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比较*

2019-08-06 08:43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平片肠梗阻影像学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李虹成 谢筱虎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由肠内外不同原因所导致的一种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性疾病,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由于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1-3]。急性肠梗阻的检查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辅助检查等。X线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诊断急性肠梗阻的辅助检查手段,X线检查具有价格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有文献报道,其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较低[4]。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设备的不断更进,多层螺旋CT(MSCT)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资料显示,MSCT具有扫描速度快、清晰度高、密度分辨率高等特点,且通过其特有的三维重建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确诊率[5]。为进一步探讨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收集了16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1月-2018年3月164例于我院进行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纳入标准:(1)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及CT、X线等影像学资料;(2)均取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严重者;(2)心肺功能障碍严重者。164例患者中,男91例(55.49%),女73例(44.51%),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9.65±18.3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程度出现相应的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表现。

1.2 设备与检查方法 164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部X线片、MSCT检查。(1)腹部X线平片:采用日本岛津RAD SPEED M630A DR机,根据患者体型及具体情况设定合适的曝光条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腹部X线站立后前位检查,必要时加照仰卧位。(2)MSCT检查: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iCT25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于扫描前嘱咐患者在扫描过程中配合吸气呼气运动。扫描体位:仰卧体位,双手平举过头顶,设置进床方式为头先进,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CT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kV,管电流210mA,层间距为5mm,螺距为0.85:1mm,层厚5mm,矩阵为512×512,速度0.5s/r,于5~10s内完成平扫。扫描完成后将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层厚0.5mm。平扫结束后根据诊断所需以及患者本身情况进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0~4.0ml/s的速度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60~120ml,于注射对比剂完成后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1.3 图像后处理技术 将所得患者MSCT扫描的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层厚、间距均为1mm的薄层重建,并将重建数据传入计算机后台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最终所得MSCT扫描图像以及X线腹部平片均由两名经验、学历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以一致商讨结果为最终结论。

1.4 观察指标 以病理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判断MSCT与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原因、部位、类型的准确性以及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率。通常分为机械性肠梗阻(由各种因素所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单纯机械性肠梗阻(不存在肠管血循环障碍)、绞窄性肠梗阻(存在肠壁血循环障碍)、动力性肠梗阻四种类型(存在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无肠腔狭窄)[7]。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检验,正态计量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确诊率及肠梗阻类型判定比较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64例患者所患肠梗阻类型:121例为单纯机械性梗阻、30例为绞窄性梗阻,13例为血运性梗阻。腹部X线平片共诊出单纯机械性肠梗阻102例(84.30%),绞窄性梗阻9例(30.00%),血运性梗阻4例(17.39%)(见图4),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0.12%(115/164)。MSCT共诊出单纯机械性肠梗阻119例(98.35%)(见图1),绞窄性梗阻29例(96.67%)(见图2),血运性梗阻13例(100.00%)(见图3),MSCT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8.17%(161/164)。MSCT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平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59,P=0.000)。

2.2 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确诊率比较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64例患者所患肠梗阻病因为:95例(57.93%)患者由肠肿瘤所致,其中69例(7 2.6 3%)为大肠肿瘤,2 6 例(27.37%)患者为小肠肿瘤;59例(35.98%)患者由肠粘连所致;10例(6.09%)患者由肠套叠所致。其中腹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显示164例患者所患肠梗阻病因为:27例(28.42%)患者由肠肿瘤所致;51例(86.44%)患者由肠粘连所致;5例(50.00%)患者由肠套叠所致,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确诊率为50.61%(83/164)。MSCT检查结果显示164例患者所患肠梗阻病因为:95例(100.00%)患者由肠肿瘤所致;55例(93.22%)患者由肠粘连所致;8例(80.00%)患者由肠套叠所致,MS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确诊率为96.34%(158/164)。MS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确诊率高于腹部X 线平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995,P=0.000)。

3 讨 论

临床上对可能存在肠梗阻患者的检查除实验室检查外,通常采取影像学手段进行辅助检查,临床上常常使用X线平片作为诊断急性肠梗阻的辅助检查手段[7-9]。X线平片具有操作快,价格低以及出诊断结果早等优点[10]。基于此,临床常选X线来作为急腹症中的腹部检查方式。X线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摆位要求较高,增加了患者的检查痛苦,除此以外,由于腹部内包含胃、肠以及肾脏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器官组织,因此X线在对其扫描过程中,由于是二维成像,某些显影并不理想[11]。有研究发现有相关数据表明,急性肠梗阻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而早期实施治疗对疾病的治愈率最高[12]。因此,早期对其进行诊断以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意义重大,而仅靠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进行诊断容易出现纰漏,从而降低诊断的准确率,影响治愈效果,因此需使用CT或MRI进行进一步检查。相关研究表明,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显示更加清楚,且在病因查询方面也较X线检查更为具体,在对急性肠梗阻的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图1-4 男性,47岁,2月前因车祸行肠系膜裂伤修补术后反复阵发性腹痛1月余,加重2天,无放射性痛,伴少许腹胀,无恶心、呕吐,有肛门排气、排便。图1 CT检查结果显示肠套叠,小肠因缺血而变色,并于肠套叠的导点处发现肠内梗阻(箭头示)。图2 CT图像示小肠扭转,并于扭转处见典型漩涡征。图3 CT图像示,肠管扩张呈辐射状排列,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区呈现出典型缆绳征,提示缺血改变。图4 X线腹部平片示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左上腹部见数个气液平,肠腔扩张,并见密集肠粘膜皱襞。

MSCT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有研究称,该MSCT诊断肠梗阻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更具优势:整个检查过程仅需5~10s,且在检查过程中只需患者配合一次呼吸,就能避免肠蠕动及呼吸运动导致的运动伪影,从而使图像更清晰,更准确的对病灶部位及情况进行判断。此外,MS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时间分布率,对人体结构复杂一般二维图像难以显示的部位,则可通过三维重建来进行更加直观、立体的显示。且可以通过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病灶部位脏器的轮廓、形态等进行更为直观的反映,对肠管内的直径、肠腔内外及腹腔内等的病灶情况以及血流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直白的反映[13]。

本文中,以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8.17%高于腹部X线平片70.12%(P<0.05),且MS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确诊率96.34%高于腹部X线平片50.61%(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陈肇平等的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表明,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率不高,且对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很难进行准确诊断,但螺旋CT可以弥补腹部X线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部分不足,对肠梗阻的并发原因以及诊断准确率方面均比腹部X线平片具有优势。当临床症状提示为肠梗阻而X线检查无法准确判断时,可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进行MSCT扫描检查,从而提高临床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性及治愈率。

综上所述,MS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准确性及发病原因方面较腹部X线平片更具优势,能为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具有指导性的影像学资料,可作为急性肠梗阻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平片肠梗阻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