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之李葂的题画诗

2019-08-13 03:45王荣华
文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题画

内容摘要:文章首次对扬州八怪之一李葂的题画诗予以辑佚、整理及分析。当前可见李葂传世题画诗17首,散见于各种文献。基本为人物图题诗。其中15首是题画像诗,多为高凤翰、卢见曾等朋友而作。另有两首题荷花诗。相较八怪其余众人,李葂存世题画诗数量偏少,但其价值不容忽视。

关键词:李葂 题画 诗

李葂(1691-1755),字啸村,安徽怀宁人。曾被举博学鸿词科,未遇。布衣终身。所作诗曾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赐,有《啸村近体诗选》传世。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也将他与鲁瑸(星村)并称为“安庆二村”,又言“安庆诗人以‘二村为最”。

虽为“扬州八怪”系列人物,又擅作诗,但李葂传世的题画诗数量甚少。仅见到17首,散出于各种文献,基本为人物图题诗。这个数字与“扬州八怪”中诸如高凤翰约600余首、郑燮约400余首的传世题画诗词数量相差甚远。但因为数量少,则更显珍贵。

17首诗中有15首是题画像诗,当是朋友间的往来之作。

《题高南村先生遗照》组诗四首存于《南阜山人诗集类稿》中。高凤翰是李葂多年好友,长李葂7岁。既为题“遗照”之诗,当作于高凤翰逝后。高凤翰卒于1749年春,李葂卒于1754年,这组诗当作于这段时间内。此时李葂已到耳顺之年。《南阜山人诗集类稿》篇首有一幅高凤翰的白描画像,内容与诗相吻合,诗该由此像而来(请见附图)。

其一為:“海岳奇峰见袍笏,襄阳疏雨想丰神。此中呼得先生出,不着 眉已有人。”此诗为后面三诗之引,借由面前的画像想到已谢世的老友长髯公高凤翰,表现出他的形象和丰神。其二曰:“戴笠支邛画面开。竹梧位置听人裁。胸中别自藏丘壑,争教毫端画得来。”高凤翰的画像头戴斗笠,手扶竹杖。因此说“戴笠支邛”。高凤翰一生志向高远,又强调写诗作画前的胸中“境界”,因此“自藏丘壑”,不是图象所能显现出来的。后两首为:“诗里真精识未曾。渔洋一脉的传灯。苏家坡老谢家传,正恐披图唤不应”;“词场老手果无双。一瓣名香意久降。对此即堪供作佛,铸金浪费李才江。”是从高凤翰的文学渊源与地位而落笔的。高凤翰是王士祯(渔洋)的嫡传弟子,他的题画诗风格介于神韵派与性灵派之间,但其整体诗风更接近于神韵派,尤其是其早年的作品。故此说是“渔洋一脉的传灯”。又更具有苏轼的豪迈气韵。李洞,字才江,曾铸贾岛像,供之如神。后世因此有“诗供”之典。李葂对高凤翰的文学才情极为钦佩,“意久降”即一直以来都心悦诚服。认为高凤翰本来就是自己的“诗供”,不必再像李洞铸造贾岛像了。

《题雅雨夫子出塞图》是为卢见曾画题写的。卢见曾号雅雨,曾为两淮盐运使,是当时文化界的名人。卢经其好友高凤翰认识李葂,此后卢与二人均为至交。李葂的诗集,即是由卢见曾在李葂逝后出资刊刻的。《题雅雨夫子出塞图》:“行李萧萧好戒途。关山万里一人孤。使臣有命非迁客,圣主无刑及大夫。惊定风花终未堕,春回霜草不曾枯。会看天上裁新诏,便写高车入塞图。”“碧云红树送吟鞭。戎马书生望若仙。义重及门由从我,恩深解网帝同天。纵无罪赎功当立,一出关来事已传。但是幅员皆内地,枕戈何用更筹边。”与李葂交好的高凤翰也有同题组诗,作于1740年卢见曾被控植党营私,谪戍伊犂坐台之前。李葂此组诗当也作于此时。诗中内涵丰富,从多个角度生动描写了历劫后的卢见曾形象以及李葂对他的关怀。其一万里关山,出塞远行,“风花”、“霜草”形容遭受弹劾案影响的卢见曾,足见此案给卢见曾带来的深重影响。幸而得到上主的宽待,因此出塞的身分还是使臣而非逐臣。但“惊定风花终未堕,春回霜草不曾枯”、显出强韧的生命力;期待雨过天晴,天恩浩大,很快我们就可以再写高车入塞图来庆祝了。其二“碧云红树送吟鞭。戎马书生望若仙”写卢见曾的形象,风度翩翩。跟着写卢见曾对自己的宽厚,因此也必能从网罗中脱困而出,自然也是皇恩浩荡,趁这个机会建功立业,而他出关的事迹也广为传播了。末联歌颂天下一统,出关也还是置身内地之中,只是一趟远行,而非应付边疆的战事了。此诗送行之作,期望卢氏化险为夷,加以主上英明,知人善用,可能很快就能恢复官守,也给贤大臣一个立功报国的机会。温柔敦厚,立言得体,使卢见曾的形象更显高大。

《出塞图》外,李葂还曾作《题雅雨夫子借书图》绝句二首赞美卢见曾:“旋假旋归未得闲。十行俱下片时间。百城深入便便腹,直抵荆州借不还。”“吟披不负客窗虚。借遍人家架上书。为问邺侯三万轴,未经手触待何如。”前一首《清诗别裁集》里亦有载录。其一写卢见曾借书阅读,书还了,学问却不用奉还,显得风趣。其二卢见曾借遍人家的书,虽然邺侯藏书丰富,但还是要经历“手触”,才能发挥书的功能,写出全新的视角,议论精辟。

《题观察许公细雨骑驴入剑门小照》四首本是赠给朋友的题像之作:“图开一卷剑南春。叠嶂层峦迹尚新。不见只今清要地,乘骢人是跨驴人”;“独据吟鞍去远天。半肩行李客萧然。自从驰入江南路,忻慕何人不执鞭”;“天街此日已鸣珂。风雨孤征较若何。一事却输驴背上,行行容易得诗多”;“笑我饥驱西复东。年来岐路正飘蓬。为公题照应亲切,策蹇担囊是个中。”前三首写友人快意之状,在旅途中得诗亦多;但在第四首中却将自身为谋生四处奔波、无法安定的境遇描写出来,成了贵人的陪衬角色,未免可哀。

此外还有《题高燕山<蕉窗读易图>》、《沈芦山瘦吟图》、《项隅谷松竹小照》七绝各一首。也都是从图画内容展开描摹与赞美的交游之作。

除人物图题诗外,还有两首题荷诗。一首诗提到了画面荷花的具体画法:“不涂铅粉不施朱。破冻芙蕖色转殊”,以水墨而成。另一首:“鳌背连云未易攀。尘心到此觉全删。空中楼阁无多地,海上蓬莱有数山。天远帆随春树没,潮平钟送夕阳还。当年不解坡公带,长使横腰亦等闲。”原为分韵赋金山的山水诗,被他题写在墨荷图上赠人之用,与画面关系不很密切。大抵是尘心已净,借题发挥之作。

李葂传世的十余首题画诗,均为七言近体诗,多为绝句,偶有律诗,这与他“工为近体,不为古诗”、“最长绝句”的作诗风格相符;颜面素雅,无游戏之笔,较具传统文士对待诗文谨严的特点,不同于郑燮、金农、边寿民等人有时在题画诗中显现出的戏谑之笔。“扬州八怪”十五人,十四人会写诗。边寿民等多人也与沈德潜有交游,沈德潜却只选了李葂的诗歌入其《清诗别裁集》且“谓之神品”。由此可见李葂诗风与“扬州八怪”其他人不同,自成格调。

  参考文献

[1]朱一玄、刘毓忱编.儒林外史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47-49

[2](清)高凤翰撰.南阜山人诗集类稿 山东文献集成(第1辑第37册)[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66

[3]卞孝萱主编.扬州八怪诗文集1[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288

[4](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98

[5]周积寅、史金城编著.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M].杭州:西泠印社:274

[6]黄俶成编.扬州八怪诗歌三百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61

[7](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41

(作者介绍:王荣华,西安文理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题画
题画二首
郑板桥《题画兰竹石》?
人淡淡 水蒙蒙
画鸡
苏轼题画诗
题画诗册页
《全元文》题画作品序录
题鹅
密国公璹诗歌研究心得
徐渭的题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