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9-08-13 03:45李红叶
文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言幼儿策略

李红叶

内容摘要:培养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交往,在这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说话,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复述故事,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关键词:幼儿 语言 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間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而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主要的手段就是要努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因为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交往,在这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语言,怎样才能高效地培养并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粗浅看法。

  一.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说话

小孩子最大的天性就是愿意观察,愿意看有图形的物体,愿意看彩色的物体。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生理特点,作为教师,就要刻意引导他们到户外具有鲜明特点的地方去活动,让他们感知四季景色的美好,从中体验到快乐。怎样才能通过观察四季美景体验到快乐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耐心地去引导,比如说,看了某一处景色之后,让孩子说一说这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呀?这幅景色里边都有哪些景物呀?都处于怎样的位置呀?都具有怎样的情态呀?看了这些美景之后你有怎样的心情呀?让孩子们说一说,并且在说的过程中,能够用上表达季节的词汇,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早上、中午、傍晚等;用上表达心理状态的词汇,如,高兴、愉快、痛快、渴望等等。这样,在说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孩子们对真善美的喜爱,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且实现了情感、认知、技能教学目标的整合。如此坚持多年,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都一定会有大大的提高。

  二.引导幼儿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人交流

有一句话叫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情景不同、人物对象不同,语言表达的状态、使用的词汇肯定就不一样,这些交际常识必须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从小就养成会说话、会表达、正确表达的习惯。所谓从小打下什么底,长大就是什么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点非常的重要。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和长辈交流的时候,语言要温和一些,要谦卑一些,要以尊重的口吻,要以请求的口吻;不能生硬,不能蛮横,不能耍蛮,不能不讲道理,不能哭闹。与平辈或者小朋友交谈,语言要平和,要用商量的口吻,要用有好的口吻,不能用指责的语气,更不能说粗话。在和对方交流的时候,还一定要注意不能自己一直说,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要认真倾听对方讲话,要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三.引导幼儿学会复述故事

现在小孩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愿意看电影、看电视,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比较热闹,怎样把他们这种只看热闹的心理状态扭转过来,让他们不仅愿意看热闹,更愿意而且会看“门道”呢?这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觉得孩子愿意看电影、愿意看电视这本身一点错都没有,关键是家长和教师如何去引导看的时间、看的方法,要引导孩子们看过一个电影、一个电视剧以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大致说出剧情,说出自己的喜好,说出喜好或者厌恶的理由,说出所看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大概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运用自身的语言魅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外,还应该懂得运用语言艺术,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教育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措施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运用正确的语言

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准确的语言,力争使每一句话都准确。比如,在一次识字课上,有一位教师给学生解释“发明”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做到了就是‘发明。”有一个孩子这样说:“老师,昨天我发明一只蟑螂,小朋友们都不敢捉它,我敢。”由于该教师解释得不够正确,孩子们理解错了。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这一点,对一些词语、句子进行反复推敲,力争表意恰到好处。

2.运用有趣的语言

孩子们往往对新鲜有趣的事情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新鲜活泼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使他们在有趣语言的感染下产生学习兴趣。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可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形式多样地对他进行训练。但在培养和训练过程中,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著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收效甚微。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力。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现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语言仅仅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并作为第一信号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只是一种输入信号,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

人们在“听懂”即理解其中含意时,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作为第二信号,刺激、作用于大脑听觉语言中枢。而“说”是人在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输出,同时不断调整自己思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言自语,就是孩子通过外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具体表现。家长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音形外壳与其本身的语义结合起来,否则“鹦鹉学舌”似的训练,不但无法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时间久了还会使他产生厌学情绪。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家长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往往出于逗孩子玩的目的教他说话,而到孩子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以致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可不闻不问。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孩子。特别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孩子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孩子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孩子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孩子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防止孩子口吃。孩子在二三岁时容易发生口吃。父母要注意不要讥笑孩子,或让他与别的很善辩的孩子在一起议论问题,或是与孩子抢着说话,使他想说话,却因没有机会而心急,说话结巴,造成口吃。父母还要禁止孩子因出于好奇而去模仿口吃的成人说话。发现孩子口吃时,切忌厉声责备,否则孩子受到刺激后着急,又会张不开口,说话结结巴巴。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慢慢讲,把话说清楚,或者是换一句话,改变他的语言习惯,诱使他动脑筋去想好了再说。也可加强对孩子的口语训练,教孩子唱歌、讲故事,采取多种方式锻炼他说话。总之,幼儿期间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父母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抓住一个“勤”字,教孩子学习语言,让他多看、多听、多读、多写,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总之,教幼儿学习说话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孩子一个个爱说话,敢说话,会说话。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语言幼儿策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有我语言
Passage Four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