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社会角色

2019-08-08 04:05吴云姣
课外语文·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会角色语文教材问题

【摘要】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两类主要社会角色进行分析,提出社会角色出现单一化、传统化等问题,并从教材编者和教师教学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促使教材内容更为符合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社会角色的差异性。

【关键词】语文教材;高中人教版;社会角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材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媒介,是教师“教”学生的工具,也是学生“学”的主要资料。研究表明,从初中迈向高中的中学生正处于“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文中出现的两类社会角色进行研究并分析,找出改善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从而使高中生健全社会角色观,引导他们明确自身潜能,从而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定位做出准确、合理的选择。

一、语文教材和社会角色的概念

(一)语文教材

《辞海》中对教材的释义为“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   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它包括语文课本和一切语文学习资料、录像等。

(二)社会角色

著名的美国研究者乔治·米德指出:“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简而言之,我们在社会中扮演各自的角色,但受舞台剧本和管理者的约束,“社会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人们的身份与所处社会阶层、地位。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两类社会角色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选文作者的社会角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鉴赏”里的选文,其中摘录着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作者的经典之作。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章作者社会角色总共有六方面的角色,在这里统计的多重身份者的身份类型都计入其中,因此统计出作者总数与教科书中作者数有所出入,分别为政治家、文史学家(诗人)、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记者。必修一有政治家2人、文史学家10人、记者6人;必修二有政治家3人、文史学家9人,教育家2人;必修三有政治家1人、文史学家9人、科学家3人、教育家2人;必修四有政治家1人,文史学家13人、科学家和哲学家各1人、教育家2人;必修五有文史学家10人、科学家3人,总计政治家7人、文史学家51人、科学家7人、哲学家1人、教育家和记者各6人。

由此可见,被选编进高中语文教材的作者都有一定的社会角色扮演,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是生活琐事,作者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有的课文甚至会更加看重作者的身份及其精神影响,以期能对学生进行文化、情感的熏陶教化和优秀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一般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都是具有一定的经典性,是由编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挑选出来的,认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文章。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的社会角色

作者笔下的人物千奇百态,各有特色,教师运用教材详细分析相关人物,对教材中形象的社会角色扮演和情感的生发进行深层次解析,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人物的正面形象。因此,对作者笔下人物的背景解析是很有必要的,对其人物形象的见解也能更深层次。除了作者的社会角色之外,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的角色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则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来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分析,进一步对作品里的人物扮演的社会角色进行阐述,从而得出相关主旨。高中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是长篇叙事诗、戏剧、写人记事性散文、小说、人物传记和演讲词,其中扮演的角色极其丰富,如革命家和将士、思想家和哲学家、教师和秀才、资本家和普通劳动者等角色。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各有色彩,他们鲜明地反映了自身性格、时代的烙印、社会的变迁等,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我们未生活过时代的繁荣与衰败。在引领为经典著作的《鸿门宴》中,文章提到的人物有沛公刘邦、项羽、张良、曹无伤、项伯、樊哙、陈平、夏侯婴等人,但文中对陈平、夏侯婴、纪信等人是只言片语。除此之外,不同的角色鲜明地刻画出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对人物的扮演社会角色进行解读,从而感受作品中的跌宕起伏。

由此可见,高中教材中作者笔下人物扮演的社会角色在教师教学中起着极大作用。不仅仅是对教学中的内容可以深层解读,还可以感受其气氛,使学生更有代入感。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社会角色折射出的问题

(一)社会角色的单一化

首先,表现在选文的作者上。据统计发现,教材中选文仅文学家、史学家就占了作者总数的65%,其他的如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等,都是存在于所谓的“高尖端”的远离普通人群的社会环境中。其次,表现在课文艺术形象所代表的社会角色的层次单一。如在教材涉及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形象,如大堰河(《大堰河——我的保姆》)、鲁侍萍(《雷雨》)、琵琶女(《琵琶行并序》)等课文,课文中的社会角色是平凡的,但他们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形象,由此表达对旧社会、旧制度、腐败统治的痛恨与批判。这种社会角色层次的单一性,直接造成了主题思想表达的单一性。

(二)社会角色的传统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其中大多是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之作。比如,《鸿门宴》《林黛玉进贾府》《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窦娥冤》等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考验而被世人认可的经典。但是,也正是因为教科书选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偏爱,使得教材中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整体都过于传统。选文只是一些经典之作,缺乏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创新思考。可以说,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人物社会角色的选文,大都带有传统化弊端。

四、高中语文教材中社会角色完善的策略

(一)教材编写应坚持多样化原则,贴近生活

丰富并完善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角色,使高中生全面、理性地认识各种类型的社会角色及其角色规范,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最終完成人的社会化,就要保证教科书编写者在实现育人的教育目标上坚持平等、多样的社会角色观,直面高中生即将踏入社会时的心理状态与存在的全部问题,立足于青少年内在与外在、能力与知识的全面发展,将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兼顾。

(二)教师应正确解读文本、尊重学生个性思考

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教师正确指导学生,以期学生将个性化与社会化相融合,教科书中的社会角色问题,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对教科书中角色的社会定位进行僵化解读,应该在熟悉、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思考、细心品味的空间,以学生自己独特的的生活阅历与审美视角来使语文课本中单薄的社会角色形象立体化、生活化、人性化。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现代眼光看待传统社会角色。用现代眼光对与当今意识形态等存在出入的社会角色进行多元化、多角度解读,重新建构这些人物形象,为其注入时代的气息,争取将之与现实生活挂钩,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社会环境。

(三)学生应乐学善学,广泛阅读相关书籍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学会联系课外知识深度挖掘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品中人物扮演的社会角色,对解读文本有着重大作用。学生对于教材中社会角色存在的问题应该保持着正确的认知态度,克服教材在社会角色的不完善问题,走出教材的固定框架,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因此,在丰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应该学会广泛阅读,完善教材选文中的社会角色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吴云姣,女,1996年生,湖南省郴州市人,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社会角色语文教材问题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从婚礼与生育礼看维吾尔族女性社会角色的转换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