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及其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启示

2019-08-13 04:00李鑫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

[摘要]陈能宽,一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们熟悉的是他是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人们陌生的是他隐姓埋名数十载,埋头大漠深谷的峥嵘岁月里的每个日日夜夜,一个湘西男儿怀着对国家的赤子深情走完了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鞠躬尽瘁的一生。作为“两弹一星”功勋陈能宽院士的家乡人,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将前辈的伟大精神传播好、传承好,发扬好。

[关键词]许身为国;“两弹一星”;陈能宽

[作者简介]李鑫(1985-),男,土家族,湖南慈利人,湖南省慈利县委党校,讲师,本科,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3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7-0006-03

陳能宽,湖南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二机部第九研究院、核工业部科技委、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工作。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一、志存高远的求学经历

在湖南西部,有一个因“土俗淳慈,产物得利”而闻名的小县城,曰慈利,在慈利的西北部有座风景秀丽的古镇——江垭,因九条溪流汇聚于此,又名九溪。自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设立九溪卫以来数百年,一直是湘西北著名的军事重镇,小镇三面环水,依山而建,民风淳朴,商业茂盛,为全县第二大镇。1923年农历3月28日,陈能宽就出生在这座小镇。陈能宽家庭称得上书香世家,虽生在农村,但世代半耕半读。父亲陈秉一,天资聪颖,见多识广,性格敦厚耿直,好侠仗义,善于化解各类乡邻纠纷,深得乡里称颂。他还经常给子女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中国古代传统故事,如“孟母三迁”“孙融让梨”“岳母刺字”等,同时要求子女背诵唐宋诗词,从小培养子女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所以陈能宽浓厚的文学情结和诗人情怀就源于童年时期父亲的教育熏陶。

陈能宽在家乡江垭读完六年小学,小学时成绩非常优异,考初中时却大意失荆州,未能考上心仪的雅礼中学,只考取了常德隽新私立中学。为此,他难过的大哭了一场,父亲也严肃地批评教育了一番,最终还是出资送他上了私立的隽新中学。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从江垭到常德有270里,要跋山涉水走三天,1936年9月年仅13岁的陈能宽独自背着行李,揣上干粮,负重数十斤,硬是从江垭大山里一步一步走到了常德隽新中学。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战争的炮声打乱了平静的校园生活。1938年10月,常德城区屡遭日机轰炸,学校被迫疏散到沅水以北的周家大屋。到了1939年,由于战乱,学校被迫停办,陈能宽只好跟随逃难学生一路来到沅陵,这一路上遭受日军狂轰乱炸,死伤遍地,饱受流亡艰辛,幸运活下来的陈能宽恰好赶上从长沙迁来沅陵的雅礼高中少量招生,经过雅礼中学严格的选拔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雅礼中学读高中。

1942年,陈能宽因学业成绩优异,特别是英语和理科成绩很好,获得保送资格,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向他敞开怀抱,陈能宽最终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矿冶工程系。

1946年,陈能宽顺利从唐山工程学院毕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校期间,陈能宽与同年级的土木系女生裴明丽相知相恋,两人于1946年4月喜结连理,从此两人相濡以沫,相伴终生。

分析陈能宽的求学之路,从1936年入初中开始,到雅礼读高中,再到读大学,一直到1946年大学毕业,陈能宽的十年求学路,都是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抗争与忧患当中度过的。他是在炮声中,在颠沛流离的搬迁当中,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磨难中,走过了从中学到大学的十年生涯。

可以说这十年的经历,山河破碎的惨状与陈能宽以后义无反顾的冲破层层阻碍留学回国,以及克服重重艰难困苦研制原子弹是有着莫大关系的。

大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天津炼钢厂当化学分析员。这是一个刚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的有名气的大厂。可是报到后他发现工厂的烟囱并不冒烟,全靠从东北买来铁丝加工成各种钉子维持,面对这样萧条落后的工业,陈能宽不免黯然神伤。1947年春季,留学考试刚好恢复,他和妻子裴明丽一并参加考试,都被美国几所大学录取,他们最终选择了慕名已久的耶鲁大学。

旅居美国期间,陈能宽用时不我待的精神,用短短3年时间就在耶鲁大学获得了物理冶金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52年10月,陈能宽与R·B·Pond教授合作发表了《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一文,当即引起了《纽约时报》科学记者的重视,在头版上给予新闻报道。①这项研究被公认为是金属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创举,得到了国际冶金界同行的广泛认可,也正是通过这篇文章奠定了陈能宽在金属物理领域不可动摇的先驱地位。

这时候的陈能宽,已是公认的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有着自己的别墅,薪水也比较可观,夫妻在美先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儿二个儿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生活过的很滋润。但是,在旁人眼里春风得意的陈能宽却归心似箭,一心只想回到自己的祖国。

二、磨难重重的归国之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许多海外游子响应祖国号召,回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有着赤子之心的陈能宽计划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可是到1950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总统派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两国随即进入了敌对状态,这使得陈能宽有国难回,但始终没有打消他回国的念头。

陈能宽要求回国的想法和在美国的活动引起了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的注意和阻挠。美国政府不断对他采取监视居住、调查骚扰、栽赃诬陷、限制离境等各种手段。

以至于1950年陈能宽在收到小妹陈能淳要求他回国的信件时,他在回信中意味深长的说:“我现在在美国是经常有人光顾的人,不是像小学生一样背起书包想回家就能回家的,请你放心,我一定力争尽早回到祖国怀抱,与亲人团聚。”

也就在1952年,陈能宽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机会。他与工作上的领导马登教授谈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去作“交换教授”一年。伯明翰大学也愿意派一个人到美国来,这样,陈能宽如果能离开美国到英国去,就可以想办法到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香港去,离回家之路近了一大步。1953年5月1日,英国回信来了,寄来教授聘约,陈能宽一家人高兴极了,准备动身去英国。

就在陈能宽把船票都买好的当口,移民局不仅不批准离境,而且采取了狠毒的办法,忽然下了一道控告陈能宽的命令,说他几年来一直订阅纽约亲中国共产党的《华侨日报》,是被解散了的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的组织者之一,并根据其他保密资料,认为陈能宽继续在美国停留,对美国国家的安全不利,所以决定要驱逐陈能宽“判务出境”。

陈能宽接到这个控告的命令后,既愤怒,又紧张。经过仔细分析后,家里人认为“驱逐出境”是假,扣留在美是真。陈能宽倒是乐意被“驱逐出境”,这样便可以回国了。问题是移民局找他显然只是阻止他到英国去,是一种威胁警告,背后的目的仍是不让他回到中国。

美国在判务出境命令上,还留有一个圈套,“假如本人不服本区移民局判决,可在十日内,向华盛顿移民总局,依法起诉……”。事已如此,陈能宽不得不延请律师,进行申诉了。在申诉期中,原希望到英国去的计划也成为了泡影。

官司打了半年,陈能宽为了避免失去人身自由,被押解到外侨集中营去,在法庭面前,只好被迫说谎,不承认回大陆的企图,他推诿对政治无兴趣,拒绝正面回答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还被迫停止订阅《华侨日报》和《新世界评论》期刊。回国后陈能宽每每回想起来这些,都对美国当局充满了愤慨。

1954年1月,律师转来移民局的通知,陈能宽胜诉了。这个时候移民局也已转换态度,暂停判务出境。并且还给陈能宽一张永久居留证,美国这种可耻的行径可以说是威逼之后的利诱了。但留的住他的人却永远留不住他想回国的赤子之心。

时间到了1955年9月,中美两国经过长时期的谈判,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当时陈能宽是在美国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看到了这条消息,极为振奋,当时很多美国朋友劝阻和挽留他,他和妻子商量后觉得应该立刻走,免得夜长梦多。星期五下班后,他们一家直奔匹兹堡火车站,登上去纽约的火车,买了回国的船票。

有些美国朋友对他急于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不解,他回答道:“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也没有办法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象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

陈能宽终于在1955年11月25日,带着全家大小五口人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从旧金山经檀香山、日本、菲律宾、香港,于12月16日抵达深圳,实现了盼望已久的回国愿望,在北京受到了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周恩来亲自接见了他,当得知陈能宽只有33周岁时,周恩来高兴的说:“你这么年轻,回来为祖国做事,真是太好了。”

1955年底,陈能宽回国后,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继续从事金属物理研究,是金属物理组的负责人。

1960年6月,时年37岁的陈能宽,正是思想境界、学术水平均已接近成熟的年龄,多年的学术研究进入收获季节,却突然接到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参加中国核武器研究。

三、两弹突破 功勋卓著

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百废待兴。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不甘心侵略政策在中国的彻底失败,他们除了在经济技术上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外,还在军事上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因此,1956年7月,周恩来向毛泽东、党中央报告,建议成立原子能事业部。同年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当时的部长是宋任穷。在1957年10月,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国防技术协定》,也就是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包括派专家指导、提供生产原子弹的全部技术资料等等,但是到了1959年6月苏联突然单方面中止协议,拒绝向中国提供任何关于原子弹研制方面的技术援助,并在1960年撤走了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全部223名苏联专家,带走了重要图纸资料。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周恩来提出“他不给,我们就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所以1960年6月陈能宽奉命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也就是当时的第九研究所。

也就是从此刻起,陈能宽开始隐姓埋名,在国际学术界与中国科技界销声匿迹达25年之久。他与家乡亲人的联系骤然减少了。甚至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和家里通信,往来更是没有。正如他的儿子陈子浩说的:“他很清楚,他不能和老家人見面、联系。人家问他:‘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你到哪儿去了? 你说他该怎么回答?不回答就是得罪人。于是就不联系了。”

由于常年出差很少回家,爱人裴明丽在家经常教育几个孩子说:“爸爸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不要总是哭哭啼啼的。”

裴明丽她自己的工作也是变动频繁。她原来在力学所工作,后来调到中科院科技校从事教学工作。原本单位是在北京中关村地区,还能照顾到家里,后来,科技校签到怀柔,无法照顾到家庭。家中一度只留下四个孩子和一个保姆。儿子陈子浩回忆说:“我们是两个星期见一次妈妈,一年见一次爸爸。”

由于国家的需要,陈能宽对远离亲友、隔绝亲情的这种牺牲,内心一定是极其痛苦甚至是撕心裂肺的。而这种牺牲对他的家庭来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换来的是子女的教育作父亲的一再缺席,所以有一种牺牲叫终生遗憾。

陈能宽奉命调到九所之后,担任了二室主任。当时,有关核武器理论研究方案已经初步确定,急需通过实验尤其是爆轰物理实验加以检验和证实,这个就是陈能宽当时承担的主要任务。而在1960年,中国学术界在爆轰物理方面的实验经验和积累接近于空白。

这个新的职责要求陈能宽放弃已经卓有成就的金属物理专业,转为原子弹爆轰专业,也就是研究如何用炸药引爆原子弹。隔行如隔山,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白手起家,陈能宽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可想而知。

就这样,陈能宽边学边做,带领3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团队在北京以北,长城脚下的17号工地,开始了原子弹研制中的“爆轰”物理实验。

就是在那样一种极其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在吃不饱饭也避不了寒的艰苦环境中,经过一年多上千次的试验,陈能宽和他的攻关队伍终于在1962年9月初步完成了任务:原子弹的起爆元件获得重大突破,基本上验证了研制原子弹爆轰的“内爆法”的可行性。

1962年底。随着实验的规模扩大,危险性的增加,17号工地已经不符合继续工作的条件了,1963初,陈能宽又率领一支更大的攻关队伍进军祖国西北青海221厂,向更高的台阶冲刺。但是这里条件恶劣,平均海拔3200米,气压低,缺少氧气,使人胸闷气短,开水只能烧到80度,煮饭半生不熟,经常风雨交加,冰雹大作,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经过一年多的准备,陈能宽团队于1964年6月6日,首次实物全尺寸爆轰试验在221六厂区进行。这次试验不仅要检验前几次试验成果,也将验证几年来爆轰物理的理论工作,它的成败决定着国家核试验能否如期进行。

试验的结果是圆满成功的,这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对陈能宽等爆轰物理研究人员这四年来所做工作的最具权威性的鉴定和评价。

1964年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甘肃酒泉的一个秘密工厂装配出来,通过专列运送到了马兰核试验基地。

1964年10月16日,试验基地主控站操作员按下了电钮,十秒钟后,强光一闪,火球迸放,随着隆隆的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依靠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爆炸成功的那一刻,实验基地现场也是一片欢腾。陈能宽百感交集,想说的话很多,但说不出来。陈能宽情不自禁地拿出怀中的笔记本,记下“东方巨响”几个字,还有一句话的感想:“神州日月增光”。②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陈能宽又马上投身原子弹武器化和氢弹的攻关中。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时,陈能宽是试验现场的总负责人之一。1980年,陈能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由他参与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得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1986年,他同邓稼先一起,作为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领奖代表,登上主席台,接受了国家的最高奖励。也就直到这一天,大家都以为死了的陈能宽才又回到公众的视线。1987年,陈能宽任国家863—410主題专家组首席科学家,这一年,他已64岁。

陈能宽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大师,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严谨求真的科学品质,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大师超凡的人格魅力。陈能宽虽然离开了,但他崇高的人格风范却历久弥新、光耀后人,永远是人们立身做人、治学研修、干事创业的光辉旗帜。

[注释]

①吴明静,凌宴,逄锦桥.许身为国最难忘:陈能宽.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版,2015:第49页.

②陈能宽自述.见: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
庆祝“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百岁华诞
青海高校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与传承策略的实证研究
20年来国内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综述
缅怀“两弹一星”元戎程开甲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