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生态智慧对西北自然环境治理的借鉴

2019-08-06 02:45张自豪程慧子
今传媒 2019年7期
关键词:祁连山环境治理

张自豪 程慧子

摘 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生态保护逐渐提上日程。传统的环境治理主要依靠经济、技术及法律法规等手段,并不能治本,从源头解决问题。心态即生态,突出的生态问题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心态污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历史追溯法的视角,从以儒释道三家为支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珍贵的生态智慧,汲取扭转环境恶化的生态因子。当人将可贵的“生态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后,在生产生活中尊重自然规律,循道而行,最终必然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大美景象。

关键词:儒释道;祁连山;生态智慧;环境治理;和谐共处

中图分类号:B222、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7-0138-05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及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过分干预已然导致生态系统内部失衡。在我国西部资源丰富的地区、过度开山采矿、过分打井取水、肆无忌惮滥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等,使得西部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越发糟糕。当前,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保护”“生态理念”这样的字眼随之流行开来,全球各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环境保护运动。传统的环境保护更多侧重于法律约束和技术改善等手段,然而,要想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自觉将“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细细翻看古代典籍著作,先哲们早已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生态智慧。

儒释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就蕴含着丰硕的生态智慧和深厚的生态伦理思想。但由于人们的无知,物欲极度膨胀,险些将其抛弃殆尽,当前重拾并汲取这些精神元素,力图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困厄之境,和解人与自然的尴尬。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要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熏陶、教化、引导的功用,使其尽可能消除人与自然或其它事物之间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隔阂。”各界学者也在努力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构建生态伦理学的源头活水,可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综述

(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现状

我国西北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易破坏性和难修复性,西北地区却成了世界上尚未进行大规模开发的资源宝库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我国21世纪重要的资源接替区,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且程度加深。早在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频发的战争和土地的无序利用,造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再加上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质条件复杂,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生态问题仍十分突出,且目前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之一,这种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事实证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不明智的,当我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其实,大自然也在试图征服我们,对我们施以报复,我们目前所遭受的自然灾害的肆虐就是有力的说明。

西北地区区域广袤,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地貌特征;从气候因素来分,可分为内陆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域;从农业经营来分,有平原、高原、山地、谷地、绿洲、沙漠等农业区域;从农业技术类型来分,可分为雨养农业区域、绿洲农业区域、高寒山地农业区域、灌溉农业区域[1]。由于人们对各种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已经造成部分地区水资源极度短缺,甚至河流断流、绿洲萎缩。再加上荒漠化、沙尘暴、旱灾、水土流水等灾害的影响,不少农牧民在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等生产生活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阻力,脆弱的生态环境还对维护边疆安全、地区稳定团结、民族繁荣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二)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和地理重要性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和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1980年国务院批准祁连山森林为水源涵养林,1987年10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省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7(25′~103(46′E,36(43′~39(36′N之间)地跨武威、张掖和金昌三市,包括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和甘州八县(区),聚居有藏族、回族、土族、裕固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南沿祁连山主脉与青海省接壤,西至肃南县界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邻,东至天祝县界与永登县相连,北至祁连山森林分布下线与河西走廊相邻[2],下辖22个保护站,总管理总面积265.3万hm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98.7万hm2,外围保护地带66.6万hm2。

被誉为河西走廊“生命线”和“母亲山”的祁连山,位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源头,分布着大量的森林、草原、雪山、湿地和冰川等资源,对于涵养林区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维护中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和无可取代的作用,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天然屏障。作为河西走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祁连山庇护和滋养的千里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通道、文化纽带、战略走廊,承载着联通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维稳西部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支撑和保障中、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输送的经济通道,也是我国内地联通新疆和西亚的重要交通命脉和物流主干道。同时,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定,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发挥着国防安全战略走廊的重要作用。

祁连山区生态不仅涉及某个区域,更事关整个流域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对重要河流水源的补给和涵养,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南侵,扭转生态恶化的局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西北地区生态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及面临的危机  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相关文件和决策决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自2016年连续对祁连山生态问题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局部生态问题仍比较突出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其实,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非一朝一夕所成,而是长久以来各方面的破坏综合作用的结果达到了质变。最根本的原因莫过于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和发展经济不加节制地向蕴含丰富矿产资源和能源的祁连山伸出“黑手”,肆意地对这座“自然宝库”进行挖掘和掠夺,完全不虑及伤痕累累的山川大地和草木虫兽。砍毁珍稀木材、超负荷的放牧、梯级水电站的大量建设、屡禁不止的开山挖矿、废气污水的排放等等一切人为的干涉,已然对祁连山流域的生态造成了无以挽救的损失。

生态环境极易破坏,可修复起来却困难重重,而且还往往会带来一些恶果。目前,祁连山生态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如冰川加速退缩、冻土不断消融、植被退化严重,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增多、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总降雨量的减少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倘若不及时扭转这种局面,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越来越恶劣。因此,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迫在眉睫,人类必须高瞻远瞩,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儒释道的生态智慧及其对自然环境治理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的生态智慧

1.“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包涵了关于人道与天道一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丰富的生态思想内容。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人一定要爱护生态环境,而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否则,人类会“惹怒”大自然,受到应有的惩罚。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有天道,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有自身运行的内在规律,主张尊重自然,敬畏天命,“制天命而用之”,人类可以利用并掌握自然规律造福人类,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与自然規律相协调,其中蕴含着生态保护的整体意识和和谐观念[3]。所谓“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人秩序和谐安澜,万物各得其所,欣欣向荣。”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本真流露。

《周易》作为儒家六经之首,同样注重对天人关系的研究。《周易·文言》中说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正是反映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法则,遵循自然万物变化的时机。而且,《周易》也肯定人应发挥自身的主动创造性,要熟悉天地运行规律,辅助其良性发展,如“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周易·象》)。《中庸》曰:“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也就是说,“天人合一”的真谛就在于人能够将自己至善、至诚的本性施与他人、润泽万物,使一切人和物都能发挥善良的天性,最终也就能赞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相参并列为三。

2.“仁爱普世”与“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

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普世的价值观念,这种思想不断继承、演进、发展和完善,最终将“仁爱”由人推及天地万物。“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论语·颜渊》)在这里,孔子仁爱之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限制于个人。孟子曰:“仁者爱人”,又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孟子的“仁德”既施于人又普惠万物,然而,很明显孟子将“仁爱”划分成了“亲”“仁”“爱”三个层次,仍然未能跳脱出等级差别的藩篱。到了西汉,董仲舒对儒家“仁爱”思想进一步发展,提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6]”他明确指出:“一个连鸟兽虫鱼都不怜爱的人,心中怎么会有仁慈善良呢?”其生态理念的境界又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到了宋代,著名儒学家张载又提出“物与民胞”的思想,即认为世间一切万物都是自己的同胞或者朋友,大家同根同源,生活于天地之间。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等大家也对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阐述与完善,最终形成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人类中主义观念,对扭转当前人与自然紧张对立的局面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3.重“时”、尚“中”和节用的生态智慧

中国自古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理念,顺应自然万物之道,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坚持“取用有时,取用有度,节用为先”的原则。《论语·述而篇》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为孔子钓鱼却不用渔网捕鱼,不射杀在巢里休息的鸟儿。这充分表明他对自然资源“索取有度”,打渔狩猎“节制为先”,给自然界“休养生息”的机会,反对对其一味地攫取和掠夺。孟子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即农业生产活动要按照四时节气时令开展,春天耕种、夏天锄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如此,人们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又能使自然界中的万物可持续发展,只要人类循规而行,这个关系链就不会被破坏,人类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方可获得一定保障。儒家也主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骄奢淫逸。《国语·鲁语(上)》曰:“财不过用”,《礼记·王制》曰:“量入以为出”。显然,这种观念对人们合理利用资源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以及对扭转社会的不正之风都起着重大作用。

(二)道家的生态智慧

1.“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生态智慧

“道法自然”作为道家哲学及其生态伦理思想价值体系的核心,是老子洞悉宇宙规律和天地万物源头后提出的深刻见解:“道”创生一切人、事、物,万事万物又循道而行。这种独特的领悟蕴含着举足轻重的生态智慧,对扭转工业时代人与自然搞对立造成的僵局和缓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犹如“救命稻草”一般。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在指出“道”乃万物之源之本,但它又是抽象的,无法具体而微。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亦即含蓄委婉地表明人要遵循自然大道,“无为”方可“有所为”,明确从行为上告诉人们要“自然无为”。“自然无为”并不是否定人的主动创造性,什么也不做,而是不横加妄为、不改变自然规律,在不妨碍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前提下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的需求。所谓“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正是此理。《庄子·天道》有言:“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进一步将事物具体化,一语道破“日月”“星辰”“禽兽”和“树木”等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性,自然而然,天生如此,丝毫不需要对其进行画蛇添足般地修饰。道家相信天地万物生来本真圆满,具足自然之性,它们都“顺大道而生,守平衡而行”。

2.“无贵贱”“万物齐”的生态智慧

天地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同根同源,来源于“道”,道家這种生态伦理思想有利于反思现代“人类中心论”带来的种种弊端。人类妄自尊大,恃才自傲,以为自身为天地间最高、最尊、最贵的“灵长之物”,这种高高在上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万物的对立。《道德经》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指出“道”“天”“地”和“人”为宇宙四大,四者地位平等,无高低优劣之分,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细小分支罢了。庄子又进一步直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即“世间之物从自身所依据的价值本源的绝对意义上看,它们所具有的显性或隐性价值平等无二,没有大小贵贱之别,人不能主观地对事物的价值下判书。”“普天下有形之物各有其功,各有其能,各有其才,各有其用。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庄子秋水》)。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它们各自履行应尽的职责,发挥自己的功用,施展自己的才能,互不干扰。每个事物又具有与它物相异的特质,正是这种差异性才会形成互补性,促使彼此相互包容、友好合作,万事万物得以和谐共生。

3.“崇俭去奢”“寡欲知足”的生态智慧

人的生存总需要依赖外界物质资源的满足,在向外界索取的同时人的欲望也在不断膨胀,因此,当人类破坏了宇宙的规则和秩序,必然会因自身的无知付出惨痛的代价。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预知,他警告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反观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多少人因自己强烈的贪欲走上不归之路,又有多少人因不知足自招麻烦、惹祸上身,不禁令人扼腕叹息。道家崇尚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反对纵欲奢侈的不正之风。《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7]。告诫人们若是过于沉迷纵情于物色,就会迷乱自己的心性,使自己遭到异化,因此“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去甚,去奢,去泰”才符合大道。

(三)佛家的生态智慧

1.“缘起论”的生态智慧

“缘起论”作为佛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石,对当前生态伦理思想的完善具有极大的启鉴意义,蕴藏着丰富多重的生态智慧。既包括万物缘起、整体圆融的全息论,也包括诸行无常、变动不居的过程论,还包括拒斥实体概念的空性论,这些生态智慧为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全息整体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生态理论[8]。“缘起”说即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任何人生现象和宇宙万相都难以逃脱因缘之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杂阿含经》卷十二)这句话可谓是对“缘起论”最经典的表述。“缘起论”立足整体,提出“依正不二”说,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不二,他们之间有着普遍的联系,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人类以悲悯之心爱护自然万物即是善待自身,若伤害、破坏大自然则会使周遭的生存环境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在这张圆融一体的整体网络上,大家相互依存、彼此关联,整体或某一部分的损害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其它方面出现问题。

2.“心灵环保”“庄严国土”的生态智慧

佛家认为“万法唯心所造”,外界一切现象都是自己心性的显现,心清净则佛土净,因此,环境污染的根源则在于人心的污浊,正是心态造就了生态。《维摩经》云:“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佛家认真剖析反思当前日益糟糕的生态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心灵环保、庄严国土”的高超生态智慧,力图通过净化人心来净化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佛陀证悟后,言“众生因妄想执着,本心被根本烦恼贪、嗔、痴“三毒”遮蔽了,做出来的事情都是颠倒的,所以沉沦苦海,在六道轮回。”“心灵环保”正是要将根植内心的贪、嗔、痴“三毒”彻底剔除,打破无明,恢复本有的清净、善良、淳朴的自性。当正信正念的种子埋在了心里,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就会正确认识和观察事物,从而与自然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遍观名山古刹的优美风光,或临山泉溪涧而建,或依清幽峡谷处而建,他们不畏艰辛,发愿开拓一方净土,凿井引水、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开路造桥、建亭筑台、砌塔立幢,这恰恰是佛教徒知行合一将“心灵环保”理念践行到修行中的有力例证,从而使国土庄严。

3.“众生平等”“戒禁杀戮”的生态智慧

佛家认为所有众生都是平等无异的,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佛家的“众生”遍摄一切有情和无情之物,上至一切诸佛菩萨,下至鸟兽虫鱼、草木山河,他们都具备成佛的根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正是因为他们都有佛性,才无高低贵贱之等级区分,大家才要各自尊重,和谐相处,共同通过累世累劫精进修行证悟佛果。佛家主张“戒杀护生”,提倡“素食”,认为素食更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对生命充满了人情味的关怀。《楞伽经》云∶“杀生食肉者断大悲种。”《楞严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众生应具有“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心悲怜所有蠢动含识之类,普施同情和关爱之心,切身感受众生之苦乐。当这种菩萨精神被践行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时,更多的众生将获得救度,自己与众生广结善缘的同时也埋下了善根。人造的恶业随之减少,不必背负杀害众生而来世偿还之果,自然而然就会愈来愈接近菩提大道。

(四)儒释道生态智慧对自然环境治理的借鉴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儒释道三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不可避免会具有历史局限性,批判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对治理西北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生态观。西方国家工业文明发达,他们往往利用先进的技术向大自然索取生产原料,每一次对大自然的征服都会以此为荣,这种思想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告诉我们天人本就一体,破坏大自然就等于毁灭自身,人类应该将“仁爱”逐步推及万物,最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道家的“道法自然”告诫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方可接近大道,而不是对大自然恣意干预,扰乱事物间正常的秩序;佛家的“缘起论”启迪我们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人们要洞悉因果规律:种下善因则得善果,种下恶因则得苦果。人们怎样对待环境,环境亦会做出相应的反馈。

2.坚持适度的消费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反对挥霍奢侈之风。现代社会,物质空前丰富,人们的物欲也随之膨胀,吃穿住行都追求豪华舒适。这些欲望的满足不得不依赖自然资源,可消费的无止境已然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儒家重“时”尚“中”,正是启鉴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要依四时变化而行,不能毫无节制地利用,否则自然资源也会枯竭殆尽;道家“崇俭去奢”“寡欲知足”,对于疗治当代人自私贪婪的心性,可谓是一剂清凉药。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由于人类的破坏,很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资源也不复再生。我们只有简化个人生活,减轻物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亦能造福后代子孙。

3.树立人与万物平等的意识,尊重生命,与万物为友。人类具有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自诩为自然界最高级的动物,甚至与天地相参,实属妄自尊大。人的内心因烙下了不平等的印记,便惨无人道地践踏其他生命,有时连自己的同类都不放过。我们应该爱惜一切有情和无情之物,既包括鸟兽虫鱼,又包括花草树木,友好关爱它们,与它们和睦共处。

三、結 语

人类近两三百年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生态资源并将其运用到环境治理中,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又是完善生态治理方法和丰富生态伦理体系的踊跃尝试,丰富生态伦理体系。

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蕴藏有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环保思想资源,面对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有必要深入传统文化,追根寻源,正本清源,从古人的哲思中汲取养分。正所谓“根固则叶茂,源深则流长;强根展须而繁新,拓源纳流而创奇”[9]。

参考文献:

[1] 王向辉.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 王零.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

[3] 李泽栩,林美卿.儒释道“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建设,2017(4):46-49.

[4] 朱熹集注.刘法曾校.大学中庸[M].上海:中华书局,1914.

[5]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 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陈炎,赵玉,李琳著.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9] 刘克明.中国技术思想研究古代机械设计与方法[M].成都:巴蜀书社,2004.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祁连山环境治理
祁连山下
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