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配置人员发生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9-08-12 01:38黄水湖方水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3期
关键词:锐器保护意识输液

黄水湖 方水凉

某三甲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完成全院静脉用药集中统一配置,可及时、安全、高效地为住院患者提供静脉输液药物,提高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同时减少细胞毒性药物对医务人员的伤害。静配中心现有静配人员79名,参与静脉用药配置的人员为64名。静配人员全部为药学人员,既可以合理安排药品配置,又节约人力资源,避免重复与浪费,将临床护士从繁琐的药物配置工作中解放出来[1],真正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但与此同时,静配中心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荷:静配人员每天配置4 000~5 000份输液[2],工作量巨大。在配置过程中,常常出现锐器伤害事件,不仅对静配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同时对其保持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笔者就被锐器伤害的静配人员进行随访,分析原因并建议采取积极有效防范措施,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静配人员被锐器伤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随访对象

某三甲医院静配中心在2018年1—12月发生锐器伤害的事件共计23起,被锐器伤害的人员共计18人。

1.2 方法

某三甲医院静配中心在2018年1—12月发生锐器伤害事件的人员共计18人。笔者对这18人发放随访表,随访的主要内容为工作年限,回忆受伤时间、受伤的原因与过程、受伤时配置何种药品、受伤时的配置操作、受伤的程度、受伤后的处理。随访的内容包括2018年度参加科室操作培训的次数、自我保护意识程度等。

2 结果

随访的这18名静配人员平均工作年限为3.6年,2018年度平均参加科室培训操作0.77次。笔者根据静配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的原因,锐器伤害发生时处于何种操作步骤,配置何种药品,以及发生锐器伤害的次数进行统计,对受伤原因做出归纳总结,见表1。

3 讨论

3.1 某三甲医院静配人员被锐器伤害原因分析

3.1.1 配置药品 由表1可知,除针头回帽受伤3次,脚踩碎片受伤2次外,其余发生锐器伤害事件时配置的药品主要为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10%氯化钠溶液、10%氯化钾溶液、注射用纤溶酶、50%葡萄糖注射液,分别为4次、7次、3次、2次、1次、1次。在静配中心的配置过程中常常遇到包含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10%氯化钠溶液、10%氯化钾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药品的处方。包装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的药瓶属于小号安瓿,安瓿瓶处于密封状态,开启困难[3],且其质地薄脆,受力不均匀时容易被捏碎而扎伤手指。其口径较小,抽取药液时,对进针的平稳性要求较高,然而抽取药物过程中不同的操作人员有不同的习惯[4],不小心针头容易插到安瓿外,从而刺伤手指。包装10%氯化钠溶液、10%氯化钾溶液的安瓿则质地坚硬,掰断后的安瓿头颈常出现不规则边沿,容易造成手指扎伤。注射用纤溶酶采用小号西林瓶包装,其橡胶塞口径较小,进针时,针头穿刺容易发生偏差而刺伤手指。100 mL的50%葡萄糖注射液采用金属盖片封闭橡胶塞,金属盖片边沿非常锋利,容易造成割伤。

3.1.2 操作规范性 在随访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被锐器伤害的静配人员在配置药品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工作量和就诊人次的增加[5],静配中心用药数量较大,使得静配中心静配人员工作负荷大,由于绩效奖金与个人工作量挂钩,部分静配人员过度重视自身的绩效奖金,一味追求药品配置速度。在追求药品配置速度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规范的配置操作。比如在配置安瓿包装的药品时,常常没有使用砂轮划割安瓿头颈,没有垫小纱布,直接用手掰安瓿。这样操作,容易造成像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等安瓿受力不均匀而被捏碎,扎伤手指,或造成像10%氯化钠溶液,10%氯化钾溶液等安瓿头颈出现不规则折断,扎伤手指。在实际配置过程中,也发现有个别静配人员为了减少自身伤害,用剪刀直接敲掉安瓿头部,这种操作常常造成安瓿头部遍地散落,玻璃碎片增多,造成自己或他人脚踩碎片受伤。

3.1.3 工作时间段 在随访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锐器伤害事件发生在早晨。某三甲医院静配中心上班时间为早上6点。静配中心大部分静配人员居家距离医院较远,常常需要凌晨5点起床。路途遥远、疲惫、睡眠不足,造成精力不集中,从而增加静配人员在药品配置过程中被锐器伤害的风险。另一方面,静配中心的成品输液大部分集中在早上时间段。早上6—8点配置的第一批次的输液量约占静配中心一天配置完成的成品输液量的40%,在这段时间中,参与药品配置的工作人员为16~18名。很显然,这段时间的工作负荷非常大,发生锐器伤害事件的概率更大。

3.1.4 自我保护意识 随访被锐器伤害的静配人员时,笔者发现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静配中心全部由药学人员完成药品配置,药学人员在上岗之前,即实习阶段都很少接触药品的配置,对配置过程中锐器伤害的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认为锐器伤害只是皮外伤,自行简单处理,创可贴包扎就行,没有意识到部分伤害的严重性,直到就医被告知要打破伤风抗毒素时才知道伤害事件的严重程度。

3.1.5 操作熟练程度 随访中,笔者发现部分被锐器伤害的静配人员由于某种原因未及时参加科室组织的操作培训,而且受伤者大部分集中在入职2年以内的员工。查询科室2018年的静配人员工作量排名,发现这18名静配人员大部分位居排名靠后位置。

3.1.6 工作环境因素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静配人员长时间工作、工作环境封闭、工作光线不良等原因,容易造成锐器伤害事件的发生[6]。静配室为了达到无菌环境要求,需要装备空气净化系统,生物安全柜等,而这些设备的噪音大,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容易出现听力下降、头痛、疲劳等症状[7],从而也增加了发生锐器伤害的概率。

3.2 防范措施

3.2.1 配置警示 统计整理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10%氯化钠溶液、10%氯化钾溶液、注射用纤溶酶等,采用相似的材质和规格的包装瓶药品,然后对这些药品进行配置警示,使静配人员对这类药品提高警惕,在配置这些药品的过程中有意控制配置速度,避免锐器伤害。在新入职的静配人员的岗前培训中强调这些药品包装可能带来的锐器伤害,从而引起重视。同时向厂家反馈包装瓶质量情况,建议改进包装瓶质量。

3.2.2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程序已经成为当前较为优秀的规范培训方式[8]。笔者建议把目前执行的每年一次标准操作程序培训提高到每季度一次,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例如在掰安瓿之前,一定要严格使用砂轮划割安瓿颈部并使用酒精纱布擦拭。抽取药液时注意进针角度与深度。把每年一次的操作考核与奖金绩效挂钩,提高对操作规范性的重视。

3.2.3 引进配药机器 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静配中心开始使用半自动、全自动配药机器,这不仅减轻静配人员的工作负荷,使原来耗时、繁重且危险的药物配制工作能安全快捷地完成[9],减少锐器伤害,还可以让静配人员腾出更多时间专注于患者的安全用药方面。

3.2.4 合理分配输液批次 利用已经上线的批次管理软件。该系统根据给药方式、药品的特性、患者输液总量[10]、临床实际需要,编排批次,错开配置时间,合理安排患者全天输液,降低首批输液数量[11],避免造成输液扎堆在首批次6—8点时间段配置。同时合理安排上班人员,适当增加早上6—8点时间段上班人员。

3.2.5 安全教育 医护人员在执业中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12]。加强对锐器伤害的认知,请相关专家办讲座,提高静配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护锐器伤害相关的安全教育。

3.2.6 改善工作环境 禁止静配人员调班成一天上两个班次,避免工作时间太长,尤其是值完夜班后需要充足的休息。实现早班补贴兑现,让路途遥远的静配人员上班时选择较舒适、较便捷的交通工具。检查配置间光线是否充足与标配,及时维护照明电源。保持地面整洁,如发现玻璃碎片,及时清理,避免脚踩玻璃碎片造成锐器伤害。

表1 受伤原因归纳总结

4 结论

在静配中心,最常见、最直接的伤害为锐器伤害,静配人员对锐器伤害应引起足够重视,提高对锐器伤害的自我保护意识,警惕易于引起锐器伤害的药品包装瓶,严格执行操作标准,重视安全教育,最大程度地降低或避免锐器对医务工作者造成的伤害。

猜你喜欢
锐器保护意识输液
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