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冷场”为“学习场”

2019-08-13 03:42陈健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7期
关键词:冷场语文教学

陈健

[摘 要] “小手林立”是名师公开课上的普遍现象,而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半截蜡烛》时,却遭遇了“冷场”。薛老师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和艺术,在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学目标之间,放慢课堂脚步,让“冷场”逐渐变成了耳目一新的“学习场”。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冷场;学习场;“慢艺术”

“小手如林”是名师公开课上的普遍现象,但笔者在观摩薛法根老师的《半截蜡烛》时,第一个问题就遭遇了“冷场”,薛老师自嘲地说:“一二年级上课,举手的学生最多;三四年级变少;到五六年级,竟然没有了啊!”这样的“冷场”对普通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薛老师不仅胸有成竹,沉着应对,而且巧妙地将学生引入了一个新的“学习场”。

一开始就是听写,学生对薛老师“注意听出词语之間的联系,四个词语只报一遍”的要求没有信心,并没有举手,薛老师就近在前排找了一个女生上黑板写。薛老师报完了四个词语(半截蜡烛、绝妙的主意、危机、厄运),学生和笔者差不多,只写了两个就想不起后面的了。薛老师没有叫停,而是启发学生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继续写;其间他走到黑板前的女孩身边,指着她写好的词语轻轻地说着,女孩写出了“危机”又停下来。薛老师在底下转了一圈,也有一些学生举手表示要帮忙,薛老师再次走到女孩身边轻声地说起来,女孩最终写出了第四个词语“噩运”(错误的“噩”薛老师是在下面理解词语时纠正的)。当女孩望着薛老师示意她写完时,薛老师微笑着说:“坚持就是胜利!你写出了四个词语,嗯,不错。”

学习《半截蜡烛》中的“烛”字,薛老师问“除了蜡烛,还可以组哪些词”,依然不见有人举手。薛老师又就近在前排找了一个男生,该生站起来就说出了“烛光”;薛老师便要求他再组一个词,他低头在课文中找了一会儿又说出“烛芯”;薛老师笑着说“这个词你都能组出来,你一定还能再组几个”,该生说出“烛台”后就停了;此时有一些学生举手,薛老师继续引导“在这个词附近,还藏着一个词,你再仔细找找”,该生迅速在文中找到并响亮地说出了“烛焰”。薛老师及时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

在学习“绝妙的主意”时,薛老师先问“课文中是什么样的绝妙主意?”或许是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加上前两次回答中看出薛老师对学生的温和态度和耐心指导,在问题提出后终于有人举手了。薛老师在靠中间的位置找了一个男生,该生的回答比较笼统,薛老师要求他“再仔细读课文,找出三个体现‘绝妙的动词”;该生找出“藏、插、摆”后,薛老师又要求他体会三个动词表达的顺序,再练习说说“绝妙的主意”;随后,薛老师引导该生想“绝妙的主意”妙在何处,该生和所有学生再次默读课文,陆续读出“半截”“摆在显眼处”“蜡烛是日常用品”的妙处;最后,薛老师让该生说说你会把情报藏在哪?当一系列学习完成后,薛老师问“你这次举手有什么收获?”该生想了想说:“我比平时坐着在底下读书更认真,学到了想问题的方法,尝到了举手的甜头。”薛老师示意他坐下后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锻炼了他的自信心,其实每个人对自己都要有信心!”

在看似简单的字词学习中,薛老师一方面以不变应万变,熟练运用板块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破解冷场的方法。薛老师不满足于有人举手,而是要看到大多数不举手的学生经过努力完成学习。教学中,薛老师不强迫学生举手,而是把学生不举手当作一种学情,并在顺学而导中有针对性地转变这种学情。于是薛老师几乎是采取随机的方法,找学生来完成任务或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不纠结于学生给出的结果,而是在不经意中借助这个学生还存在的问题把全体学生带入进一步学习的活动中,通过不断学习达到自我改正的目的。这个过程不是简短地两个问答就结束,要持续二三分钟以上,有学生举手示意可以帮助,薛老师没有顺着新出现的学情改变初衷,而是耐心帮助“这一个”不断深入学习,执着地等待“不举手”通过学习产生变化。

在一般人看来,并不复杂的四个词语就花去了近十分钟得不偿失,不可思议的是在十分钟里三个问题竟然只让三个人回答到底。可薛老师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让这十分钟内三个人的回答成了这节课教学的亮点,放慢课堂脚步,等一等那些还没有进入状态的学生,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搭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的学习从冷场中渐渐热起来。

参考文献:

[1]许昌良.沉静语文:还语文教学之“魂”[J].语文世界,2012(12):51-54.

[2]农大明.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J].广西教育,2012(11):31-32.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冷场语文教学
长安画派“冷场”了?
高亮度冷场电子源研究进展
如何抓住孩子们的“心”
冷场君与人气王有时只差一个“如果”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