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五种培养模式

2019-08-06 02:45刘雅芳郑勇华刘洋
今传媒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培养模式

刘雅芳 郑勇华 刘洋

摘 要:本文立足媒体融合背景下,通过调研和文献查阅的方式,总结出国内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五种培养模型,即“三双机制”“院院联合”“1+1”“学科交叉”和“校媒合作”,详述了以上五种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及相关高校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部校共建;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7-0143-03

当下,传媒类毕业生进媒体难,同时媒体招到可用的传媒类毕业生更难。出现这种供需矛盾的根源,从本质上来说,以学术导向为主的新闻与传播类研究生培养模型出现了问题,其课业负担重、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应用型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亟待改革[1]。 此类问题也引起政府、媒体和高校的共同重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培养符合现代媒体发展所需的高级人才。在此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抓住媒体深度融合的契机,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呈现五种有特色的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培养模型。

一、 “三双机制”培养模式

“三双机制”培训模式于2015年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出并实施,主要以该院“穆青新闻实验班”为试点实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即实行一个班由学院专职老师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同时外聘的媒体导师也担任该班级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即一个班级有两个班主任和两个辅导员。另外,在研究生中实行“两个导师”制度,由学校导师和外聘业界专家共同担任导师。即所谓“双班主任”“双辅导员”和“双导师”的三双培训模式[3]。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的先行者。该院还采用了“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措施,进行师资方面的建设,发掘内部人才潜力,通过晋升等方式培养教授5名,从校外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正教授3名、从各大高校引进优秀应届博士生8名,在师资建设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通过“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之间的千人互聘”措施,通过外派教师到新闻单位挂职,聘用媒体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到学校授课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师资队伍结构。

从该机制实施以来,“穆青新闻实验班”已成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一块金字招牌。一方面,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院的教师能够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的教学理论成果,新闻界人士也能通过教学把自身的实践成果提升到理论层次;另一方面,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双重体制保障下,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尤其是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并通过创办实践平台、举办学术和实践活动培养选拔了一批怀揣新闻理想、具有一定实战能力的学生。

二、“院院联合”培养模式

“院院联合”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既掌握媒体传播规律、又懂得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高质量的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为目标,融合其他优势专业学科的学院与新闻学院之间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促成新闻传播学院与其他专业学院之间的强强联合,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4]。

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职业为目的,综合为手段”为主要特点。如與经济学院合作培养财经新闻类人才、与体育学院合作培养体育新闻类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契合了当前垂直媒体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也是跨学科办学的新探索。

北京大学是开启“院院联合”培养模式的先行者,该校已经开展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医学部联合培养健康传播方向的硕士研究生[5]。一方面,建立由双方资深教授组成教学指导小组,培养过程中结合传播学和医学两个学科的知识,并把专业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进行交叉融合;另一方面,践行“和而不同”的原则,根据学生本科学科背景,因材施教,调整先修课程,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二者的合作起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培养出更多“既了解医学知识又懂新闻传播规律的专门人才”[6]。 总之,“院院联合”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同校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优质资源。

三、“1+1”培养模式

“1+1”培养模式是指以“新闻传播学院+研究中心(校内)”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一种培养方式,主要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参与项目合作等形式进行。其核心为跨学院、跨学科的多元教师队伍,有文科学院教师也有工科学院的教师。研究生进校后,根据学生的本科专业并结合研究兴趣爱好,分配给研究中心的导师,并根据中心的特色研究方向和导师研究专长,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向的培养。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整合该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信息安全等优势学科,提供“立文而兼理”的发展平台,强调与理工类专业共同构建多元交叉理论和专业技能模块,以培养既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又具有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理念。结合跨学科的专业的特点,对课程设置进行大量创新设置,建立传播学理论基础模块、信息技术模块、数据挖掘模块、区域发展模块和媒体业务模块等五大教学模块。

该校采取三种教学方式结合。1.研究型教学:理论研讨+论文写作;2.课堂实践+技能实训:自主学习+动手制作+展示表达+报告撰写;3.媒体实践+项目研发:通过实习和具体操作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进入导师课题组,协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

从实际效果来看,该模式以新闻传播学科为基础和整合该校特色学科资源,以新闻媒体行业实体和综合性实践基地为依托,有效搭建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平台[6]。有针对性地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跨学科融合、应用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体系[7]。

四、“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是整合两个学科或者两个以上学科,通过学科整合、资源共享等方式,跨越单一学科性,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提供复合型的跨界融合的高层次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8]。这种培养模式是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上要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密切把握行业需求的根本要求下进行一项新闻教育改革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学科交叉”的先行者。在培养过程中,该学院不仅强化新闻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新闻传播理论基础教学,还大力推进网络技术、数据挖掘、用户画像、即时体验等新媒体技术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对市场、产品与用户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独特竞争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入艺术与传媒学院、心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艺术、设计与用户体验、心理认知、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方面的课程,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其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依靠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鼓励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学生通过跨专业推免、跨专业报考等方式进入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习,并通过开设《数字媒体软件编程技术与开发》等专业选修课程,实现文科与理工科的学科融合,培养既掌握媒体技术,又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国际化传播视野的现代新闻传播人才[9]。

这种“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相互联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推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社会实践的变革,培养具有宽阔的多学科交叉视野和复合知识的新闻传播专硕人才[8] 。

五、“校媒合作”培养模式

“校媒合作”培养模式就是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机构(如报社、广播电视台、杂志社等)紧密合作,利用学校和新闻媒体机构的不同优势,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能用、实用、好用”的媒体人才。

从具体的合作措施来看,校媒双方可以联手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优化课程设置、共同构建教学模式、共同构建师资队伍。通过“校媒合作”学院可以打通与业界的联系,建立优质的实习基地,让媒体直接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从而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和内外一体的成长环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校媒合作”培养模式的先行者。他们为了提高学生的新闻实务能力,主动联合南方报业集团,合作开展一些采访活动,并通过这种合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10]。如该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建立众多的合作平台,如:“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南都讲座教授项目”“专硕业界前沿讲座”“共建专业编译平台”和“舆情调查报告”等一系列媒体实践平台和项目。其中,“准记者南方训练营”是由资深记者和编辑讲授新闻操作理念、报业和媒体发展趋势等内容,学员还将赴南方报业旗下系列报参与采访实践活动,检验和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全面锻炼学员采写编和社会实践能力。

“校媒合作”培养模式找准了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切入点,解决了以往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和操作要领,忽视学生专业实战能力培养的问题;找准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结合点,解决了培养过程中媒体的实质性参与和校媒共建机制问题,做到了育人与用人的有机结合;找准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解决了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

从培养效果来看,校媒联合培养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领导认可,传媒领袖讲习班、准记者训练营蜚声全国,更促进了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日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化、规模化、长效化,研究生培养的成果显示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六、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闻教育要服务于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1]。这也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指明了培养方向。简而言之,新闻与传播教学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要遵循全媒体的规律,尤其是在媒体融合和部校共建的双重背景下,要把培训满足媒体需要的现代化的高级传媒人才作为培养的首要目标。具体来说,一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11];二是满足业界对“全能型”人才的急切要求,练好童子功,重点强化“采写编评播”的基本功;三是整合校外优质教学资源,用好业界资源,打破唯资历藩篱;四是全面创新课程模块,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考核方式;五是拓展生源来源的渠道,打造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最终,形成以“政产学研媒”创新培养为驱动的平台,全力做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11]。

参考文献:

[1] 蔡斐,王丹.试论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J].今传媒(学术版),2016(7).

[2] 郑保卫,叶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形成、推进及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15-18.

[3] 张举玺.“三双机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记穆青新闻实验班培养模式[J].传媒,2017(21):21-25.

[4] 孙凤毅.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记者,2010(9):30-31.

[5] 张易昔.健康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传播,2018(7).

[6] 涂苏琴,史琳燕.新闻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方向——以北京大学健康传播硕士培养为例[J].传媒教育,2017(12).

[7] 郄建业,李旭.交叉、融合与协同——对全媒体视野下新闻传播学教育跨学科的思考[J].传媒,2017(18):92-95.

[8] 传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學科融合的探索与实践——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J].今传媒(学术版),2015(11).

[9] 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5-68.

[10] 王江涛.部校共建:理论实践融合视野下的新闻教育模式创新——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案例[J].西部学刊,2016(4):71-72.

[11] 孙保营.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体系的构建[J].新闻爱好者,2013(11).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培养模式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