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9-08-13 13:11韩乐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韩乐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课程教学中的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并提出了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的教学要求。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外,还要重视阅读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基于此,本文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教育中开设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而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他们津津乐道、兴趣盎然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意识,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为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方法单一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想在此阶段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不能得到有效地反馈,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失根据[2],阻碍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教学难度的提升没有科学依据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会以教学内容为契机,进行拓展和延伸,借此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但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之后,会挑选出学生比较能理解的段落进行延伸性分析,以为这样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但盲目的延伸只会使学生陷入思考的困境。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让他们真正的喜欢上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才能真正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到知识,获得知识的积淀,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从而也有利于教师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在《月球之谜》教学中,学生对浩瀚无际的宇宙和神秘的月球有着无限遐想,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功能,播放月球记录片,让学生通过纪录片来了解月球,拉近与月球之间的距离。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提出如下问题:月球中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宇航员如何才能够进入月球?月球表面为什么是凹凸不平的?等等,并让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理解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着重讲解月球是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等,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在教学任务结束后,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还要为其布置积累与月亮相关诗句的课后作业。

(二)制定明确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科属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性格特点和发展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目标制定必须符合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各阶段学生学习目标及教材编排的基本要求,适应本班学生学习的近况及趋向,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目标制定[3]。具体目标制定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态变化情况,将目标细化、具体化,保证实操性、适用性、实用性。例如,《掌声》的教学目标这样阐明:“认识掌握本文的十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词语,分析和找出文中的重点语句,与自己现实生活联系掌握本课内容。”在贯彻目标的过程中,应构建一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结构,注重整体教学的目的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引导学生在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尝试阅读的延伸,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也不会与教学目标发生偏离,而且能激起学生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

(三)阅读结合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不但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生詞、重要语句、中心思想等,还应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捕捉作者的写作风格,并能运用自己的文字、语言模仿此类文章的写作[4]。例如,在《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对于南沙群岛美丽景象的文字描写及语言表达方法,并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描写景色的方法,对于自己曾经游览过的景色进行描写。这样,学生不仅认真阅读文章,用心分析和领悟景色描写的文字、语句,也摸清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及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培养了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和独立写作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突显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价值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热情,最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03):160-161.

[2]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02):103.

[3]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7(12):169-170.

[4]王友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303.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