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机制研究

2019-08-13 06:17张丽
法制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可以有效整合高校育人力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视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工作平台更加拓展、育人效果考核反馈更加全面,应从教育理念、机制体制、功能体系等方面出发,对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优化作整体设计和推进。

关键词:新时代;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7-0051-02

作者简介:张丽(1986-),女,湖北襄阳人,硕士,攀枝花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全新视角。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的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割裂现象,缺乏沟通、配合与协作,未能形成整体合力,甚至出现工作效果相互抵消的现象,严重影响高校育人效果。本文试图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进行整合与系统优化,形成长效机制,以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不断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一、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的价值体现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是以增强高等教育育人效果为目标,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通过学生党建工作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实现育人力量和资源的深层次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同向同行的教育合力。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高校育人力量,形成整体合力。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門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高校党建工作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虽然各有自己的工作重点,但其共同的目标都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和职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互相依赖、互为依托,需要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二者的优化协同可以尽量减少工作过程中的冲突,改善整个高校育人组织的协同整合,进而形成实现目标的总体合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提供了契机。高校党建中的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等工作内容都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实现形式,也为二者的整体合作与相互协作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更加多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参与主体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公寓中心等学工系统其他工作人员延伸到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学生党建工作人员。他们的参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多元化,更有可实施性和现实针对性,工作实效更加明显。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得以延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协同优化的新格局中,党建工作岗位成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党建工作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原有的党建工作平台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进行调整、升级或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的形式、内容和范围都得以拓展。同时,高校党建工作系统的参与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考核反馈系统更加科学与全面,不仅涉及理论考试更涵盖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

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的目标

(一)形成系统化的育人思想,展现整体效应。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要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红线贯穿于高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全力以赴为党和国家立德树人。通过系统化的研究,引导高校育人工作者,尤其是学生党建工作者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自身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中的角色和定位,积极服从新要求,服务新格局,破解新难题。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要相互融合,充分沟通,形成有效的协调与整合体系,确保高校育人目标能够持续实施。

(二)构建动态开放的育人环境,强调协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物质、文化、制度等因素发挥着综合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难以满足新的形势变化带来的要求,新时期高校必须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贴合时代变化,掌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立足其政治性和渗透性,努力引入开放性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内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都应具有动态思维,要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重视环境变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能够适时调整二者协同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和连续性。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突出引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既要回答理论问题,也要解决现实问题。在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思想引领,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要突出改革创新,在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在课内与课外、显性与隐性、线上与线下等多方面结合,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强调知行合一。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主动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发展特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二者的协同优化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国家、社会和学生的满意度。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要倡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公益活动、实习实训等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理论修养,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优化设计与实施路径

(一)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出发,对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优化作整体设计和推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指向,其重要考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是否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否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良好的高等教育离不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对国情、社情、党情的了解和把握。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优化需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和设计,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出发,构建起立体化、多维度、社会导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建立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的机制体制,从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方面合力推进二者的融合共进,实现二者可持续的优化发展。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是为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的,需要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不能是一阵风一时热,需要健全的机制体制保障和持续的政策导向。一方面要建立指导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引导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建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优势,在课程设计、项目研究、实践育人等方面合作共事,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共事机制。此外,还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二者协同优化的育人效果如何,需要有相对客观的考评体系,要做到奖惩分明,避免碎片化、随意性的情形。

(三)构建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功能体系。高校学生党建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优化体系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代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尤其正当性和生命力,但必须适应内外环境的需求,不断完善,不断自省和调整。高校应当建立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其具备动态适应能力,不断发现问题,建立反馈机制、监察机制,在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育人工作机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分工和做法做出动态调整。高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体系,但在具体履职过程中,学生党建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的实际要求依然不同,对学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同,需要相应作出不同的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 参 考 文 献 ]

[1]王阳.从制度到情感:“微传播”社会的大学生党建与实践创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11).

[2]边高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育人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

[3]唐红艳,汤志华.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1).

[4]赵岩,李根.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7).

[5]姚會彦.“胡构性”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06).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