓爱戴。尤其在任恩平知县时期更多有政绩,留下诸多故事与传说,期间曾“捐俸卜地”主持修筑熙春塔,成为如今恩平八景之一。因心忧家中父母年迈需要照护尽孝,又不喜官场迎来送往之风,曾萼早有归隐之意,终在梅州知府任上“临梅八阅月,告归从养”,回到老家黄田村咏春楼,与父母亲人聚族而居,尽享田园之乐。

谭尚忠(1722~1797),江西南丰人,为官四十多年,始终清正廉明、不畏权势,曾因忤逆权臣和珅,于安徽巡抚任上被降授福建按察使,后累次升迁,于清嘉庆二年(1797)卒于吏部左侍郎任上。查阅《清朝进士题名录》(江庆柏编著)可知,谭尚忠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曾萼则为辛未科第一百三十九名进士,两人有同科之谊,又皆为颇有政绩之一代廉吏,也便互为交好。1770年修筑咏春楼之时,曾萼正在信宜知县任上(下半年升任广州府海防同知),适逢谭尚忠署理广东高廉道,一来两人仕途有所交集(信宜应属高廉道管辖范围),二来两人交情匪浅,听闻曾萼老家修筑土楼需要题写楼名匾额,谭尚忠欣然挥毫题下“咏春楼”三个遒劲大字,其书法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令这座偏远山村的土楼增添了几许厚重的文化气息。

今人传言曾萼为官时俸禄“日进纹银一斗”,告老还乡后始建咏春楼,并请当时的吏部尚书谭尚忠题写楼名,这与史实并不相符。曾萼告老还乡时间在清乾隆甲午年(1774),此时距咏春楼落成已过4年;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清代四品官年俸105两白银,禄米105斛,外加2400兩养廉银(从四品知府),这样的俸禄固然丰厚,但说为官清廉的曾萼“日进斗银”未免有些夸张,可以肯定的是,曾萼对于咏春楼的修建是有过巨大贡献的;另查阅钱实甫著《清代职官年表》,谭尚忠仕途止步于清嘉庆二年(1797)由吏部右侍郎转任吏部左侍郎,故传言谭尚忠为“吏部尚书”与史实不符。至于传说曾萼和谭尚忠早年曾师出同门,曾萼先于谭尚忠金榜题名,为官后对谭有相助之恩,谭尚忠仕途得意时反过来照顾曾萼,此传说亦不可信,须知两人乃同科进士,并无登科先后之说。

史载曾萼为官清廉,被后世誉为“廉政公”,每到一处均颇有令名,深受黎民百姓拥戴,其于梅州知府任上告归之时,梅州百姓曾极力挽留,以至于“梅士庶攀辕遮道,赠诗数百”(见道光黄许桂版《平和县志·人物志》)。回到黄田村后,曾萼于事孝双亲之余,又在咏春楼左侧修筑一座名为“艮园”的学馆,教授族中子弟,“孳孳勉人进德”。尔后父母相继去世,曾萼在咏春楼前“思岩居”读礼、守孝三年。因黄田离县治仅咫尺之遥,常有官绅登门造访,性情恬淡的曾萼实在不胜纷扰,遂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另辟清静之所,举家迁往 60里外的长乐乡农家村农桑寮,真正过起了避世安居、闲云野鹤的归隐生活,直至七十七岁终老。

相对于厌倦迎来送往的官场做派而言,曾萼更向往过着萧然物外的平淡生活。其致仕归家后,勤于开馆授徒、吟诗作赋,不但有《易卦阐义集》、《咏归集》等传世诗作,也留下了良好的家风传承,其如“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人生须积善,和气自致祥”“汝辈事业无穷,勉作好人,无贻家门羞”等治家箴言,几百年来勉励着无数族孙后裔,至今仍被悬挂于黄田村曾氏家训家风馆。深受县邑近在咫尺的政治文化薰陶,黄田曾氏族人勤勉好学蔚然成风,仅清代200多年时间里即走出了以曾萼、曾逊渊为代表的2位进士、21位举人。迄今在黄田村社的各个角落,仍散落着数十副旌表历朝曾氏贤才科举功名的旗杆石,与黄田村遗存众多、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建筑互为呼应,成为黄田村自古以来文风鼎盛的真实写照。

与众多闽西南土楼一般,咏春楼在岁月侵蚀下已如风烛残年,部分单元因无人居住已坍塌破败,观之令人扼腕。走出咏春楼,在黄田村的巷陌间穿行,脚下踩踏的是经历了亘古岁月的卵石路面,身边交替入目的是比肩而立的土楼、旧宅院,时不时又有一幢幢现代楼房扑入眼帘,新旧建筑杂然交错,仿佛有了纷繁错杂的时空穿越之感。乡村经济发展后,村民纷纷对赖以安家的居所进行了自发性的改造扩建,导致许多传统建筑被现代楼房所替代,乡村概貌也便失去了传承千百年的传统韵味,难以寻回旧时光的记忆了。何其幸运,就在我踏访咏春楼之际,福建省人民政府刚刚公布了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由咏春楼、联辉楼、聚顺堂、龙见楼、衍庆楼等5座土楼组成的黄田土楼群赫然在列,这为保护性开发咏春楼、龙见楼等黃田土楼群、使其免遭毁灭性破坏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咏春楼以及众多的黄田土楼将迎来重新修缮的曙光,令黄田这个三面环水的古老村落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与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咏春匾额土楼
咏春
“美味”的土楼
天安门匾额“消失”之谜
“红美人”的故事
弘扬传承匾额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看见了什么?
七绝·咏春
黄茑咏春
结婚戒指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