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中国古典文心》阅读札记

2019-08-13 03:47停云
师道 2019年7期

停云

1938年,顾随先生从燕京大学转入辅仁大学,讲授古典诗词、散文。顾随在中国韵文、散文,理论批评,文学创作、美学鉴赏,书法,儒释道等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但生前几乎寂寂无名,直到近几年弟子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版,才广为人知。

陈平原说“顾随的性情与学养,不太适应西式论文的写作风格”,撰写“正规”的学术论文并不精彩,从学术史上看,也算不上“大家”。这或许是事实,不过我们读书却不一定非要追求深奥的学问。顾随说,“一种学问,总要和人的生命、生活发生关系”,这是其授课的基本准则,也是其言说的基本品格。如果我们不受学术教条左右,而是根据个人生活经验、阅读兴趣及好奇心,尝试从书中获得心灵的共振,不仅能“温习文化记忆”,还能在从容自在的阅读状态中得到精神享受。

《中国古典文心》一书,主要内容是中国古典散文的讲义汇编,兼及教育反思、历史文化解读,以及对现实人生的观照,也是根据叶嘉莹保存的课堂讲义整理而成。关于顾随的讲课风格,叶嘉莹在《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苏先生》一文中写道:“先生之讲课,真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重在感发而不重在拘狭死板的解释说明”,“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具妙义,可以予听者极深之感受与启迪”。顾随讲课,往往是即兴发挥,敏锐的洞见信口而出,妙趣横生而又引人思考,“学究式的千篇一律的文字,段落,篇章、主题等教条的讲法,在顾随的讲坛上找不到一点踪影。”(顾随儿子顾之京语)即兴发挥形成的课堂讲义,自然很难连贯,加之现场记录中缺漏在所难免,以致此书读起来零碎而缺乏系统性,类似于格言体作品。零零碎碎,这是其缺点,但作为一部具有生命體温的作品,零碎尚在可忍受范围以内,读者反而不至于“让某些冗长繁复的线索束缚住”。就像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抽掉书中的一节脊骨,两段蜿蜒的幻想仍会重组而无碍。把本书截为数段碎片,您依旧会看到每段依旧可独立成章。”我们大可从随手翻开的其中一页,从目光随意落下的一个句子读起,而不会影响整本书的阅读体验。

顾随兼有儒释道及西方文学的学识与修养,在多重视域之下避免了拘限于某一学派、某一学说的狭隘,每每能通过文化比较的视野提出不凡的洞见。比如关于“师道”。儒家极重视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须是闻道在先,先觉知后觉。后觉者执弟子礼,必须得毕恭毕敬。《论语·里仁》中记载曾子与孔子的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顾随解说道:“‘唯字不是敷衍,是有生命的,活的,不仅两心相印,简直是二心为一”,“你的心便是我的心,你的话便是我要说未说出的话”。这是后来儒家师与弟子关系的模板。而佛家则不同,百丈怀海禅师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识见与师持平,成就较师小一半;识见高于老师,才有资格得到传承。亚里士多德“吾爱柏拉图,但吾更爱真理”,是从学生的角度说的,而禅宗从师者的立场,更为难得,如顾随所指出的:“任何一个大师,他的门下高足总不成。是屋下架屋,床上安床的缘故么?一种学派、文学,解释愈来愈渺小,愈衰弱,以至于灭亡。这一点不能不佩服禅宗,便是他总希望他弟子高于自己”,“禅宗大师希望弟子比自己强,是为‘道打算,不是为自己想;只要把道发扬光大,没有我没关系。”

在对待经典的问题上,儒家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经典的权威,所谓“为往圣继绝学”,绝对真理已在圣贤那里,后人所需做的只是阐发、解释,切实践履,轻言著述反而容易引发歧义,“有乱正学”。因而儒家主流的言说方式是“述而不作”“依经释义”,即使有自己的新思想和新的经验,也要通过阐发圣贤的话语来表达,重义理的阐释而不重个人原创性。佛家却是勇猛精进,“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真净克文禅师语)。牵滞于经典的“文义”,很容易陷于理障,难有所成。所以顾随说:“禅宗呵佛骂祖,这才是真正学佛呢!即使佛见了也要赞成。”其实,心心相印和超宗越祖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不能全信,前者容易变成对前人亦步亦趋,泥古守旧,后者则可能沦为舍弃学问功夫而向往一朝顿悟的空虚之学。

“深情”,是顾随为文、为人的出发点,但顾随又认为“深情”需有节制,必须是“修辞立其诚”,既要缘事而发,不为文造情,又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和法度,否则就会沦为表演、夸饰。文学史上一般认为曹植成就在曹丕之上,而顾随却通过对曹丕《与吴质书》和曹植《与吴季重书》逐字逐句的分析,认为“在文,武帝、子健不及子桓”,原因就在于曹植才子气过高,“情操、节制不及子桓,其夸大太过,不合辙;渺渺茫茫,不可靠”,而曹丕能以极冷静的头脑(理智)驾驭极热烈的感情,内在的生命和文字的技术浑然合一,“故有情操,有节奏”。这是他的一家之言,却很值得深味。

顾随推崇西晋陆机的《文赋》,尤其是其中“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两句。“言穷事者无隘狭,论通达者唯尚放旷”,“穷”指“穷极事物之理”,细微深邃,细无不举;“达”则是伟大崇高,大无不包。顾随认为,一切学问、文学都是细中之细,如《大乘起信论》所说的“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因而“没有一个细微深邃的不是伟大崇高的,同样,也没有一个伟大崇高的不是细微深邃的”。这种境界,“于一粒沙中见世界”(威廉·布莱克诗)、“纳须弥于芥子”(《维摩诘经》)庶几近之。写作的理想境界,须以词语包围“现实”,呈现无穷无尽的细节之流,穷形尽相,如在眼前;同时又具有广阔的视野,“对广大人世的关怀”,以及对世界、生活的通透体悟。这就需要“有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而气象狭小很难写出大文章。

有读者认为,顾随这些看法,看起来并没有多少深意。但我们别忘了此书乃课堂讲义汇编,既是课堂随口而出的讲授,目的当然是想让学生听懂,自然要尽力做到明白简易,而非以深奥艰涩的理论、学说让学生如堕五里雾中,迷离恍惚、莫名其妙。

深奥并非好作品的标准。无论评论还是写作,都需要明晰、平实,不清晰不明白只是才力不够。平实明白,正是顾随对治学的要求:“治学在思想方面不要因他写得玄妙就相信,许多道理将来都很平实,在文学方面不要以为艰深便好;简明文字,力量更大,但不是浮浅。文章绕弯子是自文其陋。”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曾说,“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简易,他说的皆是简易之规:以今人好博之心观之,却似圣人教人差了”,也是这个道理。

反观当下,整个文学研究概念纷呈迭出,以致有人戏言中国当下文艺研究必备“四件套”——女性、后殖民、生态、权力。这一类文章深刻好像是深刻了,但大多是内容空洞的深奥,理论膨胀,而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匮乏乃至扭曲,让人无法卒读。

顾随那些随口道出的讲义,就像他对欧阳修的评价,“道理并不深,而有神韵,平淡而好”。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真结实,也真有味。结实,有味,二者难以兼有,但《论语》真是又结实又有余味”“媚人的、可爱的,日本译为‘爱骄。文章写甜了时可如此。甜则易俗,然甜俗易为世人所喜”“魏晋文章清新,与其谓为春天以后草木发生,毋宁谓为北方秋天雨后晴明气象,天朗气清,天高气爽”等,随处可见。顾随的学生之一周汝昌说顾随是“讲授艺术大师”,一语中的。

顾随的文学立场,一言以蔽之,是“为人生而艺术”,对回避人生现实的作品,感伤、颓废的习气很不以为然。“中国诗的复活是在技术外,要有事的创作,有事才能谈到创作。老杜……在中国诗上不失其伟大,便因其诗中有事。鲁迅先生文之所以可贵,便在他把许多中国历来新旧文学写不进去的事写进去了。”这里的事,当然是指人生之事,“对广大人世的关怀”。在另一部著作《驼庵诗话》中,顾随讲到唐代李涉的《题鹤林寺壁》“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时说:“诗是唐人味,但我们不该欣赏这种诗,这种境界可以有,但我们不应过这种生活”,“同学们宁可不懂诗,不作诗,不要懂这种诗,作这样诗。人生没有闲,闲是临阵脱逃。”李涉在贬谪流放中浑噩度日,与老僧闲聊之后才恢复了从容自在的心境,其内在的精神应该说并不消极,但顾随对这种“见花落泪、见月伤心”的感伤习性非常不喜欢:“人要做事便当努力去做事,有理说理,有力办事,何必伤感!见花落而哭,于花无补,于人何益!”

古人有言,士当以器识为先,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人容易陷于自己的小悲欢、小情绪,顾影徘徊,气象太过狭小。中国历来有轻视文人的传统,认为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过是“雕虫篆刻”,于家国天下无所裨益。顾随的文学立场固然不能摆脱个人的预设和偏见,但通过此种预设和偏见反倒能看出其性情与胸襟。这种取向,一方面源于他对“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的推崇和坚持,另一方面应该说和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情境有关。当时,正是国家危难之际,顾随身处抗日战争中的沦陷区,始终保持其风骨与气节,虽是文人,却并不仅仅是文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在其情思、学问中体现得尤为深切。因为“用世念切”,对于唯美、感伤、颓废的艺术风格就难免流露出排斥的心态。这正如鲁迅对民国时小品文之流行的批判。在《小品文的危机》中,鲁迅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世界,鼓吹趣味性的摩挲赏鉴、雍容闲雅的超迈,会“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的平滑”。

但放在当下,就要具体分析了。今天的中国,社会历史语境已经改变,早已没有救亡图存的负担。小格局、小理趣、小感伤一类的文章自然没有多少价值,但关注个体生命经验、内在生活的作品就要另当别论。当前商品拜物教、粗俗的成功崇拜不断渗透到精神领域,无数的个人沦为庞大的经济系统中的零部件。对抗商品拜物教的野蛮与荒谬的最好方法,是找到它的对立面,即当代诗人宋琳所说的“诗性的温柔”,“必要的话,它也可戴上颓废、享乐或苦行的面具”。在这种情境下,“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閑”未必没有精神价值。而顾随所推崇的“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在当下也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不仅是为文的准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通过体悟千般万种具体事物的特性、平凡日常中鲜活的细节,理解人之存在的丰富性,从板结、狭隘的生活秩序中解脱出来。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