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红色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19-08-07 08:43梁晓勤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教学运用红色文化

梁晓勤

[摘 要]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贺州红色文化可从四方面切入:立足当地文化,渗透红色文化思想;读写红色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播红色文化,营造红色文化环境;追寻红色文化,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这样教学能够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三观,激活学生爱我贺州、爱我中华的情感,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关键词]语文学习;红色文化;教学运用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精神文化包括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优良传统,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雷锋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等,蕴涵着爱国爱家、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爱憎分明、勇于攀登等品质,这些精神已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物质文化包括反映史实的遗址、博物馆、纪念碑、烈士陵园等,其直观形象、可触可摸,具有较强的陶冶熏陶渲染性和思想教育实践性。

贺州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三省(区)的交通枢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孕育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贺州人民,如:曾任广东省委书记邓中夏的秘书,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颖超当粤语翻译,参与组织发动工人举行省港大罢工,全国第一个戴红领巾的龙业鼐;为策应南昌起义部队,发动梧州起义的黄士韬;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战功卓著,被追记为一等功的叶海运。在“白色恐怖”年代,贺州人民高举战旗,振臂呼喊,浴血奋战,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贺州红色文化资源,有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黄姚纪念馆等4个自治区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七军整编旧址张公庙等3个市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保民烈士墓等15个县级国防教育基地。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十分丰富的育人内涵, 将其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提高语文学科的吸引力、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都发挥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为贺州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利用贺州丰富的红色文化来丰厚我们的语文教学呢?笔者在此谈一些做法。

一、立足贺州红色文化,渗透红色文化思想

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不畏强敌,前仆后继,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涌现出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编入我们小学语文教材,成了红色文化中的经典,是革命精神的产物和象征,如《七律·长征》《狱中联欢》《青山处处埋忠骨》《黄继光》等一篇篇闪烁着万道光芒的革命题材课文成了学生的精神食粮。在教学这类红色经典题材的课文时,我结合教材,根据教学需要,联系贺州红色文化中的红七军转战过桂岭的整编事例对学生进行了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教育;利用革命烈士龙业鼐在敌人严刑拷打的非人折磨下,即使牺牲生命也依然矢志不悔,无限忠诚党的革命事业的高风亮节,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和诚信教育;通过英家起义事例引导学生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育学生不忘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付出,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通过叶海运烈士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为保卫南疆奋勇杀敌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证明,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相关的红色经典课文与贺州红色文化融合在一起,坚持用红色文化育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读写贺州红色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有传承红色文化的载体,需要有传播红色文化的渠道,这个载体和渠道之一就是小学语文教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贺州人民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创造了彪炳千秋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为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在课前、课后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贺州红色文化的光辉篇章,如《贺州市志》中的“红七军过桂岭”“铺门抗日保卫战”“马鼻、道石阻击战”“烈士传略”“解放初期清匪”,《贺州日报》中的“风雪桂岭路——红七军过贺州的历史”“陈保民烈士二三事”“永远的丰碑”,《秘境八步》一书中的“圣俗两擎张公庙”,等等。同时,我要求学生每次阅读后都认真写读后感,在语文活动课上大胆发言,畅谈自己对贺州红色文化的认识、收获,并把自己的佳作张贴在学习园地中,供其他同学阅读、借鉴。实践证明,通过组织读写贺州红色文化,学生对贺州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强化了学生对贺州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传承和发展贺州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勤于思考、乐于动笔、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等语文核心素养也大幅度提升。

三、传播贺州红色文化,营造红色文化环境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充满正能量的育人环境。菁菁校园是学生生活、求知、成长、成人的主要场所, 其环境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效果。深入发掘贺州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将其渗透到校园文化中, 赋予校园环境红色基因, 有利于学生从多姿多彩的贺州红色文化沉淀中获取人文滋养和精神动力, 促进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为此,我坚持让贺州红色文化融入班级,为语文学习服务。我在教室里布置了红色文化黑板报,创编与贺州红色文化相關的诗歌、楹联、故事、散文、传说,营造语文学习氛围;邀请革命烈士的家属到班上讲课, 讲述烈士生前的事迹,帮助学生强化与红色文化有关的语文篇目的学习;举办红色诗歌、红色故事小创作活动, 扩大贺州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排演涉及贺州红色文化的节目,并参与学校的文艺会演,强化学生红色文化的自我教育,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贺街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红色文化体验活动, 要求学生采用诗歌、记叙文、散文等不同文体作文,记下自己的体验感受,促进其习作能力的提升;反复播放贺州革命历史文化系列纪录片《潇贺往事·红色记忆》第17集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走进贺州大地上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那一段段峥嵘岁月中,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继承和弘扬贺州红色文化的历史重任。

四、追寻贺州红色文化,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 毋庸讳言,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沉渣泛起, 物欲横流, 侵蚀着人们的心灵, 少数人失去了理想信念, 失去了远大的人生目标,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满足现状。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向我们敲响了暮鼓晨钟。我们坚决不能让其渗透到菁菁校园,坚决不能让其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坚持用红色文化育人, 帮助学生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火墙。

一是开展贺州红色文化之旅。贺州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过的地方,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展开的英勇不屈的斗争中,一大批革命先烈在贺州这片土地上用如椽大笔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斗志,已成为贺州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宝贵的贺州精神财富,我组织学生参观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黄姚纪念馆、红七军整编旧址张公庙、芳林三烈士纪念园等贺州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曾挥洒着无数英烈的热血,感受到了革命英雄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斗志,从而丰富了自身的习作语言,充实了自身的习作素材。

二是开展寻找革命英雄事迹活动。贺州红色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电视、实地访问、图书馆等渠道去追寻贺州革命烈士的英雄足迹,用纸笔和摄像机及时记录下英烈事迹。然后把寻找英烈的素材或写成调查报告,张贴在校园供同学们阅读,传播正能量;或写成广播稿,在校园广而告之,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面;或写成记叙文,内化英烈事迹。如全国第一个戴红领巾的革命烈士龙业鼐是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西南村龙家寨人,我长期在其村的小学任教,曾组织学生深入实地走访龙业鼐的族人,师生一起从其族人口中零距离感受到了先烈当年在家乡的贺县中学及向亲友投寄进步书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壮举,收获多多,感人至深。

三是开展贺州红色诗歌、对联抄写比赛。这项比赛在前面两项实践活动的前提下开展。学生踊跃参加,他们抄写的1931年邓小平率红七军北上在贺州桂岭整编时期流传的女战士七律诗:“束装整甲楚南过,只为灾荒受折磨。踏破丝鞋埋雨径,摧残红鬓恨风波。沿门乞食施恩少,当面谗言忍辱多。他日江边春水涨,工农站起掌航舵。”及盛赞红七军丰功伟绩的长联:“一代伟人具雄才怀大略率部长征拯救中华驱敌寇;七军壮士披战甲执干戈挥师北上谋求民族保生存。”荣获了一等奖,这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积极挖掘贺州红色文化资源, 为小学语文教学所用, 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務。赋予贺州红色文化新的时代活力, 促使贺州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对激发学生爱我贺州、爱我中华的情感有着良好的强化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贺州市志(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2] 中共贺州市八步区委宣传部.秘境八步[M].南宁:广西科学出版社,2012.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教学运用红色文化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