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走高影响因素分析

2019-08-08 03:09徐凌峰
新农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猪价存栏农村部

猪肉作为我国城乡居民主要副食品,其价格变动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近一年来,我国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先跌后涨,一年内振幅高达60%。近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猪供给偏紧导致后期猪肉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生猪市场向来夏季行情都有淡季不淡的表现,加之疫情导致高去产能化,生猪价格上涨来临,2019年6月成为猪价新一轮上涨的起点。从6月份的表现来看,尤其是后两周的行情走势,再次把猪价推到了一个高度之上;北方主产区兼重疫区的猪价触底反弹,基本上都处于高价的位置,猪肉供应和价格情况受到市场关注。

疫情影响调运受限 局部地区生猪缺乏

非洲猪瘟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动物疫病,与过去发生的许多重大动物疫病的致病机理、传播途径、防控基础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国际上,也没有与中国生猪养殖量和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相似的国家,在国内外都没有可直接借鉴的成套防控经验和做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将会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各项防御措施,逐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

为防止疫情范围扩大,从去年9月份开始实施跨省活猪禁运政策;这一方面有效阻断了非洲猪瘟的部分传染途径,但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国内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区域性矛盾突出。生猪价格在全国产销区出现了严重分化现象,主产区大量活猪积压导致价格骤跌,依赖生猪调入的地区则由于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上涨,以至于主产区和主销区猪价相差一倍多。虽然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跨省活猪调运政策也有所调整,产销区价格分化现象有所缓解,但由于供应偏紧,生猪价格仍存在大幅上扬的风险。

截至2019年3月1日,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内蒙古等28个省(自治区、市)相继发生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活动的通知》规定,疫区所在的县(含县级市、区,下同)暂停生猪及生猪产品调出本县,疫区所在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暂停生猪调出本省。疫区所在县内的生猪养殖企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在本省范围内与屠宰企业实施出栏肥猪“点对点”调运,具体办法由各省规定。根据文件要求,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物安全性高的养殖企业才具备相关条件,小规模户生猪流通范围只会限于当地。

猪肉产量明显下降 供给减少

2018年8月开始,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肆虐,导致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下滑。按照正常的生产周期测算,能繁母猪损失逐步反映到2019年6月及之后的生猪出栏量上,同时,叠加夏季母猪受孕率低、冬春仔猪易腹泻成活率低等因素,6月份生猪出栏也存在季节性低位。

2018年四季度生猪跨省调运几乎全部暂停,这对生猪养殖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传统的猪肉供应方式和渠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仔猪和种猪调运受阻,主产区猪价低迷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中小户甚至企业开始加速淘汰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2018年能繁母猪产能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四季度减幅明显加大。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幅从2018年1月的1.2%提高至2019年2月的18.6%,对目前的生猪供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9年一季度,生猪出栏存栏均明显减少,其中生猪出栏同比下降5.1%,3月底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0.1%,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尤为明显。生猪产能下降幅度之大为近年少见。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会影响约10个月后生猪出栏量,因而猪肉后期供应明显偏紧,生猪价格仍存在继续大幅上涨的风险。

农业农村部6月12日公布的“2019年5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显示,5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4.2%,比去年同期下降22.9%;能繁母猪环比下降4.1%,比去年同期下降23.9%。由此可见,5月份无论是生猪还是能繁母猪存栏,环、同比降幅均进一步扩大,而且未来同比降幅有可能达到历史最大值。不过,农村农业部透露,非洲猪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有26个省(区)解除疫区封锁,生猪调运秩序逐步恢复。截至6月16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37起,其中今年以来发生38起,月均发生起数明显减少,且均为点状发生。

进入6月下旬之后,生猪价格的涨势非常迅猛。北方地区是非洲猪瘟疫情最先爆发的地区,大面积扑杀及超低猪价导致生猪产能去化严重,生猪供应缺口尤为突出。这也是6月下旬以来东三省猪价大涨,从价格洼地一度涨至全国价格高地的重要原因。现在北方多地猪价涨至20元/公斤以上。南方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非瘟疫情影响严重,养殖户恐慌抛售,猪价大幅跳水,成为全国猪价最低地区。

“尽管非洲猪瘟防控做了许多的工作和努力,但是非洲猪瘟疫情对整个生猪产业的冲击还是非常严重的。”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指出,总的情况来看,猪肉价格已经提前进入了上涨周期。预判全年猪肉产量会下降,后期生猪供应会趋紧,四季度活猪价格将会突破2016年的历史高点。在生猪供应缺口逐月扩大的情况下,猪价总体上涨的局面基本形成。

产业政策出台 有力支持

在非洲猪瘟疫情下,在跨省禁调、价格下滑等多重压力下,北方主产区养殖户大幅亏损,市场出现产能加速清退的局面。在非洲猪瘟疫情相对较轻的南方地区,产能退出情况也较为明显。无论大型养殖户还是中小散户,对于补栏都抱着谨慎心态。目前中小散户在持续去产能,市场集中化程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地区推送符合环保要求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将带动区域内供给恢复,提高自给率。通过提供融资渠道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符合环保要求的规模化养殖,将会有助于南方销区自给率水平的提升。北方主产区受疫情和环保政策双重影响,产能下降明显高于南方地区,部分前期扩张较快的企业已经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2019年4月24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对规范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鼓励,这对于生猪养殖是一个利好因素。《通知》重点支持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重点,支持第三方处理主体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推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促进畜禽粪污转化增值。二是支持规模养殖场特别是中小规模养殖场改进节水养殖工艺和设备,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按照种养匹配的原则,配套粪污消纳用地,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处理,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将对项目县给予补助,原则上对猪当量(以生猪、牛存栏量折算猪当量,1头牛相当于5头猪)为50万头以下的项目县,累计补助上限为3 500万元;猪当量为51~70万头的项目县,累计补助上限为4 000万元;猪当量为71~99万头的项目县,累计补助上限为4 500万元;猪当量为100万头以上的项目县,累计补助上限为5 000万元。

2019年5月2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要充分发挥政策性功能,积极为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5 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鼓励将猪舍等地上附着物、生猪等作为反担保措施。对在保担保贷款到期的养殖场户实施展期担保,并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无还本续贷;对单户养殖场提供的担保余额不得超过1 000万元;对于200万元~1 000万元(含)之间的担保项目,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19年10月31日,可纳入“双控”考核范围,并可按规定享受担保费用补助和业务奖补政策。对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及年出栏5 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贴息范围重点是用于相关企业购买饲料和购买母猪、仔猪等方面的生产流动资金,贴息资金从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的适度规模经营资金中统筹安排,对养殖企业银行贷款贴息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此外,地方财政还可通过自有财力等其他渠道安排贴息资金,但贴息比例总和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帮助养猪企业渡过难关,切实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应,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针对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

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拉动

国储冻猪肉收购对市场也是一种提振作用。2019年3月13日,《关于做好2019年第二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加工入库工作的通知》下发,要求根据《商务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的通知》,做好2019年中央储备冻猪肉第二次收储(社会代储库)加工入库相关工作。2019年3月19日,《关于做好2019年第三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加工入库工作的通知》下发,要求做好2019年第三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中央直属库和西藏地区代储库)加工入库等相关工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养殖户养殖意愿影响生猪存栏

疫情爆发初期,养殖户恐慌心理加剧,大量养殖户主动抛栏,导致猪肉阶段性供给增加,猪肉价格阶段性下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农业部门此前曾对1 500户养猪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因疫情风险大而明确选择不补栏的养殖户占55%,犹豫观望的占22%,打算补栏的仅占18%。大规模的不补栏及观望态度,也致使生猪存栏减少,市场供应也减少。

猪肉消费仍保持较高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从消费结构看,猪肉消费占肉禽类消费总量比例超过60%,其价格大幅波动可能造成生猪养殖产业无序动荡,也容易造成CPI较大幅度波动,对民生造成冲击。4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根据农业农村部6月24日披露的最新数据,5月猪肉价格涨幅较大,集贸市场月均价为每公斤24.71元,同比上涨26.6%,但仍低于近五年平均水平。同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截至当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63元/公斤,比上周五上涨2.6%。作为肉类消费的主角,猪肉市场需求较大,作为屠宰来源的生猪,其收购价格上扬。

猜你喜欢
猪价存栏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