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识繁用简”能力提升的课程设计

2019-08-13 08:53阮朝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繁体字课程设计

摘   要 通过挑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内毛泽东诗词中的50个简化汉字和对应繁体字做问卷,对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校大学生做抽样问卷调查,发现国人的繁体字识认及应用能力相当有限。为此,建议秉持“识繁用简”的课程改革理念,发行“繁简同册”的中小学语文和书法教材,开展“简主繁辅”的课程实施,执行“繁简相容”的教学评价,以确保繁体字所承载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

关键词 繁体字  简化汉字  课程设计  识繁用简

2017年春节,一台湾友人来筑,笔者将新出版的拙作相赠,并进行了畅谈,他不无感慨地说:“您的大作选题确实站在了教育学研究的前沿,相信您也有不少全新的论断;但是,您的大作是简化字版,您能否把繁体字的电子版相赠,以便我拜读?”这引起了论者深思。此后,就挑选了50个汉字及其对应繁体字,开始做实证调查和学理探索。

一、国人掌握繁体字的调研情况

在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内毛泽东诗词中,筛选出50个汉字设计了调查问卷。

1.调查问卷内容

问卷1:请写出以下50个汉字对应的繁体字

独、头、层、尽、击、归、携、忆、岁、书、点、粪、余、蜡、娆、竞、识、弯、还、声、铁、迈、广、泪、岭、过、后、泽、类、与、关、骄、轻、报、极、胜、宽、动、图、变、应、惊、冈、寻、旧、处、莺、险、奋、揽。

问卷2:请写出以下50个繁体汉字对应的简化字

獨、頭、層、盡、擊、歸、攜、憶、歲、書、點、糞、餘、蠟、嬈、競、識、彎、還、聲、鐵、邁、廣、淚、嶺、過、後、澤、類、與、關、驕、輕、報、極、勝、寬、動、圖、變、應、驚、岡、尋、舊、處、鶯、險、奮、攬。

2.调查对象及调查结果

以笔者指导“西部教改支持计划”行动的某初级中学的34名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在教改项目指导会之后请语文课教师留下立即发放调查问卷1,这些教师当堂独自完成后交回笔者并领取问卷2(对应答案)。该校34名初中语文教师把这50个简化汉字对应的繁体字完全写正确的0人、写错或空白未写30个字以上的有9人(最高者有42字未写或写错)、写错或空白未写20~29个字的有6人、写错或空白未写10~19个字的有5人、全写(未留空白)的有14人(其中错5~9个字的有9人,正确率最高的5位教师也各有4个不同字书写错误)。

以笔者指导“西部教改支持计划”行动的某镇中心小学27名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在教改项目指导会之后请语文课教师留下立即发放调查问卷2,教师当堂独自完成后笔者收回问卷,并发放问卷1(对应答案)。该校27名小学语文教师把50个繁体字对应的简化汉字全写正确的有0人、写错1~5个字的有10人、写错6~10个字的4人、写错11~14个字的有13人,错字集中在“尽、击、点、粪、蜡、铁、泪、类、胜、变、应、惊、旧、奋”等字上。

以笔者任教的本科大四的小学教育专业某班为调查对象,在下课前15分钟左右,发放调查问卷2,要求学生独自快速写完上交后领问卷1(对应答案)即离开教室,该班56名学生全写对的0人、最优者6人也各写错6个字、写错7~10个字的有18人、写错11~20个字的有19人、写错21~23个字的有13人。

笔者协调某教师,以她任课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四年级的某班为调查对象,在其快下课前约15分钟发放调查问卷1,要求学生独自快速写完上交领取问卷2(对应答案)后即离开教室,笔者收回46份答卷,把这50个简化汉字对应的繁体字完全写正确的学生数为0人,写错或空白未写30个字以上的有14人(最高者有38字未写或写错)、写错或空白未写20~29个字的有15人、写错或空白未写10~19个字的有8人、全写(未留空白)的有9人(其中错17个字有1人、错10~16个字有6人、错14个字的有2人)。

在初中校长和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也做了以问卷2为试卷、问卷1作对应答案的调查,2次各随机抽样20份答卷,对应简化字全写对无1人、对应简化字写错最多的一份为21个字。

二、识认常用繁体字的必要性

从上述答卷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中小学语文教师等认识和使用常用繁体字的能力与水平確实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警觉。

1.促进国家统一

人所共知,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一直以来所使用汉字都是繁体字,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只能识认和使用繁体字。虽然绝大部分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都是拥护祖国统一的,但是台独、港独分子是数典忘祖的,均在搞文化台独、去祖国化宣传,他们以繁体字刊发的去祖国化文献,如果祖国大陆广大人民因繁体字识认能力有限,就很难对其进行精准的认知和做出强有力的批判与驳斥,也无力用繁体字的正确文献去说服那些被港独、台独分子蛊惑的人员,这势必将削弱反台独、反港独的强大合力。

2.增强文化自信

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持续强大的文明,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汉字做文明的支撑、记载、传承。汉字及其承载的中华经典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且汉字还具有独特的美学、美育等功能,因此,汉字尤其是繁体汉字承载了中华古代几千年书画、美学、美育等的发展继承史。不仅国内的名胜古迹上的石刻、传统经典文献的孤本等都是繁体字,就是港澳台及海外不少华人用汉文新发表文献多为繁体字。虽然国家在花大力气把繁体字传统经典文献和域外繁体字当代文献转化成简化汉字再版刊行,但是不少文献(如历史上的书法、雕刻、与文字相关的美术、国画,今人用繁体字创作的书法、绘画、雕刻等)以及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书法等,都是繁体字的,而且这些经典文献是不可能转化为简体字再版刊行的,即使有人把这些文献的部分能做简化字改版发行,也很难全然再现其原初繁体字所承载的丰富意蕴和巨大文化教育价值。如果没有深厚的繁体字识认、使用功底,不仅不可能精准理解与有效传承中华古典经典文明的特殊部分,甚至会出现对繁体字承载的经典文明的误读、误解。再有,绝大多数汉字是表音、表意相结合的文字,之所以出现上述令人堪忧的测试结果,不仅有不少简化字与对应繁体字、异体字的字形相去甚远的客观因素,也有国人繁体字识认能力不高的主观因素。同时,如果繁体字识认能力有限,不仅很难精准理解具体字的构字法、汉字演化史,甚至将产生对相关繁体字的构词法及其合成词产生误读、曲解,当前一些网站对简化汉字及有关词汇内涵的自恋性错解误注就是典型表现,这不仅对青少年学生已经产生了可怕的误导,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对中华文化之根的削弱。如果广大教师、尤其是中小学语文和艺术课教师的繁体字的识认能力不高,不仅自身的文化自信力的建构将缺少一些东西,势必将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力的建构。

3.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除了泱泱中华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外,汉字所承载的中华五千年文化软实力也在持续发挥着国际影响力。我国向世界输出、展现的文化艺术,尤其是繁体字相关的各种文献、艺术,虽然用简体汉字呈现也能发挥巨大影响力,但是这些以繁体字为载体的文化艺术,即使能以简化字形态呈现,也势必会削弱其独有的历史底蕴。“文字功底不厚,文化艺术则行而不远、行而无力”的“文字”,既指行文内容所承载的思想,也指文字本身的内在意蕴,也就是说,不少中华国粹(国画、书法、雕刻、舞蹈、古典音乐等)的重要元素原本就植根于繁体字。如果从事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复兴、传承、输出、创新等工作的人员的繁体字识认能力有限,是不可能高效益、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现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独有魅力的。

总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界应对国人繁体字识认能力的现状有所警觉,找到相应对策。

三、汉字“识繁用简”能力提升的课程设计建议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人文化修养的厚度决定了国家发展的速度,国人文化自信的强度决定了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效度。从复兴中华经典文化出发,建议改革当前中小学的课程设计。

1.建构“识繁用简”的中小学课程设计理念

六十余年的简化汉字使用,确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生活节奏不断提速的当代,希望中小学生都具有祖国常用繁体字的识认能力,并不是希望每个中小学生未来都成为汉字学家,而是从国家统一、文明传承、文化自信的高度,应弥合繁体字教學断层,应着力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常用繁体字的识认能力,应加大力度培养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明的高素质继承人。也就是说,要为中小学生创造“识繁用简”(认识繁体字使用简化汉字)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环境,要让中小学生能认识绝大部分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能清楚相关繁简字的基本演化过程和本字的基本意义、构字法、构词法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在现实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强化和鼓励学生广泛使用简化汉字的基础上,针对那些需要使用繁体字来创作特定艺术的,则应鼓励学生广泛使用繁体字。

2.发行“繁简同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和书法教材

之所以建议只对中小学语文教材和书法教材实行“繁简同册”的课程内容改革,一方是基于“识繁用简”的价值理念;二是因为中小学语文和书法课程既是“文道合一”的课程,也是文字文化合一的课程。“识文断字”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繁简字各有文艺、美学、美育价值是书法课程的根本。关于“繁简同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制方式,建议从小学中高年级直到普通高中的语文教材可实施两种策略的“繁简同册”编制改革:其一,可采用教材的奇数页编印现行简化汉字内容、偶数页编印该内容对应繁体字版;课文生字词部分实行有繁体字的则繁简字并列(有对应异体字的也一同编印);教材中的练习题目等不必增加对应繁体字部分;其二,可采用教材的前半部分编印现行简化汉字版内容,后半部分增加对应繁体字内容;不建议采用繁简字分册刊印的语文教材。对书法教材的“繁简同册”编印建议是:以影印繁体字版书法作品做临帖、赏析模本的,应增加对应简体字的附录内容;以简化汉字为摹本的,应提供对应繁体字摹本。也就是说,建议仅在现行中小学语文和书法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现行内容的对应繁体字版。实行“繁简同册”教材刊印的最低目的是让学生能及时找到繁简字的对应字,既能及时增进学生繁体字的识认能力,也为所有学生自学繁体字提供有效的蓝本,还将有效增加语文或书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当然,其他科目的教材则不必增加对应繁体字内容。

3.坚持“简主繁辅”的课程实施原则

“简主繁辅”的课程实施原则,就是建议中小学语文课、书法艺术课以及高校人文社科课程等相关课程,在课程实施(设计、展示、练习、指导、拓展)过程中须以简化字教学为主、繁体字教学为辅,决不能偏废。语文、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采用繁体展示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简单介绍对应繁体字。课程实施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能识认绝大部分繁体字,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和使用所有的繁体字,同时让对繁体字感兴趣部分学生既能得到学习繁体字的有效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也以简化字为主,对个别喜欢使用繁体字的学生可适当鼓励,决不能否定。艺术课教师尤其是书法雕刻课指导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涉及繁体字识认、应用的,应着力点化繁字体的艺术内在意蕴,学生的汉字艺术创作大可随心而为、繁简字学习与使用各随其趣。总之,课程实施的目标是提升全体学生繁体字的识认能力,激励喜好繁体字的学生持续发展。

4.实施“繁简相容”的教学评价

要让“识繁用简”的课程理念能真正落到实处,发行“繁简同册”的中小学语文、书法教材是基础,开展“简主繁辅”的课程实施是行动,执行“繁简相容”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保障。实施“繁简相容”的教学评价的操作建议是:中小学学生的语文或书法课程的所有练习实践等,无论学生使用简化字还是繁体字完成的,都应该同等评价、同等鼓励,决不能另设标准评价。同时,应该鼓励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书法专业学生的练习作业应广泛使用繁体字,尤其是文科类师范生的人文基础课课程实施,建议尽可能多地使用繁体字(前提是大学教师必备一定的繁体字功底),因为这些大学生未来一旦成为中小学教师,其繁体字的识认和应用能力必将影响中小学生繁体字识认能力的提升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行中小学语文和书法教材的基础上编印“繁简同册”的教材、课程执行遵循“简主繁辅”原则,是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汉字“识繁用简”能力,确保繁体字所承载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等的有效路径。

[作者:阮朝辉(1970-),男,贵州思南人,贵阳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繁体字课程设计
哈哈镜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