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抚绿乾隆山

2019-08-06 17:34艾奔宇邹武
林业与生态 2019年7期
关键词:荒山修路山林

艾奔宇 邹武

乾隆山位于平江县北部的板江乡境内,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造访过的地方。昔日乾隆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溪流瀑布奔走于山林之间,美不胜收。后来由于竹木价格上涨,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大肆采伐林木,使其成了名副其实的荒山。

如今,这里不仅有了5米宽的通山公路,而且山上风光旖旎、杉木遍布、翠竹林立……如此惊人的变化,都归功于一位执著的造林人——李文辉。

2002年以来,李文辉带领造林专业队60人,扎根深山,凭着满腔热情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造林530多公顷,植树200余万株,硬是把座座荒山、块块荒坡染成了绿色。

现年54岁的李文辉,是板江乡远近闻名的老板。早在20年前就依托自己辦的“湖竹扇业”公司,积累了资本。可以说有房有车,有儿有女,有自己幸福的家庭,在当地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他有福不享、有好日子不过,在家人、亲戚和朋友极力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干起了为荒山添绿的事业。

2002年8月,李文辉抓住国家启动退耕还林的契机,承包了乾隆山133.33公顷荒山和坡耕地,带领当地村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开启了漫长的植树造林之路。刚进山时,盖了几间茅草屋,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没有桌椅、床铺,就用砖头、木板搭起来。山上不通电,晚上就用蜡烛代替。上山下山全靠步行。兄弟们跟着自己吃苦受累,李文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5年,他投资40万元建起一幢200平方米、集办公、生活、休息为一体的房屋,并接通了水和电。

随后,李文辉又把目光瞄准在修路上。然而,那几年因为市场的影响,扇厂利润逐年下降,流动资金十分有限,举步维艰,但修路至少需要500万元,怎么办?其实,早在大面积造林,为支付工资、引进种苗时,李文辉就以20万元的价格卖掉了老家的房子。这次修路他又打起了自己在南江镇所住楼房的主意。但是,遭到了妻子的坚决反对。许多亲友也出面干涉、劝说。岳父对李文辉说:“你现在还有点钱,只要再做点小生意,一辈子就衣食无忧了,何必还这样瞎折腾。”可是,李文辉就是不罢休,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讲明修路对林场发展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软磨硬泡,妻子也只好同意了。楼房以40万元卖掉后,全家只好住进简陋的平房。2006年初公路建设动工,2007年8 月修通了一条长6公里、宽5米的盘山公路。不但解决了周边7个村民小组的1333.33公顷山林及自己楠竹基地的资源外运,也为拉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开展森林防火起到关键作用。2017年,一场水灾冲毁了大多路段。李文辉不气馁,又筹措100万元,于2018年将道路修复重建。

经过多年努力,李文辉完成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18.7公顷、新一轮退耕还林30公顷、荒山造林300公顷,组建了乾隆山林场。然而,他并没有满足现状,又将目光投向周边几个村无人经营的山林,与林农采取入股分红和合作经营等模式,于2011年成立乾隆山农民竹木种植合作社,使经营面积达到766.67公顷,主要从事楠竹、用材林培植、加工经营,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合作社被湖南省林业厅定为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林业合作社示范社。

17年,李文辉变卖家产、自掏腰包、负债累累,让荒凉的乾隆山披上绿装。17个春秋,他“一意孤行”,顶着家人、亲友反对的巨大压力,坚守自己的初心,专注于造林绿化,踏实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文辉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许与肯定。他先后被授予湖南省“造林示范户”“全国绿色小康户”、“岳阳市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平江县第十四届政协委员。

“荒山造林投入那么多,从身价百万到负债累累,你不担心,不后悔吗?”面对别人的疑问,李文辉自信地笑了笑:“没有什么担心和后悔的。儿子、女儿都长大了,参加了工作,不用我再操心。现在,我只想把后半辈子全交给这片山林,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当好播种绿色的使者,做这片山林坚定的守护者!”

猜你喜欢
荒山修路山林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城市山林
如果相爱
福安八斗村:扶贫做得精,荒山野茶能刨金
修路
小猴栽树
修路
修路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