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2019-08-05 02:54矣宏明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玉米

矣宏明

摘 要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会遇到植物病症和病虫害的威胁。广大农民应当提高自身的栽培技术,并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采取对应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从而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以云南昆明为例,对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希望能够为改善玉米种植状况、促进农业生产有所裨益。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1 玉米栽培过程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三个重要时期,即苗期、穗期以及花粒期,在这三个不同阶段种植者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苗期,种植者要重视为玉米苗松土以及施肥,以保證玉米幼苗能够正常生长。在这一阶段,要进行间苗与定苗工作。同时,为了防治粘虫、棉铃虫可能对幼苗所产生的危害,种植者应喷洒阿维辛硫磷进行处理。而穗期则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应注重施肥工作,以使玉米获得充分的营养。由于在这一阶段,玉米将遇到比苗期更为严重的病虫害威胁,种植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玉米螟、玉米瘤黑粉症以及玉米大斑病在穗期都很常见,因而要按照玉米遭受病虫害的实际状况采取对应的手段,防止病症危害玉米生长。而到了花粒期,玉米将长出籽粒,籽粒的生长期从花丝受精一直持续到玉米成熟为止。在此阶段,要使用粒肥,以保障玉米的产量。

2 玉米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玉米栽培技术落后

昆明属于云南中部温暖玉米区,目前农户主要种植五谷3861系列品种。在实践中,本地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缺少玉米栽培方面的专业技术,主要是根据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进行栽培。但我们要注意到,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以往所积累的生产经验业已落后,难以满足玉米栽培的需求。例如,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本地一部分农民片面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以为这样就能够提高产量,但实际上会导致玉米难以获得充足的养分,效果适得其反,降低了产量。还有一些农民未能掌握土地状况,挑选恰当的土壤进行玉米栽培,亦会导致玉米营养不良的现象,减少玉米的产量。而且,由于部分农民缺少玉米播种、施肥时间的准确知识,按照经验行事,造成错过玉米栽培的关键时期,也会对玉米的收成产生负面影响。

2.2 玉米的常见植物病症

在栽培中,玉米常发生的植物病症主要包括玉米丝黑穗症、玉米瘤黑粉病、玉米斑病、青枯病、花叶病、玉米褐斑病等类型。其中,玉米斑病又可以分为大斑病和小斑病两种,而前者是从后者发展而来的[1]。若玉米患有斑病,叶子、苞片和叶鞘均会受到影响。而矮花叶病亦属于常见病症,玉米从出苗之后到七叶期都十分容易感染此种植物病毒。若种植者在花叶上发现绿色的点和条,此后逐渐覆盖到全部叶片,且叶片转变为黄色,甚至可以观察到黄绿色的条纹,就可以证明玉米已经患有矮花叶病,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在农业生产中,患有此种病症的玉米普遍发育缓慢,缺少抗倒伏能力,在暴雨或狂风天气都容易出现倒伏状况。

2.3 玉米螟等虫害病

虫害病对玉米生长的危害亦相当严重,在昆明,以玉米螟虫最为常见。玉米螟虫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很快,受到影响的玉米叶上可以观察到玉米螟虫所造成的整齐的洞。这种害虫对玉米成长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是在抽穗期受到危害,雄穗就会被玉米螟虫的幼虫钻出洞。若虫子爬入花心,将会毁坏雄花的基部[2]。若幼虫爬入玉米的雌穗,花丝、嫩苞叶和籽粒均会被玉米螟虫吃光。若玉米的颈部被吃掉,在风力较大的时候,玉米秆往往就会出现折断现象,影响未来玉米的产量。而“大老虎”和“小老虎”亦是玉米栽培中很容易出现的虫害,其幼虫的类型多样,但通常可以分为卵、幼虫、蛹以及成虫阶段。

3 玉米栽培技术的提高与病虫害防治的完善

3.1 提升玉米栽培技术

在栽种玉米时,首先应按照玉米栽培技术的要求,挑选合宜的土壤、合适的时间和优质的玉米品种,而且要密度安排应当科学合理,还应对土壤加以整理,对玉米幼苗进行施肥和浇水,保障其获得所需要的养分。在整个栽培过程中,种植者应科学管理玉米田地,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对应的措施,并在玉米成熟后及时进行收割。具体而言,应当按照玉米栽培的有关规范和玉米生长规律,按照不同玉米品种所具有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播种过密或过疏都不合理,将降低玉米产量。昆明地区种植的五谷3861系列品种属于中早熟耐密的玉米品种,每一亩的种植密度应保持在3500-4500株之间。通过深耕、碎耕、土壤防晒等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土壤的品质,而且土壤的深度不应超过20cm。按照地块的走势开挖水渠,以利于在种植时进行灌溉。

3.2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由于玉米大斑病、纹枯病往往产生在雨雾天气、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因而种植者要挑选较为干燥、温度适当的地区种植玉米。在发生病害时,应选择对应的药剂喷洒以使玉米的症状得到改善,消除病害。种植者可以使用40%的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的稻瘟净1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在需要的时候间隔七天进行第二次喷药。对于玉米丝黑穗病,种植者可以预先挑选抗病的优良品种,或者采用轮作、深耕等方式,尽量减少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以预防病害的发生[3]。在苗期,种植者可以使用25%的粉锈宁,按0.3%剂量进行拌种,能够达到九成以上的防治作用。

3.3 及时消灭玉米虫害

为了提升玉米抗虫害的能力,种植者应当选择优良的、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而且可以应用药剂喷洒以对害虫进行预防。在蚜虫和灰飞虱等虫害威胁产生以前,种植者可以先对玉米喷洒药剂,或者使用抗蚜可湿性粉剂或氧化乐果对玉米病毒病进行预防。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种植者都应当对植物病症和虫害进行预防,按照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状况进行喷雾以及驱除害虫。种植者应当尽可能使用无公害的农药进行喷杀,并对遭受虫害的叶片进行割除烧毁。

参考文献:

[1] 徐凤华,李玉平.试论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4(1):54-55.

[2] 王玉苹.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科学技术创新. 2013(6):78-79.

[3] 阿布拉·托合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河南农业. 2016(2):83-84.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