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场”的小组探究学习策略研究

2019-08-13 09:11徐睿
中小学德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红灯马路法治

徐睿

摘    要  让儿童“在场”的小组探究学习,聚焦儿童真实的生活困惑,让儿童自己“发现”探究问题,激活其已有的真实生活经验,展开有效的对话思辨,从而浸入生活“现场”,探究解决生活“问题”;并借助课后延伸体验探究,引领儿童回到日常生活“现场”,在道德践行中实现道德自主建构。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探究;在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7-00-03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学习活动形式。但是,课堂探究普遍存在的偏离教学目标,流于形式,缺乏有效延伸等问题,往往造成儿童身在“小组合作探究”,心却“不在场”。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德育效果差强人意。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1]。有效的小组探究,应该是儿童身心都“在场”的深度学习。这样的探究学习必须尊重并激活儿童独特的心理体验和生活经验,让儿童走入课堂“现场”,回到生活“现场”,并融入社会与时代的“现场”。如此,才能促进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

一、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浸入生活探究“现场”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探究速度”极快,顺利得出“探究结论”的现象,有时恰恰反映了探究话题的设计缺乏深度,或说是不值得、不需要探究。儿童以种种角色存在于真实生活中,处在“我”和社会,“我”和他人,我和“我”的对话之中。在不同的生活时空中,其不同角色往往会产生冲突,不断叩问当下的儿童。这些“叩问”才是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指向其真实的道德发展需求。

以家庭主题学习活动为例。在“相亲相爱一家人”(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学习伊始,师生通过“闲聊”,一起调查班级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人数。整理数据后,学生“发现”了问题:

发现一: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由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数据,了解我国在1980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和效果;

发现二:班上还有一些同学不是独生子女——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改变,即“二孩政策”。

此时,学生立刻提出了问题:“老师,从‘独生子女到‘二孩政策,国家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调整呢?”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正是本课的探究话题。教师下发学习单,请各小组自主选择探究问题(家庭或国家层面),展开探究学习。

教师从旁辅助,为不同探究视角的小组下发相关拓展资料——家庭角度补充资料:家庭压力和空巢老人的相关新闻,分别从父母和子女角度叙述内心独白;国家角度补充资料:老龄化曲线图、有关老龄化的三幅漫画。

以选择国家角度的小组探究学习活动为例:学生很快发现,曲线图上老年人的比例呈上升状态,2015年老年人已达到20万人,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就是40万人!学生们一片惊呼:老年人越来越多会怎样?学生们展开讨论,很快找到答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干活了!有学生在老师下发的漫画材料上发现:“工作”和“退休”在“抢”一位老人,这就是说国家劳动力不够了,要延迟退休。又有学生立刻联想到:前两天还从广播里听说,国家最近在研究延迟退休的政策,好像是要延迟到65岁。“二孩”政策可以增加年轻人的数量,这样国家就有人工作了,也不必延迟退休了。此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受到,国家调整生育政策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老龄化的危机……

当“独生子女”和“二孩之一”这两种生活角色发生碰撞时,学生自然提出了有价值的探究话题。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个人探究,与自我对话;通过交流讨论、相互补充,与同伴对话,在思维碰撞中,展开了浸入生活“现场”的小组合作与探究。这样的探究学习源于儿童对自身生活问题的发现和思考,探究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儿童才是真正“在场”的。

二、让儿童经历“对话”思辨,探究解决生活“问题”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常见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学生以“好”“是”等回应教师。学生“顺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得出探究“结论”,课堂流畅而没有问题。这种探究往往是肤浅的,并未真正激发儿童的思考;甚至可能是虚假、敷衍的伪课堂、伪学习,教会学生在反复演习教学中造假、敷衍和作秀。[2]

以“規则”学习为例,在学习“心中有规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时,面对学生纷纷回答自己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的状况,教师创设了“实话实说”环节,出示四个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交流:

●过马路时,遇到红灯,但很多人都在走。

●过马路时,虽然红灯,但两边都没有车。

●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朋友家人在对面让你快点跟上。

●过马路时,红灯刚亮,你上课快来不及了。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刚刚还在“淡定”地说自己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突然“凌乱”起来:

“很多人都在走我也会走,因为这样车不会撞到我。”“你这样做很危险!我依然会等红灯,危险随时有可能发生。”

“两边没有车我肯定会过马路,这时候不走太傻了。”“不能走,车也许会从某个看不见的死角冲过来!”

“如果家人在对面喊我,我也会等红灯遵守规则。”“我不会等,直接过马路,家人会着急的。”

“上课快来不及了,我肯定会赶紧过马路,因为迟到会被老师批评。”“再被老师批评也没有自己生命来得重要,我坚决不会过。”……

教师随即抛出绘本故事《红灯下的德国人》,呈现一个德国人在雨天过马路时,面对疑似坏了的红灯,又没有人看到时,依然等红灯的做法。由此,进入小组合作探究话题——我们和德国人的做法为何不同?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如下对话:

生1:德国人要给“某个窗口正在看着的孩子”做表率。

生2:其实这种规则意识早就在他们心中成了习惯。

生3:我们这种中国式的过马路其实就是无视规则,我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生4:我总是怕麻烦才不等红灯,其实只有自觉遵守规则,社会才能井然有序。

生5:你就是他人的环境,要想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就必须人人遵守规则。

师:如果现在再来让你选刚才的四项,会改变自己刚才的做法,等绿灯亮起再过马路的同学请举手。

很多小手坚定地举了起来……

“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探究,引发了儿童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学生抛下“任何时候都会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形象负担,走进社会生活“现场”,探究思辨、坦诚观点、敞开表达。这样的探究指向儿童真实的道德困惑和生活问题,孩子们自然有话可说,由此展开的对话才是有价值、有思维深度的,引领儿童从规则认知走向规则认同与践行,促进其道德的持续发展。

三、让儿童回到日常“现场”,促发道德自主建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道德与法治探究学习自然不能局限于课堂和学校。

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体现“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逻辑思路。我们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尝试梳理儿童在不同年段存在的真实生活冲突,设计课后延伸体验探究活动。

以上“家庭”和“公共生活”主题为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表1、表2)。

不同年段的课后延伸活动指向同一主题,但目标、难度、时长等各有不同。它们立足在學生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综合多种社会要素,层次不同,螺旋上升。以此,力求将课堂小组探究活动拓展至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引导儿童走进日常生活“现场”,践行道德认知,养成日常好习惯,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

[2]钟守权.试论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独特性及其养成路径[J].中小学德育,2018(11):12.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江苏南京  210024)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红灯马路法治
过马路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红灯笼
过马路
红灯停,绿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