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应用刨削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9-08-12 01:39罗福梅周凤刘彩芳吴庆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3期
关键词:宫角肌层异位

罗福梅 周凤 刘彩芳 吴庆莉

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在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在临床上也被称为是“宫外孕”[1]。异位妊娠多发生在腹腔、卵巢、输卵管等位置处[2]。在对异位妊娠进行治疗时,术前,需给予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有助于提升手术的安全性[3]。在术后应使用腹腔镜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确保能够降低手术的出血风险,但是治疗费用较大,并且还有一些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子宫内膜弥漫性缺血坏死等情况,减弱了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增加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了能够保住患者的生育能力,应加大对保护患者生育机能又能够消除病灶手术方法的探索。刨削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械性冷刀切割宫腔镜手术器械,通过切割窗口能够将病灶组织切除掉,并吸出体外。本文将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刨削系统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5.6±3.7)岁;疾病类型:宫角妊娠患者1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9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7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4.6±3.2)岁;疾病类型:宫角妊娠患者1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6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8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参考2016年版本《异位妊娠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根据患者初始的β-hCG水平,采用甲氨蝶呤(MTX)单剂量或多剂量方案:MTX单剂量方案主要适用于初始β-hCG水平较低或β-hCG变化处于平台期的患者;MTX多剂量方案则主要用于单剂量方案治疗失败或初始β-hCG水平较高者。单剂量方案治疗失败:指对于MTX治疗后的第4~7天血清β-hCG水平下降少于15%者,应给予额外剂量的甲氨蝶呤或外科手术干预。MTX单剂量/多剂量具体给药方案如下:在医师做出临床诊断的第1天予甲氨蝶呤50 mg/m2(单剂量)或在诊断的第1、3、5天各予甲氨蝶呤1 mg/kg治疗(多剂量)。分别于第1、4和7天检测患者的血β-hCG水平。另外,在治疗期间,还需给予患者抗炎治疗。

观察组:刨削系统治疗。(1)手术设备选择IBS系统,此系统生产公司为KARL STORZ,系统包含6度广角镜、主机、双极电凝球、刨削刀头,切割窗口包含长方形以及卵圆形。镜鞘外选择8 mm直径,每分钟转速1 200~2 100转,每分钟的吸引泵流量250 mL。(2)手术。全身麻醉且手术位选择膀胱截石位,在进行治疗时应通过腹部超声进行检查,而后选择刨削系统予以手术操作,如果出血量较大需要采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3)术后治疗。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出血量进行观察,抗感染采用抗生素药物,手术后第1日对患者的血β-HCG进行检查,而后每周进行一次复查,直至血β-HCG在5 U/L以下。

1.3 疗效评估

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显效:患者的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不良反应完全消失,B超监测下患者的盆腔包块完全消失,血β-HCG水平正常;有效:患者的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不良反应明显消失,B超监测下患者的盆腔包块缩小面积为一半以上,血β-HCG水平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的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不良反应未消失,B超监测下患者的盆腔包块未消失,血β-HCG水平上升或下降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评估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组织残留、术后血β-HCG下降时间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组织残留情况以及术后血β-HCG下降时间

两组患者组织残留情况以及术后血β-HCG下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异位妊娠近年来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且输卵管妊娠需要采用手术进行及时治疗[4]。而子宫肌壁间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宫角妊娠等均属于子宫腔外妊娠。与此同时剖宫产后瘢痕妊娠同样属于子宫异位妊娠。子宫异位妊娠其子宫颈以及子宫峡处无较大的空间,同时无较厚的肌层,对于胚胎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异位妊娠患者产生流产或者进行清宫,会闭塞血管,从而产生大出血[5-6]。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由于具有较薄的肌壁,月份越大越容易出现子宫破裂。

刨削系统治疗于2012年应用于临床中,主要治疗范围则是将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进行有效切除。此治疗方法的优点为:(1)可以排出切割下的组织,具有清楚的手术视野;(2)机械性切割不会严重损伤子宫内膜;(3)应用的膨宫液可吸引在腹腔外,以此降低液体超负荷[7-8]。和传统宫腔镜对比后可知,刨削刀进入至子宫肌壁较为容易,这是因为其直径较小,有助于操作。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器对比后可知,其压力在130 mmHg以下,如果患者为剖宫产切口以及宫角妊娠,能够直视地将胎盘绒毛切除,对于内膜不会产生严重的损伤,如果出血现象较为严重可选择双极电凝球[9]。

在对异位妊娠进行治疗时,需要将病灶处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同时和宫腔内膜以及肌层存在关系。宫角妊娠是受精卵位置处于子宫角部,无较强的肌层,且存在较为丰富的血供,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手术切除方法[10]。选择宫腔镜进行治疗可有效防止反复清宫,进而将宫腔粘连比例降低。因为宫角无较强的肌层,在进行手术过程中为了避免伤害盆腔脏器,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刨削系统治疗加强了负压吸引,可避免电热损伤,提升病灶清除速度,手术后并不会出现残留。子宫肌壁间妊娠是在子宫肌层中发育受精卵,本病和胚胎移植、子宫腺疾病等存在关系。病情严重者会引发子宫破裂,需要采用子宫切除[11]。刨削系统治疗可有效将肌层中的病灶进行清除,对其完整性予以保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一般在临床中均选择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会损伤宫角,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因为具有较深的位置,提升了操作要求。刨削系统治疗由于采用钝型刀头,可减少穿孔风险,能够对病灶进行吸引,而后对其肌层厚度进行监测可将绒毛组织充分清除,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12]。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刨削系统治疗无法和电凝一同实施,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要正确评估其实际病情,以此选择合理疗法。

表1 临床疗效对比[例(%)]

表2 不良反应对比[例(%)]

表3 组织残留情况以及术后血β-HCG 下降时间对比

综上所述,临床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确定合适自身的手术方法,本文所阐述的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刨削系统治疗方法为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工作提供了依据,对于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而言,此方法的安全和有效性较高。

猜你喜欢
宫角肌层异位
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早孕期超声在宫角妊娠诊断及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宫角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