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农区畜牧业饲草料保障现状及典型经验

2019-08-07 07:23李晓敏锡文林杜保军
草食家畜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区饲草料北疆

张 晶,李晓敏,锡文林,杜保军

(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3.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农区畜牧业是位于农业地区,与种植业紧密结合,以粮食、秸秆和饲草料为主要饲料来源,以舍饲或半舍饲主要饲养方式,适度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的畜牧业[1]。新疆农区畜牧业区别于内地,主体是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2-3]。随着新疆草原奖励补助机制的落实及生态环保和畜牧业由传统草原畜牧业全面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预计到2020年,天然草地禁牧面积100.07亿hm2、实现草畜平衡草场面积达360.6亿hm2,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现代农区畜牧业势在必行。通常,农区畜牧业做大做强的尺度依赖于饲草料保障能力[4-7]。

本文分析了北疆农区饲草料供给平衡现状,结合项目区调研,总结了饲草料生产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北疆农区饲草料生产潜力与发展定位,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提供基础资料。

1 北疆饲草料生产现状

1.1 种植业现状

近年来,自治区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突出“强基础、促转型、上台阶”,粮食、玉米、棉花、油料、特色及饲草料等产业不断健康发展。据记载,全区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621.73万hm2,其中: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215.49万hm2,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种植面积227.72万hm2,豆、薯及油料糖类作物种植面积41 万 hm2[8]。

北疆地区经济作物棉花播种面积28.1万hm2,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播种面积72.56万hm2,苜蓿播种面积7.6万hm2,青贮玉米播种面积6.13万hm2[8]。在以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经济作物(棉花)为主导的种植结构下,各地州结合畜牧业供需调整种植业结构并各有特色。

1.2 饲草料供应概况

根据2017年北疆农区各类作物种植情况测算(表1),年可生产提供青贮玉米306万t,生产苜蓿111万t,小麦秸秆346万t,玉米秸秆1 122万t。年可生产提供饲料原料732万t,其中:玉米600万t,饼粕类86万 t,小麦麸 47.2万 t。

表1 北疆饲草料供应情况统计表

1.3 饲草料需求概况

根据北疆畜禽养殖现状分析(表2),目前,北疆奶牛、肉牛和肉羊育肥年约需青贮650万t,奶牛、肉羊和肉牛育肥年需牧草约250万t,秸秆约40万t,奶牛、肉牛和肉羊育肥年需饲料约270万t。

表2 北疆饲草料需求情况统计表

续表

1.4 供需平衡分析

目前,北疆畜禽养殖总体饲草料供需情况(表3):青贮玉米,年短缺340余万t;青干草(苜蓿)余860余万t,可补充南疆饲草供给;秸秆年余1 000余万t,农牧民大多作为燃料使用;饲料原料,余460万t,除补充南疆饲料供应,主要调往疆外。

北疆是新疆主要农作物的主产区,尤其是小麦、玉米、油料、苜蓿的主产区,具有明显的种植规模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农副产品饲料转化率不高。

表3 供需数据平衡分析 万t

2 北疆饲草料生产取得的成功经验

2.1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畜牧业产业化模式优势逐步显现

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协调农村集中连片土地租赁、流转,建设饲草料生产基地;将农区畜牧业与草原畜牧业有机结合,协调草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帮助企业与农户合作推进“牧区产羔、农区育肥”模式;鼓励企业和养殖大户将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种养结合、产销一体的经济实体,推动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如新疆天莱牧业集团、塔城地区三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建设万亩以上饲草料种植基地和饲料加工基地,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不仅具有单产投入低而收入高、风险低而收益高等优势,还有利于草原恢复生态环境和解放劳动力。乌鲁木齐芦草瑾瑜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米东区首家国家级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租赁、流转当地农牧民耕地120 hm2作为青贮玉米种植基地,17户农民分别通过将购买奶牛的现金入股到合作社,生产销售的事都交给合作社,每年仅收取红利,农民将现金入股后再来合作社打工,既拿工资还分红利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最终牛奶提高了品质,稳定了产量,合作社和奶农实现了双赢。

2.2 牧草种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绿色、安全畜产品的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实现牧草种植效益最大化的需要,经过近年来产业界不断地努力,以及政府对牧草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北疆牧草种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牧草产量和质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如新疆蓿之花有限公司在苜蓿种植方面,已经逐渐将传统粗放式的种植管理方式转变为集约精细化种植,通过机械收获的方式在苜蓿初花期5 d内刈割完成,最大限度地保证苜蓿干草粗蛋白质含量在18%左右,该企业生产的苜蓿可达到一级、二级苜蓿干草;精河县阿恰尔牧业有限公司种植优质高产苜蓿666.67 hm2,干草产量平均可达15 t/hm2,成本为12 000元/hm2,苜蓿草捆经质检部门检测认证,蛋白质达16%以上,一年收获四茬,前三茬收获干草捆,第四茬制作裹包青贮苜蓿,裹包青贮苜蓿蛋白质含量达22%以上;察布查尔县牧源农业公司种植苜蓿200 hm2,干草产量平均可达18 t/hm2,牧草种植管理水平高,每公顷施肥达600 kg以上,并总结出割草、搂草、打捆等各主要工序的时间(早晨或傍晚),严格控制收割至打捆拉运时间在5~7 d内完成,确保蛋白质水平在17%以上,生产成本达18 000元/hm2;新疆老龙河牛羊育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120 hm2青贮玉米,通过连续3年施用有机肥,有效改善了土地板结,今年青贮玉米单产达70.5 t/hm2。

2.3 充分利用本地原料,研发应用饲料加工新技术,生产便于贮藏运输的新产品

新疆绿洲源天然香料有限责任公司以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红花、黄豆、向日葵、棉花等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甜菜叶、葡萄剪枝,中药材类副产品、提取精油后的薄荷秸秆、罗马甘菊、香紫苏秸秆等,葡萄籽皮渣、玉米、糖渣、玉米渣、漂渣、豆腐渣、蔬菜帮子、叶子等农业副产品,通过使用创新、安全的生物发酵工艺,结合先进的物理及化学处理方法,制做成节粮型高密度袋装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原料来源广泛,饲料的营养成分多样,价格便宜,这种饲料节粮效果显著、使用方便简单、储存占地少、保质期长、便于运输。

3 小结与建议

增加分析饲草料种植占比的变化,紧接着建议通过资金补贴和政策引导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就比较自然。

近年来,新疆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突出“强基础、促转型、上台阶”,青贮玉米和苜蓿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饲草料产业不断发展。北疆农区畜牧业饲草料供给在短时间来看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可以供给本区域草食家畜养殖需求,但是长远来看,牧草种植与其他经济作物比较效益优势不足,农区畜牧业发展的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饲草料种植收获加工机械化程度不高,饲草料产业发展滞后,服务机制创新不够等问题是制约北疆农区畜牧业更好更快、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建议不断加大耕地地力保护、“粮改饲”等系列补贴政策力度和范围,严格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建设1 000万亩饲草料基地”的规划,不断扩大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覆盖面和投资力度,积极推广牧草高效栽培、收获、加工技术,建立健全草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饲草料产业与畜牧业协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区饲草料北疆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北疆博物院建筑初探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我国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推进的研究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北疆纪行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八十三团农区放牧促增收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