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爆款:如何兼顾声量与销量

2019-08-04 09:36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货社会化跨界

说起屡试不爽的社会化传播引爆点,莫过于IP联名了。

这在营销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似乎只要品牌之间稍微有些“出格”“非主流”的触动,便能快速引爆话题、激发讨论、收获流量。

喜茶和百雀羚、大白兔和美加净、回力和百事可乐、周黑鸭和御泥坊、青岛啤酒和NPC、RIO和六神、RIO和英雄墨水、名创优品和故宫,还有最近的网易云音乐和三枪……

令人意想不到的品牌跨界联合为新品的销售造势赚足了话题,动辄刷屏朋友圈、霸占热搜榜,而在尝到社会化营销的甜头之后,跨界联合的品牌数量不断增多。只是,品牌商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和资金都放在了品牌的造势与噱头营销上,而产品的升级与创新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更多的是换一种包装或印花以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呈现在大家眼前。

自嗨之后,回归冷静。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沉迷于打造社会舆论话题引流量?背后有着怎样的隐忧和深层次原因?

如何避免认真做“爆”,敷衍做“款”?

社会化营销如何才能兼顾声量与销量?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打法,国货品牌还需要做哪些内功?国货爆款,如何做到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产品?

大家都在谈社交货币,都在创造谈资价值,那么,是不是单纯地运营双微一抖,找几个KOL合作,刷刷朋友圈就可以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方面是品牌们挖空心思制造话题、引爆热点,力图让最广大范围内的消费者参与进来完成刷屏,成就社会化营销;另一方面,当品牌出现某种状况,如产品有瑕疵或重大问题,如在广告创意上翻车,又恨不得堵住悠悠之口,封锁现场。

在社会化传播中,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工具越来越多,話语权也越来越重,无论是推波助澜,还是“落井下石”,都表达出消费者一种参与其中的态度。那么,消费者与品牌商的地位又该是怎样的?

……

猜你喜欢
国货社会化跨界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国货新生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国货之光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跨界•匠杰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跨界兵法
怀旧时尚国货经典推荐!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