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身份交友摆脱孤独

2019-08-01 06:33殷鑫
保健与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圈子陌生孙子

殷鑫

半年前,王阿姨因為带孙子的缘故来到了广州,初到陌生的城市,性格开朗的王阿姨结交到了不少朋友,所以她并没有感到孤单或不适应。近日,王阿姨心情烦躁,不愿意出门,儿子担心母亲,与其聊天才知道原委。原来,王阿姨认为在儿子家没有自我,在邻居朋友口中,她是“谁谁的妈妈”“某某的奶奶”“几零几的住户”,数一数,没有一个能叫出她名字的朋友,儿子听后认为母亲有点无理取闹。那么,王阿姨的要求到底合不合理?她应该如何解决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心理门诊主任丁嵬指出,王阿姨之所以感到情绪烦躁,是因为自我被忽略。当老人感觉没有自我时,很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尤其是如王阿姨一样来到陌生城市的老年人,他们往往是从原有的生活圈、生活规律、社会关系中抽身出来,投入到陌生的环境,这种强行的断代会让老人有种情感撕裂感,让老年人感觉无所适从,进而失去自我。

从王阿姨的叙述中可以发现,王阿姨在儿子家虽然看似适应得很好,实际上没有自我。丁嵬指出,在新的生活圈中,她并没有以“自我”的身份去结交朋友,而通过儿子、孙子认识的人其实也不能算作是王阿姨真正的“朋友”。

丁嵬指出,朋友是指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人,以王阿姨因带孙子而认识的“朋友”为例,这些“朋友”顶多算作与王阿姨有相同行为的人,虽然看似他们交流良好,但是,因为每个家庭的生活规律不同,他们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且不稳定。此外,因为带孙子而认识,之前没有其他交集,双方也很难产生认同感。而且,带孙子是短暂性行为,老人潜意识中认为哪天自己就会回老家,或是因为其他原因结束带孙子,所以难以将这种关系深化,自然他们很难成为真朋友。

借助圈子寻找自我

丁嵬指出,人对自我的认识基于主观的意识和客观的行为,老年人要求有自我感是完全合理的要求。老年人想要拥有自我,就应该以“自我”为主体去结交新朋友。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追求自我的存在,即自我价值感、自我存在感,比如上老年大学、外出旅游、跳广场舞、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主体的行为,也是追求自我的表现。

不少老年人在来到陌生的城市后,会产生被孤立感,想要认识新的朋友,但是又无从入手。丁嵬指出,我们常常说“朋友圈”,其实我们结交的朋友都在一个圈子里,当我们没有进入这个圈子时,会有被世界孤立的感觉,而一旦进入这个圈子,结交朋友会变得非常容易。所以老年人到了新的城市,首先要想办法加入一个圈子,而参加集体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捷径。老年人参与的活动应尽可能多元化,人数也不需要太多,从认识其中一两个人开始,逐渐扩展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丁嵬建议,年轻人如果将老人接到陌生城市,不论是就近尽孝,还是请老人帮忙带孩子,都应该主动帮老人寻找适合他们的圈子,让老人尽快适应新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老人帮助带孙子,也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比如周末让子女带孩子,自己单独出去活动等。

猜你喜欢
圈子陌生孙子
流泪的羊
孙子壵
孙子列传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孙子垚
孙子垚
朋友无圈
神回复
你的圈子在哪里
朋友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