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其实离你并不远

2019-08-12 07:43周林斌
印刷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印刷智能化智能

文/周林斌

近年来,全国各行业均在推广两化融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作为信息技术与服务供给者,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印刷包装企业的管理层,开始重视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同时,对于智能制造在印刷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的态度。

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性

着眼当前,印刷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现状表现为明显的不均衡,这有历史积累基础的原因,也有区域性原因,还有企业个性化因素等。而随着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行业内出现了多个先试先行的成功案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在维持现状与突破创新之间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究其原因,我们作了归纳与分析。

1.市场需求导向型。如今,印刷包装企业的客户对订单的过程关注、质量数据的追溯、原辅材料的批次问题、质量问题产品的快速定位与反馈等事宜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管理要求甚至执行标准。而传统的依靠人进行监督与管理的方式,因为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等弊端显然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开始倒逼印刷包装企业进行生产过程管理。

客户日趋严格的要求,倒逼印刷包装企业开始重视生产过程管理

2.企业发展内驱型。印刷业里藏龙卧虎,在人的努力下,相关企业凭借着不断传承的工匠精神与精益管理理念将自身的运营管理逐渐推向极致。湖北金三峡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企业导入MES项目后,就笔者所理解与接触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数据应用纵深性与指标体系覆盖面而言,确为行业之先。

3.理念创新探索型。笔者所在的荣联汇智所协作的实例中,除了规模以上的企业外,也有产值在1亿~2亿元的成长型印刷包装企业。大家共同的目标是:通过智能化项目的导入,使印刷包装企业构建新型生产制造模式,从而能够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的新变化,应付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能够面对价格的竞争、成本的压力,以及投资回报时间;实现资源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提升。

智能化发展的路径

对于印刷业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演进以及印刷包装企业需要提前准备的“干粮”,笔者有几点思路与建议:

1.智能制造里从来就没有“不谋而合”,都需要“从长计议”。智能制造是一个内容包罗万象的综合性概念,且它的含义会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听起来很抽象,但可归纳为几个维度,即智能生产设备、精益过程控制、数字化调度与自动物流衔接。

印刷包装企业在运营、生产、产品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且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也是千差万别,因而靠经验“积累”起来的“标准产品”很难全面满足众多用户的需求。2018年,荣联汇智为20多家印刷企业提供了新工厂规划服务,从功能区定义、设备排拉规划、仓储物流方案、产品工艺线路、产品类型与尺寸、包装方式标准等角度进行综合测算与规划。

2.应用系统落地顺序建议:先软后硬。软件系统,特别是服务于生产作业过程的应用系统,可以被定义为“中枢神经”,其核心软件平台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MDIS机台数据采集与交互、WMS仓储管理系统、DIM二维码数据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成功落地与熟练应用,可以为企业的数字化、透明化生产管控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以贵州永吉为例,智慧印厂一期和二期分别构建了MDIS、MES和WMS系统,到了三期才开始部署自动化密集仓库。

谈完软件系统再看硬件系统,其包括立体仓库、无人引导车辆AGV、有轨制导车辆RGV、物流线、提升机等系统。硬件系统的导入,一方面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成熟软件系统的指挥调度。据笔者了解,有印刷包装企业在没有全面了解智能化发展路径的前提下率先购入了AGV,但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因为企业不太可能为了摇控AGV而专门聘请一名大学生,并给他配个平板电脑,让其跟着AGV一起作业。

3.重视底层数据质量,数据的价值,或将超越你的认知。信息技术行业的专家早就提出了数字化、信息化是通向智能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甚至一些信息技术工作者,还是对底层数据质量不够重视,仅以“差不多”可以满足当前需求为基础,并没有对数据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没有严格推敲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客观性、全面性、可用性,更别说数据温度、价值密度的前提下而保存的数据,有很大的可能只是一堆数据垃圾。举例而言,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对APS高级计划排程神往以久,并向我们提出诉求,但在与其沟通后,我们往往会给他们的想法泼上冷水,原因很简单,没有高质量的数据作为基础,则无法构建好用的排产数学模型。在此,借用大数据领域一句名言与大家分享:“数据就像是矿山,只有通过挖掘才能知道哪里有金子。”

4.评估智慧印厂产品平台,选择服务供应商时需要考虑的四个维度。①大局着眼,细节着手。结合行业技术顾问的客观建议,印刷包装企业需要充分理解整体需求与应用规划,充分了解技术解决方案的应用价值、当前的核心需求与分期建设规划,以及建设目标。②用不断演进的思维看待未来新技术、新应用的价值。印刷包装企业既要充分结合当前的技术特点和案例应用水平,也要积极实践前沿科技的应用成果,例如,工业物联网技术IIoT、人工智能技术AI、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等。③信息系统平台应具有专业性、开放性、延展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基本特点。印刷包装企业应选择符合业内标准的整体解决方案,且其要有实施交付能力的技术架构,总之要打开思路,厘清供应商“一叶障目”的说词。④与强者携手,才会变得更强。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可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概率、新技术的导入效率、新需求的落地机率;另一方面,合作双方在信息系统支撑服务企业精细管理、提升精益水平等软实力方面具有相辅相成、迭代优化的巨大潜力。

智能制造,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且其正以强劲的势头渗入印刷业,而于企业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地实施智能化改造以达到使自身真正提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印刷智能化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绿色印刷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