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求文心

2019-08-02 02:58陈成
江苏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心

陈成

摘  要  紫砂壶创作三要素,一,紫砂泥是紫砂壶最根本的基因;二,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是外在美的表现;三,紫砂壶的工艺技法是文化,是紫砂壶的内涵文心。

关键词  紫砂花器;文心;红梅绿竹壶

宜兴紫砂千姿百态,古往今来,紫砂艺人们为了追求壶的实用性与欣赏把玩的最佳效果,在紫砂泥料的选择、造型设计的构思以及工艺技法的实施等方面,都绞尽脑汁,精心设计、制作,所以历代紫砂艺人为我们后代紫砂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经典的作品。从事紫砂壶艺40余年,紫砂壶的光素器、花器均能熟练独立设计和制作。在长期的紫砂壶艺实践中,在向前辈名人学习中,我摸索、积累了一些体会,此文意在与同道同行交流。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数千年间,在图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根据生活的需求和长期养成的习俗,产生了许多艺术层面的工艺美术品,其中与人民日常生活最为关联的就是陶瓷艺术品。宜兴是世界著名的陶都,有“五朵金花”著称于世,紫砂则是其中最为靓丽的一朵。众所周知,紫砂陶以壶艺为代表,而紫砂壶艺中又有光素器、花器和筋纹器之分。光素器是所有紫砂壶的基础,花器则是在这基础上以贴塑的技艺,装饰着大自然中的各种物类,如植物界的松、竹、梅和梅、兰、竹、菊等,花器可谓集紫砂造型装饰艺术、雕刻艺术、印章艺术于一壶。

一把紫砂壶反映出作者的手工技艺和造型欣赏、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的品味,一把好的紫砂花器必须具备三大基本要素:一、紫砂矿泥要选好、用好,并能利用矿土的自然色调,在造型装饰过程中巧妙利用搭配,形成绘画的艺术效果,紫砂土就是紫砂壶最主体的基因。就同人类一样,基因好的人就必然健康、长寿者居多,选用好的紫砂矿土,紫砂壶就会有更好的日用功能,更趋自然美的色泽,泡茶就会保留茶的本质清雅之香,欣赏就会感到秀色可餐。第二要素是造型艺术,形态是壶的外貌,紫砂壶的形态要力求做到端庄、大方、秀丽、清雅,这样才能引人注目,让玩壶、爱壶者第一眼就目不转睛,盯上它、爱上它。第三要素是文心,所谓文心就是这把壶的灵魂。文心是借壶的外形,让使用欣赏、把玩者能体味出这把壶的内在文化,没有文化的壶就是一把日用品而已。

一把有文化内涵的紫砂壶,它所表达的是中华文化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追求平和的和谐,是与人为本的务实。它融合中国茶道文化、中华佛教文化、中华道教文化和中华儒学文化的学识与精神,这是紫砂壶的文心和灵魂,这三者都应该成为紫砂陶艺人的追求的目标。

依据自身领悟的上述三个壶艺创作要求,我独立设计创作了一把“红梅绿竹壶”,这件作品通高16 cm,宽15.5 cm(壶嘴、壶把计算在内),底径8.2 cm,口径为6 cm,在设计中严格把握好整体与壶嘴、壶把之间的协调关系。壶身以直筒形光素器为基础,壶嘴、壶把以竹节造型,壶盖、壶身贴塑装饰红梅,取意红梅飞雪迎春,绿竹高洁凌云,以表达出壶的文化内涵,追求壶的文心。这件作品选用调砂民国绿段泥制作,以红泥贴塑红梅装饰。由于这件作品身筒高,在成型、制作、干燥、烧成时,如用一般泥料容易变形,而调砂民国绿段泥耐火温度高,在整个施艺流程中不易变形,而且烧成后的效果如老竹段的色泽,贴上红泥的红梅花朵,形成和谐的视觉美感,紧扣壶的设计主题。在成型制作过程中,事先制作配好打壶身筒用、贴塑红梅和竹叶的专用工具,以便能充分地把工艺技法与艺术效果盡情地发挥出来。

另外一件创作的“禅梅壶”,顾名思义与佛教文化有关,作品创作的灵感是在浙江天台山旅游时,我到著名国清寺朝拜参观,在大雄宝殿东侧有一玲珑的六角小亭,名为梅亭,庭前的墙边有一株苍虬多姿的隋代梅花树,相传是国清寺第一任方丈灌顶禅师亲手种下,已有1 300多年的树龄,在听了寺内僧人介绍这棵千年梅树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后,我萌动了以这棵中国最古老的梅树为题材,创作一件梅桩壶的想法,并决定题名为“禅梅”。我把这颗隋梅的枝干设计成一段壶身,借用梅树老似龙爪的虬枝设计成壶嘴、壶把,壶身、壶盖贴塑20余朵梅花,有含苞待放、有迎雪怒放,贴塑时精心施艺,把梅花的质感、冰清玉洁的气质表达出来,尽力表现这棵隋梅历经千年沧桑而生机勃勃的旺盛生命,并把它不畏严寒,大雪纷飞之时依旧梅花盛开、暗香浮动的精神表达出来,也就是要借梅抒情比德,把千年古梅的精神融进壶中,让这件“禅梅壶”在造型美中蕴含着“文心”之美。去年,经人介绍,我相识了99岁高龄的著名书画艺术家、上海的陈佩秋先生,她看到我这件“禅梅壶”后非常高兴,我又介绍了这件作品的创作经过,她听后欣然在“禅梅”上题书:“华发寻春喜见梅”。历史上常有文人墨客在紫砂壶上书画陶刻,这件“禅梅壶”也是一位百岁老人、书画艺术家与紫砂壶的一次历史性合作,让这件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壶之文心更添风采。

手工制作技艺是紫砂壶的最主要的工艺特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把好的紫砂壶一定要有好的手工制作技艺,中国工艺美术界有一句古训:“功不到则艺不达”,因而在制作这件作品时,我精心施艺,在壶的块面与线条过渡处注意细节的处理,做到一丝不苟,尽可能地把设计意图、壶的文心灵魂表达出来,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尽可能地把人们对梅花的赞美、梅花的精神和对竹子的凌云之志、谦虚有节的精神反映到壶上,形成壶的文心之美。

参 考 文 献

[1]时顺华.收藏指南紫砂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2]时顺华.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3]韩欣.中国名寺[M].东方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文心
特别的水果
礼物
冬天来啦
看海
节日的烟花
2017年“文心杯”全国小学师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文心杯全国书画才艺大赛作品选
“狮子头”好吃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