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特定历史境遇下李鸿章的诗歌

2019-08-01 06:32张扬
大观 2019年4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李鸿章

张扬

摘 要:李鸿章是晚清的一流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是现代中国进步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改革者,其对晚清的内政和外交产生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李鸿章科第出身,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自幼文学素养较高。虽然李鸿章诗歌创作数量较少,但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从新的角度深入了解其主要事迹,通过对李鸿章的文学创作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国古代政治文人创作在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进步意识;诗歌创作;李鸿章

作为清朝主要朝臣,李鸿章经历的起伏几乎与晚清同步,从他进入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社会的所有重大事件都与其紧密相关。他在晚清朝臣中权利极大,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曾多次代表清政府参与外交活动,并和资本主义大国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终导致了后世对其评价较负面。因人们从晚清到至今都在讨论他所作所为对民族、对国家的利弊,所以对其生活的研究充满了争议。梁启超评论说:“李鸿章一定是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的人物,毋庸置疑;李鸿章必定是19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毫无疑问。”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人,世人都知道其政治和历史地位,却鲜有人关注其在文学中的创作和其创作产生的影响,事实上李鸿章诗歌的研究在当今学术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一、李鸿章诗歌研究的现状

毫无疑问的是,李鸿章是晚清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从晚清起,对李鸿章事迹的研究已长达100多年,各种研究项目层出不穷,相关研究项目数量丰硕,研究结果也是十分全面,对李鸿章的研究可分为两大方向:一是专著,有关李鸿章的传记有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李守孔的《李鸿章传》和雷庆禄的《李鸿章新传》等,且相关著作都有历史资料作为依据,著作中也都表达出了深刻、独特的见解。国外学者同样对李鸿章做了相关研究,如李德的《李鸿章的生平与时代》、侯兰德《李鸿章》等,著作内容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角度展示了外国人对李鸿章的不同看法。二是论文类,与专著相比,研究李鸿章的论文更是无穷无尽[2]。例如,刘慎宁的《发现和安排李鸿章的手稿》解释了李鸿章作品的发展和安排,这有助于后来的研究人员选择和应用相关的研究资料。总之,尽管关于李鸿章的研究富有成效,但对他文学创作,研究却很少关注。本文从李鸿章诗歌的视角论述,希望对李鸿章的综合研究产生有益效果,丰富相关研究,并希望这一类的研究在未来的文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李鸿章诗歌的概况和主要思想内容

(一)概况

年轻时的李鸿章朝气蓬勃并且有较高的名气,他用奇才来形容自己,入仕途之前,属于李鸿章诗歌的高产出阶段,其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在咸丰(1853年)三年,李鸿章投身于压制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当中[3],前前后后从军的生活长达十五年,而军旅生活的这段时期是李鸿章诗歌的第二高产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李鸿章给后世留下诗歌数量最多的时期。

(二)主要思想内容

李鸿章出生于一个世代以耕种为主业的封建小地主家庭,从他的祖父李殿华开始,好学的学风便传承了下来。

他的父亲李文安早年决心取得进士,在其中了进士后,家庭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鸿章从六岁起就一直在家中所开设的学馆中读书,十多年来,在绘画、诗歌等多方面获得许多成就。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老师的影响下,李鸿章在年轻的时候便早早立志,抱着雄心壮志想要把他饱读的诗书付诸实际行动当中。“数十年所磨之剑,只待一试。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千秋。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鸥。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这首诗作于李鸿章刚满二十周岁时,风华正茂的李鸿章心里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张之感,所以当李鸿章回忆青春年少时会忍不住感叹当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年轻而轻浮,如此的傲慢。而诗中所述的蓬莱仙岛客意为其想追求的荣华富贵,当时的世界都在为科举疯狂,饱读诗书的李鸿章同样不愿意碌碌无为,而立志争顶。

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七年时考取了进士,从此便开始了其仕途生涯,在咸丰三年,太平天国起义并且战火波及至安徽境内,当时的李鸿章决定弃笔从戎,毅然参加压制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这是李鸿章仕途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从此李鸿章便开始了仕途扶摇直上的阶段。李鸿章主动参与到軍事当中并想展示自己的抱负并建立自己的成就,但由于缺乏军事经验且没有依靠支持,最初时李鸿章经历了各种艰辛的洗礼,在军事活动中李鸿章四处碰壁。他先后进入了周天爵、李嘉端等的幕府,但其获取的军事成就很小。

同治九年八月(1870年),李鸿章被晚清朝廷任命为直隶总督,从官位等级上属新疆为官之首,后来担任北洋贸易和工业相关的重要官职,从那时起,李鸿章一直从事内政工作,从事外交工作已有25年,实现了他掌管晚清的梦想。与此同时,其的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如其诗歌中所写的:“河山表里本天成,寄语贤王建树宏。朝汉尉佗犹有志,帝秦新衍竟何名?”在当局情况下,法国处于越南境内,对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清朝为中越关系辩护,并让李鸿章与法国代表进行谈判,但一直困于“弱国无外交”这一事实,上述诗歌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这首诗具有维护国家完整和抵御外来侵略的积极斗争精神,这样的主题思想在李鸿章的所有诗歌中都很少见。在李鸿章看来,这个国家的河流、山脉是由上天赐予的,国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曾鼓励越南国王像西汉尉佗一样,抱有远大的志向以守卫国土[4]。

三、李鸿章诗歌的艺术取向

生活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的李鸿章,接受其恩师曾国藩的教诲,因曾国藩主要推崇宋代诗歌的态度,不难推测李鸿章的艺术风格受宋代诗歌的影响颇深。然而,李鸿章的平生志向并不在于诗歌,而更重视功名,且李鸿章从未以创作诗歌的诗人自居,大多数情况下,诗歌只是他表达野心和愤怒的工具。因此,他的诗歌风格有时过于直接,具有强烈的个性化抒情色彩,与宋代诗歌与诗人所强调的“雅铮”有所区别,但与明代“灵性”的文学派系非常接近。

(一)崇尚阳刚之美

在李鸿章诗歌中,其表现得“无拘无束”,着重强调阳刚之气。其在《日本某居士集序》中曾写道:“古之以文章传者,得山川之助而益奇。”意思是说古代人的文章之所以出名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山水的帮助,不仅强调写作文章应该从自然山水中获取灵感,还要特别注意写作风格的“奇特”。这个“奇怪”一词的意思是“雄奇”。李鸿章诗歌的阳刚之美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气势浩大,正如其诗句中所说的“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均以大丈夫口气,倾吐大丈夫之志,雄词壮采,豪气干云。第二是形象壮观,如果军舰在月光下的湖面上行驶,就像“凤城神剑”一样跳出水面,像在天空汇聚停留一样,其作品的想象力很奇特,场景很壮观,令人惊叹。第三,多样的情绪,描写在千里之外有几个人被埋在战场上,“白骨露于野”的场景令人震惊。

李鸿章描写阳刚方向内容的诗歌展现出了其积极的一面,并且相关的诗歌是其有意识追求,从好的方面来说,李鴻章和孟子一样,一直倡导众多文人站在同一个高度,其积极的态度有利于纠正诗歌中的不足,使古典诗歌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小的角度来看,这些具有丰富的动力、意象,诗意宽广的诗歌已成为李鸿章诗歌中最值得称赞的部分。

(二)重视才学

在其诗歌中多引用前人诗歌中的部分词句,这也是李鸿章在诗歌中发挥才能的一种手段,这属于引用典故的情况。刘声木曾说道:“(李文忠)未捷南宫前,曾抄经子中华丽字句,可为制艺用者,为典故本,约可得八九十页。因与先文庄公师生至契,举以相赠。为外人所不及知者。”由此可以看出,李鸿章在创作诗歌中有意借鉴前人的句子写成诗歌,这种创作手段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优化,将前人诗歌中的词句化为已用,写在诗歌中示意出要表达的情感,对于那些不擅长诗歌和偶尔创作诗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更加理想和绚丽的诗歌手法。古色古香而不浑浊,也是晚清宋诗作家的创作取向。

(三)直抒胸臆

精神的寄托则是强调诗歌应当是真实、自然的流露,能够表达出诗人的真性情,而不是假装是人为的。李鸿章诗句中具有直抒胸臆、独抒性灵的特点,主要在直率的表达中体现出来,例如,一般的封建文人对于名利都是羞于透露出来但其内心实则渴望,这种情况在李鸿章诗歌中是不存在的,李鸿章在其诗句中常表露对仕途的向往,如:“三千里外欲封侯”“公卿须趁少年时”“读书但愿登科第”等。当时的文人群体中,很少有人能像李鸿章一样直接表达内心想法,这些语言只能从李鸿章的诗句中能够找到,即使在曾国藩的面前,李鸿章也没有收敛自己的脾气,有什么想法总是一吐为快。

四、结语

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功利主义者,李鸿章从未以诗人自居,尽管他曾说过“天使诗人卧泉石”这样的诗,但这只不过是他逆境中的抱怨。即便如此,当我们今天关注和研究李鸿章时,也不能避免谈论他的诗歌,而是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审视这位清朝著名的重要朝臣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留下的无数影响。他创作的诗歌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学的认知价值,表现出他在政治之外鲜为人知的复杂性格,同时,他的诗也多是直抒胸臆,表达其真实想法。

参考文献:

[1]朱海伍.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盛海生,欧阳跃峰.百年来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7(8):121-127.

[3]杨晓燕.李鸿章技术现代化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4]张志强.李鸿章诗歌简论[J].语文学刊,2008(13):21-23.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李鸿章
李鸿章的尴尬
李鸿章的崛起
改变李鸿章一生的那顿早饭
改变李鸿章的那顿早饭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
俾斯麦奚落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