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2019-08-05 02:39管秋惠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乌金金线金箔

管秋惠

何谓“金箔”?金箔就是将黄金捶打,经过十多道工序制成的金薄片。在金箔发展史里,埃及人是公认最早发明金箔的,这可从图坦哈蒙死后戴的金面具上找到证据。考古发现,古巴比伦和古印度都有过久远的金箔使用史,遗憾的是,在这些古文明的地域里都没了金箔技艺的传承。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还有这门手艺。现在要看传统的金箔锻制技艺,南京当为首选之地。

2006年,“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地志《丹阳记》,书中就有生产金银箔及设置锦署的记载。到明清时,金箔锻制技艺有了进一步发展。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保持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冶炼、打制等多种技艺。旧时老艺人将金箔业分为五行,为拍叶、装沾、打箔、出起、切箔。当代南京金箔业将金箔锻制过程归纳为十二道工序,分别为黄金配比、化金条、拍叶、做捻子、落金开子、沾捻子、打开子、装家生、炕炕、打了戏、出具、切箔。传统方式中的“打了戏”是金箔锻制技艺中难度最大、最辛苦的一道,也是技术含量要求最高的一道,经过上下手数万次捶打出的金箔,被打到不能再薄再细的程度,此时,薄如蝉翼、软似绸缎的金箔便打成了,经科学测算,1万张金箔只有1毫米厚,真正是中国民间工艺一绝。

在金箔锻制技艺中,衬垫金片的“纸”是生产金箔的关键,在上万次锤打过程中,要求纸具有耐冲击和耐热的特性,不能破损,因而这种纸的制作方法极为考究,这种纸就是“乌金纸”,南京金箔艺人习称“家生纸”。乌金纸原称“五伏纸”,即经过五个伏天方能制成的纸。在浙江上虞、富阳一带的山区,有一种山竹,在谷雨前后将其埋于水塘淤泥中五年,然后取出用石锤捣烂成纸浆,制成纸张,接下来用豆油灯熏烤瓦片,待瓦上形成油炭混合体后刮下炭泥,再将炭泥与植物胶混合后涂在竹叶纸上,经过烘干,乌金纸就制成了。乌金纸的表面极为光滑油亮,将金片夹入其中锤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黄金的延展性,正是由于它加工工序十分繁琐复杂,来源又稀少,所以这种乌黑发亮的纸被称为“乌金纸”,乌金纸制作技艺现为浙江省非遗项目。

南京金箔用途非常广泛,不仅使用在我国许多著名寺庙及古建筑上,还远销东南亚和欧洲。除了在佛像、建筑物、工艺品上贴饰金箔,历史上,金箔更多地被制成金线用于皇家贵族的服饰,这种由金线为材料织成的云锦,更雍容华贵、高貴典雅。

猜你喜欢
乌金金线金箔
乌金
称金块
金箔美食
深山种植金线莲走出致富路
“药王”
野生金线莲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
种植金线莲 效益无限好
金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