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学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思考

2019-08-13 03:47张健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

张健

[摘  要]現阶段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为了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特点,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际有用的就业技能,提出了基于学生就业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分别从教学模式中的校企合作环境搭建、科学设置任务、团队实施、考核奖励等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途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能相对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还促进了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能力,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基于结果导向  独立学院

引  言

独立学院办学的初衷是依托母体大校的资源办学,其管理体制及培养模式都易受母体大校的影响,办学者极易形成思维定式, [1]盲目照搬这种做法,未合理地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办学特色,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分别产生困惑情绪,使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难于找到理想的管理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找到自信,甚至找不到学习下去的动力,最终导致师生“双输”的局面。

那么在此种境况之下,应运而生且是基于结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OBE,即学校以学生未来就业结果为导向,引入社会中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供教师学生实践教学之用,打破以往单一枯燥的理论教学,离散式地将理论教学穿插置于实践教学之中进行,从而提高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应该是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提高自己动手实践能力的想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能直接学习到实践知识。将此应用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就业,也能实现对教师的双师技能培养,从而构成双赢的局面。

“计算机网络”课程带来的启发

“互联网+”是当下的热点,在2018年11月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2]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通信工程、计算机等学科的主干课程,显得必要又十分合理。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我院大四的一门专业技术性课程,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大四的学生面对的事情比较多,一部分学生考研提升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则面临着找工作就业的问题,学生的心思早已不在课堂,而该课程知识点又多,涉及面又广,且教学时间有限,要在短时间内既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一些基础知识,还要让他们在近期的就业招聘过程中体会到该课程的实用性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教师的上课积极性;另一方面该课程技术性强且发展迅速,如何能将发展前沿带进课堂,同时运用于实践环节,让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该课程的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施一般分两步:第一步进行大课堂理论教学,在此种环境下为所有的学生讲授网络协议基本模型的基本知识及各个层次的协议特点及作用。按照协议基本模型,从底层向高层逐一为学生讲解每层的基本概念,协议种类,每种协议的概念及使用方法和环境,最终结合目前使用较多的媒体服务综合进行。[3]但这种形式易产生刻板化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进行实训课堂的小范围教学,且要使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从实践内容看,主要包括网络模拟工具类实验、程序语言设计类实验及网络设备配置类实验等。其中网络模拟工具类实验是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仿真环境,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还有GNS3等开源环境,通过对虚拟网络设备的部署、配置、调试来进行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网络设备配置类实验是计算机网络的实物体现,普遍使用知名通信企业的数据设备,如中兴、华为、思科等,这就需要校企联建,共搭平台,利用不同层次性质的网络设备进行组网深入学习,让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就能接触到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

独立学院的定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尽量压缩课堂理论教学部分的时间,而把这部分时间投入到“任务驱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利用知名企业提供的虚拟仿真环境或实体应用设备环境,将本来理论课堂的知识点离散成逐个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实用价值,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素养。学院主要是以通信工程类、电子信息类学生在网络设备配置类实验为该教学模式的主要试点,在就业、竞赛、考研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教学模式实施环境的搭建

(1)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

学院早在2009年9月的时候就投入巨资与国内知名的通信类企业“中兴通讯公司”达成校企联建项目——中兴NC(Network & Communication)实训基地,目的是将通信电子类企业的市场需求与我院学生的后期学习关联起来。其中该实训基地的一大模块——数据通信模块的搭建目的就是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企业实践做好实体环境铺垫工作。

中兴NC整个数据通信模块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所有学生计算机在局域网内由教师机电子教室软件管理,所有实体设备由CCS服务器管理,教学演示效果好,且学生机之间配组灵活,为后期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组织课程教师进行企业培训认证上岗

因和企业联建校企合作平台,所以该实训基地平时既可以作为学院普通的实验室,进行某门课程的实训课程部分,也可以作为企业储备人才的认证培训基地,进行符合该企业人才需求目的的认证性课程,最终考核并获取行业内认证的水平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敲门砖。所以进行普通学院实践课程教学时,任课教师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进行认证教学并考核的话,任课教师自身首先要通过企业的认证考核,才可以持证上岗。学院早在与企业达成联建意向的时候便已经投入经费,派遣相关任课教师去深圳中兴通讯学院进行相关认证培训,并获取该学院认证的从业讲师认证,回校持证上岗任教,既有权威性,又有技术性,而且会对行业内的企业需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他们以后开展教学工作。

2.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任务驱动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本由教师一人之言所讲的知识点设置成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那么如何进行任务的设置?又如何能让学生有能力并愿意来配合教师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合理离散理论教学

以往普通大学本科教育的主体思路在于大信息量的课堂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集中实践教学,这种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并不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不够强,但他们对于实际事物的工作运转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本着理论知识够用,教学侧重于实践知识传授为主的思想,但这也不是一味简单地减少理论教学时间而刻意去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是合理地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合理地进行离散理论式教学,将每节课的知识点分别归纳总结,设计合理的小任务启发学生思维,并由教师课堂演示解答,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体现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性。下面以“计算机网络”课程里的“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的知识点为例说明每个阶段的实施效果。

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是要使用网桥的,但是学生一般对这个地方通常比较模糊,因为在他们日常接触的网络中,很少有接触网桥这样的具体实物的,所以在讲这一块理论的时候要少而精地带过,快速过渡到交换机的概念上,以这样的具体实物为例,再具体介绍网桥的概念,这样更易于学生的接受。这也就需要任课教师大量搜集课外资料,比如图片或者视频等,课上配合相应的讲解演示,做到形象化教学。也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某些小区的末梢数据是如何接入网的,又如何做到户户隔离的,等等。

(2)科学设置课堂小任务

课堂任务的设置能否适应我们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特点,直接影响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因此,任务的设置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且学习接受能力不同,这就对教师设置任务的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对学生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可以多层次设置,即一个任务的下达可以分别有基础完成要求,中等完成要求和优等完成要求,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课堂小任务设置应有明确的目标及明确的知识点匹配,要有相对应的具体案例,由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和演示,最终总结回归到相应的知识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第三,课堂小任务设置应有真实性,即放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之中,使设置的这些知识点能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以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

还是以刚才的知识点为例,在教师实例分析讲解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是如何扩展以太网之后,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以虚拟仿真平台为依托,按照讲解的小区末梢网络是如何接入网的原理及如何做到戶户隔离的原理设计拓扑,然后进行具体的虚拟仿真操作演示,并最终获得验证结果后进行讨论。在课堂教学快结束的时候,布置一个类似的新任务让学生课下思考并实践。比如布置的任务是某总公司的子公司的相同部门需要联网通信,而不同类部门之间必须保持隔离,但又要求所有子公司与总公司互联等,设置任务时给学生一些知识点上的提示,要求他们课下使用虚拟仿真软件尽量独立完成,并于下堂课检查和讲解,为最终引导实体实践做好铺垫工作。

(3)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合理设置组队

众所周知,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且目前国内外的企业都在强调团队精神,所以在进行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教学部分的时候,在教师的总体把控之下,鼓励学生自行进行团队组合合作。

一般进行虚拟仿真任务的时候尽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在实体企业仿真环境下,还是以团队形式进行比较合理。由教师提出组队要求,通常2至4人一组为宜,由学生自行组合并汇报给教师,那么教师就应按照每个团队组员的各种因素,如知识学习能力、个性兴趣特长等,将每个团队再合理均衡一下,确保基本公平。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学生朝夕相处,自行组队具有很好的协调性与配合默契度,另一方面由教师把控,强调了一定的公平分配,可以引向良性竞争发展的态势。如此构建的学习氛围会更和谐积极,学生能自主表达并愿意听取他人建议,以最终达成自我学习机制的形成。

(4)任务考核及设置完成奖励机制

该教学模式下的任务提出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离散式课堂理论教学时由教师提出并当堂讲解演示具体案例,并由此提出由学生课下进行的小任务,这种任务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后作业,但是由学生使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通过网络提交至教师邮箱,由教师进行抽查考核,然后下节课进行分析讲解;另一种则是在实践教学课堂下由教师提出实践任务,先由虚拟仿真平台尝试或验证,再由实体设备进行最后的考核作业提交,由教师当堂检查方案的正确性,物理链接的正确性及最后网络的连通性,由团队内每个学生分别来回答以上所有的依据并给出连通性的结果,从而达成对组内每个学生水平的考核,并分别登记。这两种任务有机地结合,可以达到前者为后者的顺利进行提供很好的课前准备,而后者的考核也敦促了学生进行前者课下的任务驱动,解决了学院学生自主性不强的问题,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奖励机制的形成要分别考虑:对于第一种任务的进行,最终的奖励就是给学生算成合理的平时成绩,虽然分数不多,但是体现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一种记载,也是对学生整体情况的一个摸底。对于第二种任务的进行,考核时分别考虑所有组员回答或演示的情况,对于组内的成员算成差别不大但又有所区分的成绩,并告之每次考核成绩均累计,最后再排名;对于未完成的团队,均不算分,但要告之每次考核成绩均累计,最后排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校内或系内的比赛,最终以证书形式或其他形式进行奖励。

(5)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及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在本校校园网的支持下构建具体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把日常该课程的一些教学资源放在平台上,使其成为学生课外复习及拓展学习途径的新渠道。如果校园网条件不太成熟,我们也可以利用现在流行的网络交流工具,例如QQ群、微信群等建立相关的网络团队随时跟踪服务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在保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将理论或者实践的多媒体课件、课程考核要求及主要的知识点的相关问答和一些模拟考题资源共享在网络平台;确定比较固定的网络互动答疑时间,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在做课下小任务的时候碰到的难题,使其顺利进行;鼓励学生间共享彼此的任务成果及学习心得体会,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师授课的一些音频或者PPT视频等资源,或其他高校及机构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学习途径。

结  语

大学教育从以往到现在,每个教育者都在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实践证明,“以结果为导向的”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独立学院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现实。笔者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多年教学过程中思考诸多,也尝试了不同的授课方法,尽量多地采用任务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最后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相互合作,通过不同任务的完成,充分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体而言,该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站立点出发,大方面加强校企联建,小方面加强教师授课方法的改革,努力站在社会需求什么人才独立学院学生是什么人才的角度,将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将教师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形成乐教乐学的局面,虽有一些問题还有待解决,但利大于弊,值得我们教育者去思考并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振红:《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30期,第30-31页。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2018)》,http://www.cac.gov.cn,2018年11月6日。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钱权、张瑞、袁方:《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项目式实验教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第32卷第5期,第142-145页。

[5]琚生根、陈黎、周刚、王相国:《“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第30卷第4期,第161-165页。

[6]邢翠芳、李瑛、杨林:《“任务驱动、小组教学、合作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年第36卷第A2期,第269-272页。

[7]胡谷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尝试》,《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年第36卷第A2期,第13-15页。

[8]吕莎、韩琛:《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如何在严峻的挑战中寻求发展机遇》,《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20期。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