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9-08-13 03:42黄苏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7期
关键词:想象力培养小学语文

黄苏霞

[摘 要]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学科,其内容有很多适合学生思维放飞的空间。良好的想象力有助于升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技能。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给予学生思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生;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是作為个体出现的,他的思维是动态的,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思维别样的碰撞,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遏制学生这些思维,让学生以教师的某种固定思维去开展,从而学生逐渐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进步。而想象力则是创新的源泉。作为教师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朝着社会新型人才方向努力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从字中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汉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内容,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集聚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有着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赋予了较为浓郁的内涵。汉字有一字多音、一音多字、也有一词多义,等等,背景不一样,汉字的内涵则不同。可以说,简单地一个汉字被赋予了无限的文化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汉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开启思维,进行字的想象。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汉字的特点,从字中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诱使学生主动思考。

如:在教学过程中涉及景色描写的汉字,如阵阵的风吹、叠叠的浪等字眼都赋予了想象空间,对此,笔者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汉字想象当时的景象,当学生开启想象思维后,笔者趁机运用多媒体播放与景观相投的背景音乐,更深层次地开启学生的想象思维,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闭上眼睛,好像身置其处。这样,从字出发,让学生放松自我,尽情想象,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来有助于学生更贴切地感悟文本的内涵,体验汉字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一举多得。

二、从阅读文本中强化学生的想象思维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内容,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利途径,通过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技能。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高效的成绩,一般采取固定的思维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即:对阅读文本的内涵或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强加给学生,甚至让学生背诵这些内容,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进行创新,学生自然会缺乏想象力。其实,阅读文本有着很大的思维空间,不少文本都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性,教师可以运用阅读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

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时,文本结尾处有空白,即:把你对我的故事告诉世人,叫大家当心,捞到你就把你仍回海里这个地方让学生进行想象,后人捞到装有魔鬼瓶子的后续故事,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空间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这样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焰,有助于强化学生想象力的生成。

三、在作文中强化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另一大内容,是学生综合技能的综合体现。通过写作可以检验学生对汉字和词语的掌握,了解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文本情节、文本结构等。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写作的构思往往感觉很困难,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表达,有时候写出来的作文像流水账,而这其中缺乏的是学生对事物的想象思维。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作文写作这一内容强化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强化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的写,努力写,选取看图写文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思维表达。如,画一幅小学生扶老人过马路的图,让学生进行想象,并表达出来。通过图的内容,学生很快定位自己的思维,进而根据图中人物的神情、实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当今社会对事件的宣传进行创作,最大限度地基于学生思维上的空白,鼓励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这样,以作文为实践来强化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灵活应用。

想象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学生开启想象思维,进而促使学生想象力的生成。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放松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尽情地发挥,从而推动小学生朝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J].中华少年,2018(13):206.

[2]余映潮.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想象力培养小学语文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