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不妨从作品的“情”和“理”入手

2019-08-13 06:01周颖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寓教于乐

周颖

摘  要:音乐课的教学要由情入手,感悟作品内容,由理入手,体会音乐内涵。只有教师想方设法地把乐理知识传授与作品蕴含的道理糅合到一起进行教学,才会寓教于乐,才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审美情趣  音乐内涵  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編号:1672-1578(2019)07-0217-01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地提出了小学阶段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致力于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以及兴趣,同时促使小学生热爱我国的音乐艺术,并且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方面的各类活动中。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中,使学生情感得以丰富,使其审美能力获得有效培养,从而全面发展小学生的个性,最终使其对音乐艺术具备初步感受的能力以及对音乐进行自主表达的能力。

1   由情入手,感悟作品内容

只要大家稍加回忆,就不难发现,在舞台上,无论是歌唱家还是舞蹈者,都是那么的全神贯注、凝神尽力,用尽全身精力在演绎艺术,特别是到达表演高潮阶段,这些艺术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紧闭双眼,使自身的肢体跟随音乐节奏欢快、自由地表演。此现象为一种艺术表演者在完全沉醉于所表演作品内时的身心感应,更是表演者的心灵和表演作品间有机的融合,从而达到和谐的完美境界,获得心灵的愉悦与美的享受。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曾经对此现象进行过表达,他认为感情是独立地存在于音乐里,不仅无需借助比喻来描述,也无需思想与情节来传达。换句话说,再完美的作品,如果没有倾心地体会、欣赏,是不能够发现其中美的元素。因此,人们只有用心去感受,去体会生活中的旋律,架起心灵与作品的默默沟通,才能真正把握住音乐中美好的旋律,以及在音乐中发现美、享受美,让自己的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情”呢?

1.1 了解时代背景,寻求作品的情怀

音乐艺术表演者应当有合理的方法探寻作品中的情怀,必须杜绝完全模仿以及矫揉造作,方法应该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比如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就会生发出作品中的情,甚至会被浓厚的情感所包围。比如教唱聂耳的《卖报歌》时,向学生介绍聂耳创作的时代背景:聂耳被安娥的真情感动,然后带着真情创作了这首歌曲。这首歌曲表达了聂耳对小毛头报童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并且对其早晚忙碌、饥肠辘辘地售卖报纸的艰苦生活鸣不平。为了让这样的感情更加深入,我还出示了旧社会人们痛苦生活的一幅幅画面,看着饱含沧桑的画面,学生的情感被揭发出来了。此时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便容易多了,大家回忆着刚才的一幅幅画,不仅专注,而且声情并茂。

1.2 领悟歌词内容,创设作品的情怀

音乐作品中的情和景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情景创设可以有效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此时,可以引领孩子们走进作品描绘的情境之中,并通过自己的歌喉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身心的陶醉,获得美的享受。这是音乐课必须实现的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在教唱学生《春天的旋律》这首歌曲的时候,精心地安排了三个重要环节,即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我创设的情景里,进而使其如在真实环境中般,切身地感受到花、动植物等活力和美。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已油然而生,此时让学生们感受歌曲节奏的明快,声音的婉转动听后,学生一定对这首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发自内心地要学会这首歌曲。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愁歌曲唱不好吗?

2   由理入手,体会音乐内涵

什么是“理”呢?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探究其中的道理,并让道理转化于自己的具体行动。道理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是演奏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怎样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的“理”呢?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2.1 分析作品的节奏,体会道理

不同的作品演绎的旋律是不同的,有的是慷慨激昂,有的是深沉哭泣,有的是低沉回转,还有的愤怒悲戚……不同情感的歌曲,它的节奏不相同。比如在练习《模拟动物叫》这首发声曲的时候,组织学生从直观处着手,让其亲眼去看、亲耳去听,进而使其将小狗、小猫以及小鸡等的声音,做出形象的表达,并体会这些叫声节奏的轻快与活力,让孩子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真切感,此时就为尽情歌唱埋下了伏笔。让学生明白道理,动物的叫声就富有含义与哲理了!此刻,教育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而且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水到渠成了。

2.2 分析作品的旋律,体会道理

热爱音乐却未必了解音乐,可是了解音乐必将进一步对音乐拥有热爱之情。音乐的魅力非常大,可是其魅力主要是人们在鉴赏音乐作品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拥有一定程度音乐知识以及技能的人员,其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大不相同的。音乐作品的旋律就是如此。比如,教唱《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体会二胡曲旋律的变化,先是缓慢抒情,然后是激昂快速,最后是抒情恬静,不同的旋律抒发的情感不同,比如缓慢时,抒发了阿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昂快速时,抒发了阿炳对生活的抗争与不屈的品质。因为整个旋律悲婉低沉,所以体现了阿炳对苦难生活的抗争与坚强不屈的毅力。此时,学生一边歌唱,一边抒发感情,当然道理的感悟也不言而喻了。总之,唱歌、拍打节奏、欣赏音乐是眼、耳、脑等所有感官的享受,更是陶冶性情,启迪身心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明理不能枯燥无味地说教,而应从激发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美好的生活。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音乐有了兴趣,这便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与动力。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把乐理知识的传授与作品蕴含的道理巧妙地糅合到一起组织教学,这样一定会寓教于乐,在轻松氛围的学习情境下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寓教于乐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